实现安全生产,如果说一年两年靠侥幸三年五年靠管理的话,那么长治久安则只能靠文化,靠文化的力量凝聚人、引导人、教育人和规范人,因为人是安全生产中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分析今年以来出现的大小事故,虽然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还是“人”的因素,如果员工的安全自保意识再牢一点,如果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再强一点,一些事故完全可以避免。因此,狠抓安全文化建设,提高“人”的安全意识,是确保矿山长治久安的最终途径。
古书院矿作为一个拥有6000多名员工的老矿,历史上也曾有过安全不稳定、事故连续发生的低潮,面对压力,我们始终保持了一种冷静的头脑,不断寻找与开辟安全教育的新载体、新方法,不断丰富与延伸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战线,始终把做实做细“人”的工作作为重点,扎扎实实开展安全文化“三进” 活动(“三进”就是进工区、进社区、进现场),建立起一道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建设安全文化的闭合网络,为我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保障。
一、 深入开展安全文化进工区活动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规范员工安全行为的重要途径,我们通过视觉冲击、亲情感化、理性约束等方式,在工区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由此激发了员工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个人健康、家庭幸福、企业平安打造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以视觉冲击激发员工的感性认识。首先,我们在工区悬挂了以安全为主题的大幅标语,利用投影仪和电视反复播出诸如“财富可以创造,生命不能重来”、“瓦斯不治,矿无宁日”等安全理念;其次,在交接班室、工区办公楼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氛围,随便进入哪个办公室,都会感受到一股浓郁的“安全味道”、享受到一道别致的“文化大餐”,四周墙壁几乎挂满了牌板或标语,安全誓词、安全之歌、历史上的今天、安全光荣榜、全家福等等,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不由得让人产生一种“我要安全”的责任和冲动。同时,我们还发现从职工上班到工作面的这段路程,是职工思想最集中的时候,也是加强安全教育的最好时机。为此,我们建设了一条形式活泼、寓意深刻的安全文化走廊,从医院到工业广场,从工业广场到主井入口,从入口井到井下工作面,制作了安全巨画和灯箱,悬挂了安全标语和漫画,以别具一格的造型、深情感人的语言、五光十色的画面,组成了矿山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使职工感受到领导的关爱、同事的祝愿、家人的叮咛,而且给职工带来了美的愉悦美的享受,由此激发了职工内心深处对企业、对家人的责任,而更加注重安全,渴望平安。
以亲情感化激发员工的责任意识。首先,创办了《企业文化简报》,对8条安全文化理念,以人性化、多样化的视野,以亲情、爱情的角度,以真挚的情感和文字把安全责任辐射到了每个员工的内心深处。其次,发挥电视媒介的传播作用,编制了多部安全电视片。《财富可以创造,生命不能重来》这部理念教育片,以工亡家庭的真实故事为背景,以文学感人的语言为体裁,诉说了事故给家庭、给家人带来的痛苦,很多员工都是在眼泪中看完了片子,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岗一分钟,安全六十秒》专题片则以正反案例对比的形式,从安全心理学的角度,深层次挖掘和剖析了“三违”的思想根源,播出以后同样引起了强烈反响;《亲情嘱咐》班前宣教片,则以老人、妻子、孩子三个代表层面,对自己的亲人提出了祝愿和期望,通过每天在班前会上播放,给下井的员工打了一支安全预防针;自创的《安全会客厅》、《安全焦点》等专题栏目,尤其是“亲情呼唤安全”电视论坛,给“安全”这个原本严肃的话题增添了浓浓的人情味,使安全文化更具人本化。第三,设立了“安全温馨嘱咐”专栏,将亲人的嘱咐刊登在矿报上,有效激发了广大职工珍惜生命的责任和决心。第四,重视对单身员工的安全教育,在公寓内张贴了安全漫画、安全祝语、温馨提示,并在端午节、劳动节等节日期间,为不回家的员工开展了“妻子探亲”、“家乡传音”等活动;组织公寓服务员形成了一支“安全志愿者”队伍,对酒后下井、疲劳下井、带心事下井等行为及时劝解和制止,把不安全隐患消灭在了萌芽状态。在此基础上,矿领导还给基层单位发放了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给一、二线单位送宣传材料到工区、到岗位,开展了万人安全签名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拨响了广大职工的情弦,感动了他们的内心世界,由被动的“要我安全”向主动的“我要安全”而转变,有效减少了“三违”现象和恶性事故的发生。
以理性约束提升员工的安全素养。我们深知,感动虽然能触及到人的内心,但感动是瞬间的,其辐射力是有限的,还必须通过理性约束和提升素养来规范其意识和行为。一是每季度组织一次安全文化知识闭卷考试,要求单位正职到普通员工每个人都要考试,对考试不合格者进行补考,补考仍然不合格者停工学习,并把各单位的考试成绩严格纳入企业文化、精神文明考核中给予奖惩。通过考试,安全文化理念在我矿已经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二是组织全矿各个层次的干部员工,就身边有哪些三违现象、这些现象有哪些危害、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哪些,以及各项管理措施和各级管理责任是否真正落实等问题,开展了“三违”现象大追问活动。三是结合我矿的员工绩效考核,把握重点,大胆创新,积极推行(3D)双因素管理法,制定了3D管理法实施方案及考核标准,并选择综采二队、机电队、选煤厂、综掘准备队为试点单位;四是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一岗两责”,在各生产区队建立了“安全不放心”帮教制度,对于严重违章和事故的责任者我们不采取简单处罚的办法,而是实施了“13363”帮教程序。(具体讲,“1”是指责任者要住一次自主保安学习班;“3”是在本单位三班作检查;“3”是要对其进行通报批评,在电视和矿专栏亮相;“6”是由班长、安检工、区队长、本人家属、包队干部、分管矿领导分别进行谈话帮教,并签署意见;“3”是最后写出自保措施,找保人,交抵押金300元)。为了促进支部书记真正落实责任,我们还对基层支部书记安全教育职责的履行情况进行定量考核,并与经济责任挂钩,充分调动了基层支部书记在安全工作上的教育引导、服务保证作用。
二、深入开展安全文化进社区活动
矿工是家庭的顶梁柱,丈夫、父亲、儿子的健康与平安,是每个做妻子、儿女、父母的心愿和期盼。为此,我们充分发挥家属的二道防线作用,强化家属的日常安全教育,鼓励她们常吹枕边风、常拉安全话、常想安全事、常提安全醒,确保每个矿工平平安安、每个家庭都团团圆圆。
注重家属帮教规范化。我们先后对社区内700多户下井人员家庭进行登记造册,成立了“家属帮教队”,每月向她们收集《井下员工安全思想动态与本人工作情况汇报表》,定期对她们进行安全培训,定期对各家庭的安全状况进行评比,评比结果张贴在社区,增强了她们的荣誉感和工作热情;以争创“安全幸福楼”和“安全幸福单元”为载体,不断深化安全协管工作,成立了9个安全协管小组,定期上门了解井下人员安全思想动态,并与区队建立“一月一联系”制度,设立了专门联络员,对安全不放心员工和“三违”员工备案在册,按照他们的住址分配给协管员进行重点帮教,同时将员工的违章情况反馈给其家人,要求家人对其进行安全教育。规范有序的帮教管理,充分发挥了二道防线的安全协管作用,有效促进了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