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变电站的安全文化建设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09月17日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电力企业安全文化作为文化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带动了全新的价值观念,在“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及“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下弘扬和倡导安全文化建设已成为现代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主流,并逐渐为大家所重视。

  一、变电站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变电站作为电力企业和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可靠稳定运行直接关系着电网的安全,建设高质量、高可靠性的变电站无疑是电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首先应解决的课题。变电站的安全文化建设应借助于其既定的安全生产目标,全面增强运行作业人员的向心力、凝聚力、持久力,从而实现预防事故、安全生产的最终目标。从2004年开始,集团公司就以标准化变电站创建为起点,迈出了变电站安全文化建设的第一步。

  变电站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以泾阳供电分公司蒋刘变电站为例:蒋刘变电站是一座35kV地区电网终端综合自动化变电站,配电装置均采用户外半高型布置, 35kV进线电源两回,10kv出线3回,主变3台,装见容量14600KVA,现肩负着太平、高庄两个乡镇,44个行政村、7.48万人口的工农业生产供电任务,供电面积113.1平方公里。表面看来蒋刘变电站生产条件和作业环境不是很复杂,但是这种表面现象却恰恰将危险的因素进行了很好的隐藏,运行人员长期在这种看似“简单、安全”的环境下工作,思想麻痹大意就成了一种必然,从而忽视了危险因素的存在和威胁,如果安全管理工作稍有疏忽遗漏,潜在的危险因素就可能随时被触发而转化为现实的人身、设备事故。因此以变电站运行员工为主体、以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以人为本”指导精神为核心,全面建设变电站安全文化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通过变电站的安全文化建设,达到用文化指导人、激励人、约束人、规范人、保护人,使作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主体的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从各个方面对安全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全面配合,进而获取最大化的生产效益。

  二、安全文化的组织实施

  第一、构建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

  安全文化建设过程,就是安全管理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转变、发展和进步的过程。安全文化建设是为了实现人员、设备、管理三个要素的最优组合,达到协调发展,因而在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和设备、技术装备水平的同时,首先要合理确定班站第一责任人与各位运行人员在生产运行中的位置及应负的安全责任,在此基础上:

  (1)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大家应该对 05年4月29日 靖边县电力局35KV东坑变电站的人身死亡事故记忆犹新吧!29岁的年轻女站长,在没有办理工作票的情况下,也未填写操作票,又单人操作,无人监护,用万能钥匙打开开关网门,未验电便挂接地线,同时未戴绝缘手套,未传绝缘靴,造成触电死亡。这一系列的严重违章,大家很难想像事故是在变电站的第一责任人身上发生的,更难想象的是事故发生当时,主管生产副局长、生产科长也在现场!主管领导的一句现场命令,省去了中间繁缛的细节,这样“随意性”配合倒是“挺好”,却直接取走了操作人的性命。这起事故反映出在进行日常的生产工作中,各级人员对其应付的安全责任几乎是无知的,作为一名生产科长,职责是什么?作为一名变电站站长,职责又是什么?如果一个企业,各级人员对自身责任都不清楚,企业又怎能安全、健康发展?所以,我们进行安全文化建设,首先应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性的安全管理,形成目标、任务、职责、程序、权限互相协调配合的有机整体。

  (2)完善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前提是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全面完善,达到安全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范:1、规范术语:制订设备术语名称标准,对设备名称、操作、联系用语等进行规范;2、实施标准化作业:结合集团公司变电运行标准化作业管理规范,使操作、设备缺陷处理、定期检查工作等均实行标准化作业,达到每项作业前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和必要的安全作业条件都进行严格、全面的确认,提高作业安全可靠性。3、修订完善各项规程,尤其是对主设备等潜在危险点较多的设备设专人建档管理,全面掌握设备运行水平,同时开展安全性评价,作为制定“两措”的依据,实现计划整改,以此作为安全管理制度、标准、规定的延伸和补充,使安全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深化。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