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安全地把系统“孤岛”煤柱收回来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04月13日

潘一矿1391(3)工作面是淮南矿区首次利用采区系统巷道布置的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该工作面原本为系统“孤岛”煤柱,周边是13-1煤采空区;块段内应力较为集中,老硐众多,平均为8度仰采,防火、顶板等安全威胁大,且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参考。
        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安全地吃下这只“螃蟹”?该矿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体系作用,通过优化采场和施工组织设计,少做1000多米巷道,可回收煤炭资源70多万吨,为完成该矿2014年产量及经营指标发挥了重大作用。日前,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和调查。
        挥师“孤岛”夺宝藏
        提起1391(3)工作面,还得把时间回溯到去年6月,当时,该矿随着东二13-1煤下山采区2341(3)工作面和2641(3)大采高工作面相继收作,矿井面临大采高工作面采场接替紧张局面。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接替面,2014年500万吨产量任务将难以完成。
        接替问题摆在眼前,如何解决?该矿在排定2014年采场计划时,对现有采场条件进行了重新“筛选”。最终,该矿把目光投向了13-1下山采区这块未回收的系统煤柱。
        “类似这样的煤柱以往无人敢问津,可是每次下井路过此处,感觉如果就这样白白地丢弃掉,实在太可惜了。”该矿生产技术一科科长刘伟东说,13-1下山采区系统煤柱煤质优良,平均煤厚5米,可回采70多万吨煤炭资源,是一块难得的“肥肉”。
        可是,面对该煤层的复杂条件,大家都犹豫了。该工作面并非一块完整块段,回采期间需穿越37条老硐,仅横穿工作面老巷就达20多条,工作面采空区与东二采空区联通,一旦发生采空区着火,后果不堪设想。
        鱼与熊掌可否兼得?围绕 13-1系统煤柱回采设计,该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从工作面系统、防火、顶板、设备等方面全面分析,大家展开了激烈讨论,有不少人认为回采该工作面风险大、困难重重,弄好了是美味的“螃蟹”,弄不好就是烫手的“山芋”。
        “要充分发挥矿井技术支撑体系的保障作用,把安全与生产的矛盾统一起来,不能前怕狼,后怕虎。”该矿领导表示。2013年8月21日,该矿组织力量,从安全生产、采场接替、经济效益等方面综合考虑,对东二13-1煤下山采区开采方案进行了科学论证,并向集团公司有关部门发出请示,决定挥师“孤岛”夺宝藏。
        “一波三折”拿方案
        开采孤岛煤柱的“蓝图”令人振奋,但是在具体方案设计中,面对 13-1煤下山采区复杂的开采条件,该矿技术人员感觉十分“棘手”。在该矿生产技术一科设计室,主管工程师刘呈勇指向1391(3)工作面平面图中一块狭长条带说: “这就是当初设计的第一方案,将原有系统巷道东二西煤下山作为上风巷,东煤下山作为下顺槽,中间设计一条出煤联巷,工作面长60m,倾斜长650m。”但是这样设计,经该矿技术人员测算,只能回收20多万吨煤炭。如此“费事”,就挖出20万吨煤?不划算。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