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超高层建筑拔地起 安全隐患明显须慎建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12月21日

  金磊分析,随着经济发展,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还会越来越多,城市安全关注的重心将是这些建筑。“到2008年左右,北京2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肯定会超过几十座,在这些建筑出来之前,安全问题必须考虑到。”

  从以上文章不难看出,超高层建筑确确实实存在种种安全隐患,甚至于对整个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还有着诸多不良的影响。另外,笔者还了到上海已立法限制高层建筑,在“两会”期间向有关部门亦建议广州立法限制市区高层建筑。看来限制超高建筑已为大势所趋也!广西南宁应该也不会例外吧!

  作为一种建筑思潮,摩天楼反映了30年前人们对现代化理解的偏差。经过严肃的反思,人们已认识到现代化并不仅仅意味着工具与技术,它更应包含人类的价值追求。

  超高层建筑的弊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显现。高层建筑虽有节约土地的经济性一面,但其内部拥挤、上下困难、设施费用大、阻碍邻里交往、难以消防救灾和预防犯罪等,都不利于生活。它的致命弱点还在于对人的健康不利。据日本医学专家调查,住在高楼内的儿童因脱离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活,其身体和智力发育水平相对要低,住在高楼内的老年人因活动空间有限,健康也受影响;高层建筑密集区,还易产生峡谷效应,高楼大厦使得邻近街道风速陡增,以至于危害行人与行车安全。

  在许多发达国家,公众已不愿被装入由高楼大厦和高速公路组成的紧张运行的机器中,而纷纷涌向郊区享受宁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单位、美国SOM建筑事务所的著名结构工程师法兹勒•康说:今天建造190层的建筑已经没有任何实际困难。要不要盖摩天楼或在城市里如何处理摩天楼,并不是工程问题,而是个社会问题。

  其实早在1974年,芝加哥443米高的西尔斯大厦落成后,以著名建筑师菲力普•约翰逊为首的一批建筑工作者拒绝设计摩天楼,并在此之后美国真的没有再建摩天楼了。

  在摩天大楼的建造方面,欧洲人保持了克制与理智。目前在世界300米以上摩天大楼的排名中,没有欧洲建筑的名字。在“救救孩子,救救老人,少建高楼”的口号下,欧洲许多城市,已开始有计划地拆除高楼。   超高建筑对景观的破坏力巨大。“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开始向世界学习,在超高层建筑方面,我们盲目学了国外很多东西。”某专家如是说道,因为盲目学习国外超高层建筑的风格,我们没有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

  建筑从本质上讲是人的空间,是人们营造的艺术空间。高层建筑也是如此,它既要实用,又要有美化环境的功效。而先于建筑存在的是环境,愈来愈多的高层建筑对环境产生着极大的影响。

  超高层建筑的数量增多、高度日益增高,首先最令人担心的是它的安全问题。我国绝大部分高层建筑都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建起来的,作为“新生事物”还没有经受过强烈的地震考验,高层建筑在消防问题上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几十层高的楼一旦失火,谁都知道电梯是断不可乘坐的,那么在高层的人要如何下至地面呢?城市安全部门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让一名身强力壮的消防员从第三十三层跑到第一层,用了十来分钟。这是在正常情况下,倘若发生紧急事件,或身体素质一般的人员或老人、小孩,则所需时间肯定不止这些。而火借风势,30秒内就可以从第一层到达第三十三层,如此看来,对于处在建筑高层中的人几乎没有逃生的可能。夜晚,高层建筑对航班飞行也会造成一定的干扰。

  再从成本、能源的角度审视高层建筑。因其体量高大、荷载强度高、地基处理及建筑成本高、电梯垂直爬升的耗能及运转成本也大。有学者还指出,因建筑本身也是一种消耗性产品,日子长了会有磨损,钢筋混凝土也会逐步丧失其强度,其维修、保养将会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再看高层建筑与周围生态环境的关系。首要的一个问题是它会将高空强风引至地面,造成高楼附近局部强风,影响行人的安全。在北京200米高的京广中心附近就出现过大风中行人行走困难、被风吹倒等现象。除了局部强风,高层建筑还会加剧城市热岛现象。由于空调、照明等设备均需较大的能量供应,产生的大量热能会改变城市原有的热平衡,导致城市热岛现象加剧。还有一点值得一提,过高过密的高层建筑还会与人们争夺阳光、天空……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难怪有人把超高建筑威胁环境的城市恐龙!是该好好思考超高层建筑给我们一直努力要缔造的和谐社会,给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和谐环境所带来的不和谐影响的时候了!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