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如何理解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

作者:王润平 李江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4月29日

    2 什么是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

    (1)安全。“安全”与“危险”相对立。广义上讲,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人的生命健康是否受到威胁与伤害,相关的财产是否受到损失。狭义上的安全单指人身的安危。由于市场经济日渐成熟,我们应从广义上理解安全。

    (2)质量。它是指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工作的优劣程度,指人在工作中是否有责任心、是否遵守守纪,知识技能、管理水平的高低及其发挥程度等人为因素。例如,1995年12月5日,大屯姚桥煤矿东翼-400 m水平1#胶带机巷,因管理不到位,胶带清理工责任心不强,胶带底下的一块大矸石没有清掉,造成胶带与矸石磨擦着火,造成27名矿工窒息死亡,经济损失上百万元的特大事故。这就是管理与工作质量低劣造成的严重恶果。由于煤矿的特殊性,在生产过程中,每道工序都具有产品的性质。首先,它是人的劳动成果,第二它具有使用价值。如一条巷道,它是通过人的劳动开掘的,有的用于运输,有的用于通风等等,但最终目的是生产原煤。如果一条巷道有严重的质量问题,不仅威胁着人身财产的安全,就连生产原煤这一目的也无法实现。再如上一班掘进的巷道,必须支护到工作面,否则会给下个班造成因空顶作业而带来的重大隐患,类似这样由于工程质量低劣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例子不胜枚举。这里特别需要提出的是,供应部门采购的材料的质量,所有后勤保障工作的优劣程度等,都直接影响着煤矿企业能否正常生产经营。

    (3)标准与标准化。标准是衡量事物的准则与尺度,如果规定了统一的系统的准则与尺度,就是标准化。就煤矿而言,有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它是对产品(即工作结果)和工作过程在质量上作出的统一的等级规范,用以衡量其优劣程度。

    (4)安全质量标准。它是用量化了的指标,即标准化的内容,衡量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可能导致人身安危与财产损失的准则与尺度,它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规范为辅。

    (5)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它是将“安全质量标准”作为高度统一体,纳入煤矿生产管理的全过程,依此衡量煤矿企业与所属单位、各级管理与生产人员的工作过程与工作结果的优劣程度,并用该标准逐项进行评判,从而确定其安全质量等级,以保证煤矿高速稳定的发展。

    狭义上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是指按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评办法》对各专业进行等级评定,判定其所达到的安全质量等级。广义上,它的内容不仅包括《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还包括三大规程,借鉴其它行业的相关标准,本系统本企业的管理制度及根据本地区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的相关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细则,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等,同时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也会以一定的形式(如作业规程、技术安全措施等)。成为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内容,这就是它的新的内涵。它是衡量煤矿各系统的工程与工作优劣的准则。任何工作都要依标准化来约束,标准化的所有工作必须以安全生产为出发点,质量为因,安全生产为果,将因与果统一起来,不仅具有新的含义,而且找到了长期制约我国煤炭工业持续健康发的主要原因。

    3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性质和特点

    (1)科学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是几代煤矿人通过长期生产实践,科学实验及理论研究总结出来的成果,其中有正面的经验,也有血的教训和财产损失的教训,所有这些都为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内容的科学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强制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内容,是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这些法律法规,不仅是指煤矿和矿山方面的,还包括国家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质量技术监督等大量的法律、法规的内容,它通过标准化的形式,对各专业制定出明确的标准,强制性地指导规范煤矿各项工作与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

    (3)可操作性。在过去的生产实践中,一般称质量标准化为验收,因为它的量化程度高,可操作性强。而对于安全,一般称为检查或监察,因其形式以定性观察为主,这就造成了工作上的随意性,操作上的模糊性。现在将安全与质量有机地统一为一体,每个环节都有量化的标准,具有明显的可操作性。

    (4)全面性。煤矿的安全质量标准化,不但指矿井的采、掘、机、运、通、地测与防治水等生产环节的安全质量,后期保护的安全质量,而且还包括其相关岗位的安全质量,即人的岗位工作质量,这些都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标准,才能使煤矿始终处于良好的安全生产状态。这里特别强调人的标准化。人的标准化,首先是用人制度的标准化,即以对人的品德、知识技能、实践经验进行规范和要求;其次是对岗位责任制的规范;第三是对操作规程进行规范,这才是煤矿安全质量标准的根本。煤矿生产,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现场管理生产人员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更必须具有丰富的现场经验和操作水平。当然,我国目前的用人标准略有偏颇,唯文凭、唯职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反作用,如一些人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更新知识,具有很高的理论与实践水平,但可能因文凭低或外语成绩差,没有评定较高职称而被排除在用人之列。另一些人虽无实践经验,甚至连基本的采掘常识都不清楚,照样能成为采矿或矿建的高级工程师,成为被重用的对象,这无疑是一个重大隐患。

    (5)可发展性。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并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和完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内容,同样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认识水平、实践水平和理论创新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完善,同时加入市贸组织后,也为我们向国际水平看齐,提供了条件。

    首先要对现有的标准进一步完善,如掘进工作面的前探支护问题,煤炭行业因其实践性较强而引发的用人问题等;其次,有的专业仍没有统一的现行标准,如煤矿的生产调度、运销与煤质、以及一些相关的服务保障专业等,均有待于制定科学可行的安全质量标准;这些也有待于煤炭系统的同仁们继续创造。

    (6)安全质量标准化是一个新概念。通过前面分析,安全质量标准化既不是一个新的提法,也不是一句新的口号,它具有新的涵义、新的内容和特点,它将人们长期模糊不清的关系明确化,定义为密不可分的统一体,贯穿了煤矿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从而解决了困扰煤炭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问题。

    总之,安全质量标准化是煤矿企业的最基础的工作,是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高度统一,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煤炭行业的具体体现。它从责任意识 、生命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法律意识出发,通过量化的标准,系统地概括了煤炭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对各环节各专业的工作要求,即安全质量标准化的重点在现场,这就要求我们各级管理人员既要有专业技术,又要有实践经验,按照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的全部内容,以人为本,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发现问题在现场,解决问题在现场,真正做到安全生产,这正是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核心所在。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