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同理,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灵魂的企业。中国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被人说“没文化”。于是中央电视台青歌大赛邀来余秋雨当评委,提升了歌赛的文化品位,收视率大幅提高。可见,我国有深厚的崇文传统,当今国人有强烈的文化需求。
然而细酌起来,前者讲的文化偏重于文化知识,后者讲的文化是包括企业价值观、目标、制度、外观形象等在内的文化系统。同时,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文化的企业,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不是先进的、自觉清晰的文化,就是落后的、自发朦胧的文化。
对企业文化建设,我们已不陌生,建设安全文化,也已经不是新的话题,但至今在一些企业仍然没有成为领导者的“重点工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认识不到位、观念没转变。
首先是对我们国家、企业所处发展阶段的转型特征没有深刻的认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企业发展模式正在向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转型,我们正处在一个“不安全就不生产、不安全就不投产、不安全就不建设”的新阶段。如果我们的思想还停留在单纯经济增长型的阶段,就会把安全文化放在辅助、保障的位置,提不到企业目标和核心竞争力的应有高度。
其次是对文化的伟力没有深刻的认识。美国安然公司曾经盛极一时,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没有及时洞察到自身的阶段性问题,还在公司内倡导“谁能赚钱谁是英雄”的理念,结果为赚钱不择手段做假账而破产,成了“企业公民”的反面教材。是什么出了毛病?不是安然公司的物化管理,而是安然公司的文化!大量事实说明,物化管理出了毛病有时还可以补救,而文化出了毛病往往是灾难性的和难以弥补的。我们一些大企业也曾经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惟一目标,把增长等同于发展,忽视了安全环保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无限度地追求高指标、低成本,导致相当多的设备和人员长期处在超负荷运转的不安全状态,结果事故频发,形象受损。是什么出了毛病?还是公司文化!
这样看来,文化离我们并不遥远,也不是深不可测。它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心底,时时刻刻渗透于我们的生产管理和操作之中。它是企业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的、被广大员工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一旦形成,就具有持久的影响力和继承性。文化的伟力就在于它植根于人们的心灵深处,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起最终的支配作用。因此它是企业的灵魂,是员工的精神支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是对怎样建设安全文化不甚了了。在当代,安全文化的建设实际上就是安全文化的创新过程。安全文化都是不断积淀、不断发展的,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永葆先进。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战略机遇期,更需要推进安全文化的创新。
创新安全文化,一个重要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安全环保与生产经营的关系。我们一些同志至今还认为抓安全环保就会影响生产经营,不自觉地把安全环保与生产经营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把安全环保作为生产经营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前提条件,没有把安全发展、清洁发展作为重要理念指导生产经营工作。发展是第一要务,但如果以牺牲人的生命安全和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效益,这不但会阻碍发展,而且会损害发展,就失去了发展的意义。我们必须把“以人为本”、“生产服从安全”纳入安全文化的重要内涵,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创新安全文化,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借鉴国外经验与发扬自身传统的关系。国外一些大公司不乏建设安全文化的范例。他们的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是在长期实践中,总结无数事故教训,付出了高昂代价换来的。我们没有必要再走他们的弯路,完全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继承自身优良传统,踏上信息化的高速路,实现安全文化的跨越式发展和创新。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传统,但更应该注重吸收和借鉴国外的优秀文化成果,采众家之长,结合全体员工的创造性实践,这是建设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文化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