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选好安全文化的载体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7月08日

 怎样才能建设好企业的安全文化?要想建设好安全文化,载体的选择非常关键,好的载体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也曾经提出,安全生产要重视五个要素,其中安全文化建设位列第一。有关专家也指出,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建设的最高层次和最有效的保障。

  文化建设需要经过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三个阶段,即首先让文化的核心理念深入人心,然后用制度固定下来,最后在人的行动中体现出来。内化于心是后两者的前提和基础。安全文化建设同样如此。只有把安全生产理念内化于心,人们才能对其有足够的重视,才能以严谨的态度制定出健全的制度,才能让安全生产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就在于要把“安全第一”的价值理念深深烙在全体员工的头脑中,让安全生产成为风气,成为每位员工的自觉行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生产。因此,安全文化建设最关键的步骤是如何让安全生产理念根植于心,成为员工共同的价值判断。如果仅把安全生产作为口号悬在横幅上、贴在墙上、挂在嘴上,不关痛痒,不会起到太大的作用,必须采用恰当的载体进行强化、深化安全生产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贯穿在实际生产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安全文化建设的载体选择中,钻井总公司许多基层单位做了很好的探索与尝试。很多钻井队在建设安全文化中,选用了“安全家书”这一载体。在 40591钻井队,餐厅的安全宣传栏里,贴着一位司钻父亲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信。信中,老人要儿子牢记“12.23”事故教训,提高警惕,手勤脚勤脑子勤,当好班组安全生产的带头人,把班上8名员工都带得平平安安!老人千叮咛万嘱咐,字字透着真情,句句发自肺腑,深深打动了阅读家书的每个人。而在运输公司第三服务部食堂前的橱窗里,贴着一位妻子写给丈夫的家书。妻子说:“我不图名利与富贵,只要亲爱的你平平安安,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正是有了安全家书这一载体,把每个人内心至深的亲情转化成了安全生产的巨大动力,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安全“警示日”则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另一个重要载体。许多基层单位都把“3.30”、“12.23”等日子或者本单位曾经发生事故的某一天作为安全“警示日”。每到这一天,上至公司领导、下至员工全部都来参加单位最高规格的安全生产全委会议,会议主持人会旧事重提,让当年的事故再次给大家敲响警钟。多年来,“警示日”活动一直在钻井总公司持续开展着,不断提醒广大员工莫忘血的教训,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从而促进安全生产。

  还有的企业采用征集安全格言、编写安全生产小故事、设立事故曝光台等安全文化载体,宣传企业安全理念。这些载体,看起来形式各异,其实却指向同一个靶心,那就是让安全生产理念触动每个人的神经,把安全意识埋进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成为一个人最基本的行为价值判断标准之一。

  当然,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推进,并不是选择个好的载体就万事大吉了。载体也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使安全价值理念在员工意识中不断深化,文化建设才能不断走向深入。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