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关爱生命 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04月14日

智利矿工在被困井下期间,聚集在救生舱里跳舞、玩扑克,并成功获救,而中国每一次矿难发生时,矿工们只能面向井口爬行痛苦地死去。面对群死群伤的惨剧不断重演,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必须加强安全生产技术,加快建立完善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由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组成。安全生产关系着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的财产安全,关系着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关注安全,珍惜生命,追求企业本质安全已成为广大人民的迫切愿望。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推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工作,是为提升煤矿的应急救援和安全保障能力而推出的全新举措。
          一、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提高认识是前提。煤矿作为一个高危行业,由于生产环境的特殊性,条件的多变性和不可知性,发生事故的频率较高。因此,煤矿企业要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尤其是提高矿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筑牢煤矿安全“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思想防线。
         二、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加强技术是关键。安全技术的提升是改善企业安全现状、强化企业本质安全的重要途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的通知》要求煤矿和非煤矿山企业必须建设完善煤矿井下监测监控、人员地位等六大安全避险系统,并限期3年完成,表明国家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的决心。山西省已率先建成井下避难室和救生舱,这些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极大提高煤矿事故的可防可控性。
            1、监测监控。系统主机 双机备份,备机能在5分钟内启动,地面调度室可以随时观察每个重点采煤工作面和运输巷道的工作状态。我县煤矿已基本上实现了监测监控井下全覆盖。
             2、人员定位。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在遏制超定员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下井带班管理、特种作业人员管理、井下作业人员考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讯联络。通信距离、设备数量、终端设备功率、系统信号、备用电源等完全按照相关标准规定执行,我县煤矿现已基本达到了通讯联络的要求。
        紧急避险。矿井应根据井下作业人员和巷道断面等情况,结合矿井避灾路线,合理选择和布置避难硐室或移动式救生舱。这项工作已列入煤矿技改的首要目标。
        5、压风自救。压风自救装置应具有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和开关等功能,自救装置操作应简单、快捷、可靠。
            6、供水施救。供水水源应需要至少2处以确保在灾变情况下正常供水,水应保持24小时有水,避灾人员在使用装置时,应保障阀门开关灵活、流水畅通。
        三、 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完善体制是保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体制。以落实领导干部安全生产监管职责为着力点,2010年我县已开始执行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便于及时发现和组织消除事故隐患和险情。明确安全生产职责,强化综合协调职能,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构建省、市、县、乡四级安全监管网络,为实现安全生产形式持续好转,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安全就是生命,生命重于泰山”,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从提高认识、加强技术和完善体制出发,才能不断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才能建立煤矿安全屏障,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爱生命,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也许还要走更长的路。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