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煤矿基本知识讲座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9月01日
三、矿井水
矿井水灾是煤矿的主要灾害之一。在煤矿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往往会遭到程度不同的透水事故,轻则造成排水设备增多,费用增大、原煤成本提高、采区接续紧张,影响生产建设的发展;重则发生淹井事故、人员伤亡、国家蒙受巨额经济损失。
一般矿井水分静压水和动压水两种。静压水是指压力小,没有后续的补给。水量虽小,但突然性较强的水。如:老空透水。小煤矿经常出水,就属于这种水。而动压水指的是有一定压力,水头高,压力大,影响面较广的水。如:焦作矿区的奥陶纪灰岩水,压力高,涌水量大,影响面广,后续补给水量充沛。
一般要求,煤矿生产无论大小煤矿,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就可以做到防止井下的透水伤人事故。
而解决井下透水的根本在于疏堵结合,能排的要排出疏干。可采用地表井下相结合的办法,能堵的一定要隔离堵截。如底板加固,突水点堵水等。
1984年6月2日开滦矿物局范各庄矿2171工作面发生了一场奥陶灰岩溶洞陷落特大突水灾害,最大突水量为205205m3,超过我国1935年发生的世界最大水灾之一的山东淄博洪山煤矿北大井突出水量的4.74倍。突水通过矿田边界煤柱,溃决流人相邻的吕家坨矿,相邻的林西矿危在旦夕,被迫停产。仅8天时间里年产共500万吨的范、吕两大型矿井全部被淹没,给国家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加强水文地质工作,掌握矿井水灾的水源分布和造成矿井水灾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防止水患的发生。
四、矿井火灾
一般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两种。很显然,外因火灾就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引起的一切火灾。而内因火灾是指煤层由于自身的性质,在氧化条件下引起的火灾。煤是否不自燃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含氧量小于4%;二是含水量小于1.4%;三是发火点温度大于210度一般是不会自燃的。而含氧量、含水量越大,发火点越低,越容易自燃。一般煤体中含固定碳越低(如褐煤约70%左右),越容易自燃,其次是80—85%的烟煤,含90%以上的半无烟煤,无烟煤很少自燃。
五、顶板
80年代以前,顶板事故占所有死亡事故的30%左右,大面积的采场来压,工作面跨落切顶等,零敲碎打事故死亡人员较多。如今随着煤炭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矿压研究,认识采场来压规律,加之支护材料的不断更新,采煤工艺的变革等等,顶板事故大幅度的下降,现已成为煤矿井下灾害中事故最少的一项。
出现这种事故的主要原因有,支架与顶板不相适应,采场支架支护阻力低,支柱失效,违章作业。
六、地温
由于开采深度加大600—800m,井下生产的掘进头、工作面会出现30—35℃的高温,规程规定(≤26℃),高温作业给工人带来了不便,易疲劳,有损于健康。
七、岩爆
采深超过800m-1000m时,井下原来能支护的岩石已经支不住了,岩层变软,支护难度加大,有时会出现岩体的自然爆炸现象,一是破坏巷道,二是会伤及工人,这也是目前煤矿生产与发展中出现的难题,正在攻关解决。
第三节 煤矿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对于我们现行生产的煤矿来讲,上面我们谈到,随着采深的增加,井下的自然灾害也在不断的增多,从原有的五大自然灾害发展到七大自然灾害。即:瓦斯、水、火、粉尘、顶板、高温、岩爆。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所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有以下方法:
一、防瓦斯
瓦斯是煤矿的第一杀手,所谓瓦斯积聚是指局部瓦斯浓度超过2%,其体积超过0.5m3的现象。防止瓦斯积聚的基本方法如下:
(一)加强通风
加强通风是防止瓦斯积聚最基本最有效的措施。为达到加强通风的目的,必须做到:
1)合理选择最佳的通风系统,采用分区通风,尽量避免角联通风。
2)采用机械通风,全矿井或一翼使用的主通风机台数、能力以及备用通风机的启动均要符合《规程》规定。
3)瓦斯矿井一般应采用抽出式通风,以防止主通风机停运时,积存在采空区的瓦斯大量涌出。
4)正确分配风量,使每一工作面都有足够的风量通过。
5)正确选择通风构筑物,并加强管理,防止漏风。
6)在瓦斯矿井中,回采工作面、回风巷道都要采用上行风。
7)瓦斯矿井的掘进工作面,禁止用扩散通风。
8)临时停工的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必须设置栅栏、提示警标,切断电源,禁止人员入内。停工区瓦斯浓度达3%或其它有害气体超过规定时,必须予以封闭。
(二)加强瓦斯浓度和通风情况的检查
瓦斯浓度管理规定
《规程》中有以下规定:采掘工作面的风流中,瓦斯和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得超过0.5%,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爆破地点2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严禁爆破。
