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生命安全不是公共利益对立面

作者:肖擎  来源:长江日报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10月19日

某门户网站,一项针对此次四姑娘山事件的调查显示,九成网友认为应由登山者付费。近年,旅游探险已经成为不少人热衷的活动,由此产生的救援越来越多,为几个违规探险的人支付人力、物力、财力,究竟应不应该,成为普遍关心的问题。

  这几名登山者临时更改线路,没有遵从户外管理的有关规定,行为并不是毫无问题,他们需要承受各种看法和评价。批评、谴责、提醒都可以有,但这绝不代表批评可以上纲上线,谴责可以没有限度,反思可以变成压迫式的强制。

  政府提供救援,天经地义,反过来说,公民身处险境要求政府救援,这是权利,也是政府存在的理由。不管被救者道德水平如何,行为性质怎样,生命遭遇危险,必须被救援。一种合理的设想是,如果他们不更改线路,不冒险,什么事都没有,没有救援也就不会浪费公共资源,但这种设想不过是对于他人的不当行为作完美设想。

  “户外运动”包括探险与“浪费公共资源”没有必然联系,如果这一理由成立,许多社会活动恐怕都要取消,很多事都不能去做,不管做什么,都可能有发生“意外”。一个人在家里行为不当引发火情,是不是要收救火费?一个人跑到国外去被绑架了,是不是要收救助费?

  没有哪个人是故意要让自己置身野外、身处险境等着被救援,对他们的违规甚至违法行为进行教育甚至处理都理所应当,但应该就事论事。

  公共和个体并不对立,这是共识,但二者究竟是什么关系,一直被讨论。利益层面,我们有时讲为了实现公共利益,个体利益必须付出代价,除此没有别的途径;资源层面,我们有时又讲资源要公平合理使用。以此对应救援“驴友”,是不是说为了公共利益,登山者死了活该,资源公平合理使用,是不是说救他们就是不公平不合理?

  救援“驴友”引发的争议,可以归结如下:跟自己有关,或有利于增进自身利益,公共资源的动用就可以被积极评价,跟自己无关,或无助于增进自身利益,动用公共资源就要被斥责,浪不浪费其实是一种自我是否得益的视角。某种程度上说,利益也是一种计算,哪里获得,哪里受损,但生命不能被“计算”。生命的获救与人力、物力、财力的支出不能简单换算,生命安全被保证的踏实与安宁不能以“公共资源浪费”轻易消解,“个体”与“公共”的关系不能否在这样的维度被片面理解。

  你可以说官员贪污是公共利益的对立面,也可以说工程腐败是公共资源的浪费,但生命不是公共利益的对立面,公民安全不是公共资源的浪费,哪怕极端状态。一个人无论身在何处,身囿险境,担惊受怕,若不闻不问,不管不顾,听天由命,不符现代国家理念,也有悖于国家存在理由。政府迅速反应,不计成本救援,理所应当,反思、教训、警示,该怎么进行就怎么进行,但本质上不能混为一谈。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