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个体安全行为分析及思考

作者:袁林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6月04日


  
  2.3个体知觉及观念
  
  影响个体决策的第3个输入是个体知觉及观念,对供电企业岗位产生知觉的因素有:①岗位规范、制度;②岗位工作标准;③岗位培训;④个体所属团队的价值观;⑤家庭;⑥安全管理奖励制度及执行效果;⑦团队负责人对安全考评和沟通;⑧支持性团队。
  
  从安全管理角度上讲,有科学的岗位规范、制度,有清晰的职责权限,有针对性的培训,确定了岗位的资格和要求,决定了员工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基础知识、技能、态度和工作方式方法,是个体安全行为的基础。
  
  家庭的责任、家庭的氛围及家庭成员的督促,影响个体对安全的认知,而个体所属团队的价值观也同样影响着个体对安全的认知。如果个体价值观与距离个体最近的外部环境的价值观相近,那么很容易得到它的认同;否则可能会遭排斥,失去归属感,绝大多数个体会改变自己的价值观,以求认同。
  
  考评、沟通及奖励制度构成了安全管理的激励机制,是安全管理决策指挥保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团队希望以此来引导、督促员工的行为,最终实现团队的目标,它也是对个体的刺激频次最多的因素,这种刺激不断地输入个体的知觉是什么行为将得到奖励,什么行为将得到处罚,什么行为是安全的,什么行为是不安全的,促使个体纠正不自觉的行为即习惯性违章和不良工作习惯。当然团队负责人对企业安全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体现在他个人的工作理念和工作作风中,作用于考评、沟通和制度执行上,间接影响着员工的个体安全行为。
  
  支持性团队是与员工有生产义务关联的团队。
  
  分为上级与平级两种,上级支持团队可以是安全监督、生产、培训部门,上级支持团队工作的有效性,对个体产生的知觉是行为安全可以得到物质条件上的保证,同时加深了对个体对企业安全文化的认识过程;平级支持团队与本团队在生产义务关系上是相互协助、时常接触的,有机会相互对比、相互影响。对个体产生的正面知觉刺激表现为相互竞争、共同进步;而负面知觉刺激表现的个体不安全行为有:共同违章、工作协作不顺畅、准备不充分、工作节奏松散、思想上相互依赖、相互推诿责任。
  
  3分析后的思考
  
  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个体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了解个体对安全管理的方法作出的反应,进而有针对性地采用激励和控制手段,改善个体行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加对工作的投入,使之符合企业安全目标的要求。根据上述分析,引发笔者对供电企业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
  
  (1)供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文化是一个复合
  
  体,包括某一社会或某一群体所共同拥有的知识、信念、价值观、道德规范、习俗。对于建立供电企业安全文化,重要的是确定其核心价值观。首先,个体安全需求、归属需求、社会认同需求,要求个人的价值观必须与企业的价值观有相通之处,因此核心价值观要体现出企业和个人的需求,得到员工的追随;其次,将安全文化深入到员工中,培育员工信任、关注及参与的安全文化氛围,安全文化是思想意识范畴的内容,它的载体有多种形式,多数情况下人们的注意力侧重在载体的形式上,实质上偷换了安全文化的概念,重要的是建立健康、安全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及注重与之相关联的社会效益;再次,安全文化应最终是员工遵循的企业行为规范,当处理遇到的问题时,能成为更多使用其解决问题的原则和行为方式。
  
  (2)如何规避来自平级支持团队的负面知觉刺
  
  激。平级支持团队是企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相互间的负面知觉刺激,一方面要执行现有供电生产的规章制度,加强沟通,解决工作效率、工作衔接等问题;另一方面可探讨和尝试变电生产管理的新模式——运检合一,内容是110kV及以下变电站设备检修的倒闸操作由检修部门完成。这种变电管理模式改变了设备操作必须由变电站运行人员进行的传统管理模式,特点是责任主体的明确和唯一化,有利于根除团队间的相互依赖、工作脱节,减少中间环节和缩短工作流程。从安全的角度说,有一支熟悉检修现场、熟悉设备、自行布置现场安全措施并为检修质量作保证的队伍,更有利于安全。
  
  (3)管理者的“行而论道”、“身体力行”是最
  
  直观的安全教育。无论是否是专职的安全管理者,他(她)的言行都被员工收录眼底,尤其是高层管理者,成为员工的第一效仿对象,一次不安全的行为或两可的工作指令,会抹杀100次的安全说教。管理者传达着企业安全文化的信息,如果管理者能够重视自己对安全的态度,付诸于行动,企业安全文化更容易植根。
  
  参考文献:
  
  1周卫红.有关安全生产的组织行为学模型.电力安全技术,2004,6(12)
  
  2张龙,董勤伟.变电生产管理新型模式探索与实践.电力安全技术,2005,7(1)
  
  3符国群.消费者行为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