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如何提升安全意识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03月03日

法则一:安全知识胜于安全设施。
          (什么叫安全知识:就是人们面对风险时,知道该怎么做,包括安全规程、安全制度、安全常识等。)
        法则二:安全意识强于安全知识。
          (我们工作中的“三违”,绝大多数人不是不知道违章,而是有意无意地违章,这就属于安全意识淡薄的表现。)
        法则三:安全意愿优于安全意识。
          (所谓安全意愿:是指员工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实现安全绩效的意志和原望,也就是说员工在工作中要主动地去追求安全,而不是要别人来要求你。
        三大法则表现为三个层次:
        ■ 安全知识是基本层次。
        ■ 安全意识是深层次。
        ■ 安全意愿是核心层次。
        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
         ■ 所有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 所有安全操作隐患是可以控制的!
         ■ 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
         ■工作中的安全和工作外的安全是同样重要的!
         ■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福利,安全就是幸福,安全就是一切。
        每个员工都应该有的观念
           当你学习去注意、观察你自己和周围其他人如何工作,你就会更加留意工作区域的安全情况。与此同时,你就能更好地辨别和消除可能引起伤害的因素。
        我们要注意“预防”
        (一)作业前的安全注意事项
           (1)安全确认与检查:检查要使用的机械、工具有无异常;检查班组成员是否按标准穿戴好劳保用品。(2)确认自己及他人的身体状况,不要让其疲劳作业、或有带有明显的不良情绪作业。(3)对作业环境的危险因素进行检查。(4)熟悉相关操作规程,不得依个人意志行事。
        (二)作业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1)思想高度集中不要和周边的人玩笑;(2)杜绝以下几种不正常心理: 麻痹心理; 好胜心理;逆反心理;好奇心理;(3)注意周边环境,防止意外伤害.(4)提高安全意识,发扬“我要安全”的精神,发现安全隐患,尽快报告班组长或者安全人员以及时处理;(5)严格遵照作业规程,不得依个人意志行事。
        (三)加强“三前”意识
            (1) “防在前”: 事实证明,很多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之所以会发生事故,只是因为一些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和超前意识,忽略了平时的安全工作,才未能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直到隐患扩大、恶化,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2)“想在前”:每天工作前,要坚持“先思考再工作”,注重在工作中思考应该怎样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要想到通过什么方法、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保证安全生产。(3)“做在前” :在生产过程中,对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尚未整改的缺陷等,我们的职工应该充分认识到可能导致发生伤害事故的各种因素。
        发生事故,我们要坚持“四不放过”
        ● 一不放过--事故的隐患原因不查清不放过;
        “事故的隐患原因不查清不放过”,我们可以查清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的发生在哪一层、哪一个环节上,是人为造成的还是设备隐患造成的,以使在以后的工作中知道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么做,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
        ● 二不放过--事故的责任人未得到处理不放过; “事故的责任人未得到处理不放过”使责任者从思想深处挖掘自己的过失,知道违反了什么规程,为什么会违反,以后在工作中怎样对待安全,从而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
        ● 三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可以进一步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整改,没有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要立即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 四不放过--有关人员得不到教育不放过。“有关人员得不到教育不放过”,只是想告诫这些人,尤其是这些违章的人,规章制度是用血的教训写成的,任何人只有无条件地服从,触犯了必将受到严肃处理。从而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的自觉性,确保广大职工的生产安全。
        我们要做到“四不伤害”
         ● 不伤害自己,是我们工作中必须做到的最低标准;
         ● 不伤害他人,是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 不被他人伤害,是难以做到而又必须做到的职业规范。
         ● 保护他人不被伤害,更是我们追求的职业目标。
        安全意识疲劳之表现
           (1)抑制:指对安全学习、安全教育等活动呈停滞、空白,甚至排斥、抵制状态,对活动不感兴趣,听不进,记不住,安全学习只是走过场,有躲避和逃避的主观愿望。这点在青年工人中表现明显,上完安全教育课找青年人提问,基本“一问三不知”。
           (2)松驰:指在执行规程和纪律等方面,松懈、疲塌、不认真。基本特征是经常违章违纪,工作时蛮干,自以为是。这也以青年人为主,在督查中常发现年轻人往往思想都有麻痹大意倾向,表现出不在乎,不注意劳动保护,逞能。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