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班前“站班会”制度的实施及应用

作者:丁文俊 蔡丽芳 温建阳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7月20日

2 “站班会”制度的实施效果

2.1  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占主导地位,“站班会”制度从人这一主导因素入手,以一套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流程规范了人的行为,也从中充分发挥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人的安全行为去正确判断物的不安全状态,并且采取有效措施,使现场作业处于可控状态。

2.2  加强了临时工、民工的安全管理

    对临时工、民工的管理向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难点。针对临时工、民工安全意识随机性变化大的特点,通过站班会这种对电力生产专项工作危险预知的教育训练活动,有针对性地加强了临时工、民工的安全意识。大部分人员通过这种形式基本能掌握现场的安全、技术要求及危险点,安全防范意识明显提高。

2.3  加强了对非典型施工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

   “站班会记录卡”融合了“三交”、“三查”内容,并对作业现场的危险点分析作了重点要求,有利于解决目前一些非典型施工作业现场(如检修、预试工作)安全交底缺乏规范的问题,有效地加强了现场安全管理。

2.4  培养了作业人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将“站班会”制度纳入反违章范畴,加强了制度的严肃性,保证了实施的效果,同时通过站班会的开展培养了作业人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营造了良好的反违章氛围。

2.5  保证了作业前的危险点分析与预控工作的有效开展

   “站班会”制度将危险点分析与预控工作作为

一项重要内容扎根于每一项作业中,要求作业人员做好开工前的危险点分析和预控,作业过程中的危险点预控措施的落实,完工后的危险点评估。实践证明,自站班会实施以来基层班组的危险点分析与预控工作的开展效果与深度均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强化了危险点的动态管理,生产现场的安全生产水平也因为危险点分析工作的有效开展而有了明显的提高。

2.6  为标准化作业的全面实施积累经验

   “站班会”制度充分运用标准化作业的精髓,将班前会的“三查”、“三交”等内容,在“站班会记录卡”中以标准、规范的格式予以明确,避免了主观臆断、作业安排不合理、危险点考虑不周、现场作业随意性大等不足,实现了作业前准备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增加了作业的安全保障。

3 “站班会”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3.1  存在的问题

    (1) 部分班组班前站班会开展得还不规范,工作负责人准备不足,会上对班组成员的安全交底质量不高。

    (2) 个别班组班前站班会没有在现场召开,站班会的效果没有很好地体现。

(3) 部分班组没有将典型施工作业危险点有效地融入到站班会中,造成班前危险点分析不够深入。

3.2  应对措施

    (1) 加强对“站班会”制度的宣贯,使每一个作业人员(尤其是工作负责人)掌握其意义及要点,将该制度作为工作负责人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2) 除部分简单作业外,站班会均应到现场结合现场实际进行,以确保其实效性。

    (3) 根据运行操作的具体情况,在运行班组开展操作前的站班会活动,分析操作过程中的危险点,落实防止误操作的各项安全措施。

    (4) 各班组应将本班组的危险点分析与预控进行汇编,将典型施工作业票等一系列成熟的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成果有效应用到站班会中。

    (5) 加强对站班会执行情况的动态检查与考核。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