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电动机或其开关安设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0%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采掘工作面及其巷道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0%时。附近20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对瓦斯浓度超过规定被切断电源的电器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1.0%以下时,方可通电开动。
采掘工作面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查明原因,制定措施,进行处理。
采区回风巷或一翼回风巷中瓦斯浓度、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75%时,必须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0%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二、防治水
矿井水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地面的地表水渗透,二是顶底板的承压水,如奥灰水或是砂岩层水,三是小煤窑或是古窑的老空水。解决的办法,一是疏,二是堵。往往是采用综合的方法即疏堵结合来防治水。另外,工作中要加强探放水工作,坚持有掘必探,有疑必探的技术措施,以杜绝突水伤人。
地面防治水
①防止井口灌水
矿井所有井口标高应在历年最高洪水位以上。如果因地形限制,难于找到合适的井筒位置时,就应该修筑坚实的高台或在井口附近修筑可靠的泄水沟或拦水堤坝,以防暴雨山洪从井口灌入井下。特别是位于山麓地区或依山平原的矿井,应在矿井的上方,沿着来水的方向挖排洪沟,拦截洪水并引出井田以外。
②防止地表渗水或漏水
井田范围内的河流、沟渠、湖泊等到地表水,可以通过裂隙透到井下造成水灾,因此应采取河流改道,整铺河床和堵塞通道等措施,以防地表水漏入井下。
③防止地表积水
矿区内的洼地、塌陷区及泥沼等易积水渗水地区,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防止积水的措施,对面积不大的洼地、塌陷区,可用粘土填平夯实,使之高出地面,面积较大者,可开凿疏水沟渠排泄积水或修筑围堤防止积水。必要时可安设排水设备排除积水。
④加强地面防水工程的检查
在水季到来之前,对地面防水工程应做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井下防治水
①做好水文观测工作
A.收集地面气象、降水量与河流水文资料(流速、流量、水位、枯水期、洪水期),查明地表水体的分布、水量的补给、排泄条件,查明洪水泛滥对矿区、工业广场及居民点的影响;
B.通过探水钻孔和水文观测孔,观测各种水源的水压、水位和水量变化规律,分析水质等,查明矿井水的来源及其补给关系;
C.观测矿井涌水量及其季节性变化规律等。
②做好矿井地质工作
为了查明水源和可能漏水的通道,在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应不断积累和掌握以下资料:
A.冲积层的厚度和组成,各分层的透水性和含水性;
B.断层和裂隙的位置,错动距离,延伸长度,破碎带范围和含水、导水性能;
C.含水层与隔水层的数量、位置、厚度。各含水量的涌水量,渗透性及其到开采煤层的距离;
D.调查老窑和现采小窑的开采范围,开采经过,开采煤层及深度,积水区域及分布状况,勘探钻孔的封堵情况;
E.开采过程中围岩破坏及地表塌陷情况,观察塌陷带、裂隙带、弯曲沉降带的高度,以及采动对涌水量的影响,判断是否透水等情况。
⑶井下防治水技术
①井下探水
在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采掘工作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按《规程》规定探水前进。
A.接近水淹的井巷、老空、老窑或小窑时;
B.接近水文地质复杂的区域,并有出水征兆时;
C.接近含水层、导水层、溶洞、陷落柱以及可能同河、湖、池、水库等连通的断层破碎带时,底板原始导水裂隙有透水危险时;
D.接近有水或稀泥的灌浆区,和可能出水的钻孔或其它可能出水的地区时;
E.打开隔离煤柱放水时。
②疏放水
将矿井水源的全部或部分疏放掉,是消除水患的措施之一。下面按不同类型的水源说明其疏干方法。
1)疏放老空水
2)疏放含水层水
③截水
在探到水源后,由于条件所限无法放水,或者能放水但不合理,便采取措施,永久或临时地截住水源,将采区与水源隔离。截住水源是通过留隔离矿柱、水闸墙和水闸门来实现的。
④注浆堵水
注浆堵水是将专门制备的浆液通过钻孔压入地层裂隙或孔洞,经凝结、固化后达到堵隔水源的目的。它是矿山、水利工程、建筑、铁道等部门防止地下水害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国内外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