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依法“治安” 以人为本 生命至上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07月08日

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安全生产法》修改决定。当天,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十三号主席令,正式公布修改决定并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至此,《安全生产法》修改工作经过四年的不断努力,终于开始履行它新的历史使命。我作为安全生产监管战线上的一位老战士,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个人学习新《安全生产法》的几点体会。
  一、新修改的《安全生产法》(以下简称:新安法)是党中央、国务院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和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根本理念的具体体现。
  新安法第一条确定的立法宗旨讲“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这里增加了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其基本目的是把安全生产工作从过去单一经济领域扩大到政府社会管理领域,也就是讲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结果直接体现政府对社会的管理能力。结合习总书记提出的安全生产监管实行党政同责,那么这里也直接体现着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
  《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6月29日颁布,同年11月1日施行。十多年来,我们一直以该法为依据大力实施依法治安,安全生产取得了较大成果,全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实现了生产事故的大幅下降,据统计,全国2005年事故死亡人数为12.7万人,2013年降至7万人以下,我市2004年事故死亡人数为230人,下降至目前的60人以下。这些数据变化充分体现着依法治安的艰难过程,安全生产执法十余年,基本实现了形势总体好转的目标。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原有安全生产法本身的许多缺陷,例如执法主体单一,企业主体缺乏,违法成本过低等一系列不足,在大量中小企业,一些重点领域和行业事故仍然多,而且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仅2013年5月至今年8月,全国发生特别重大事故5起,死亡300多人,而且这些事故主要发生在过去我们认为不易发生事故的一般企业。
  一次次血淋淋的事故,引起我们的反思。在新安法中多条规定都体现出习总书记的执政理念。例如习总书记讲“人命关于,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新安法中明确规定“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习总书记讲“落实行业管理部门直接监管、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坚持监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新安法在法定体制和执法主体确定中均充分予以体现。
  二、新安法修改和增加的内容是十多年安全生产监管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升
  此次安全生产法修改和增加条款都有重大变化,首先是内容增加较多,原旧安法为97条,新安法为114条,增加了17条,主要集中在行业自律、企业主体责任、隐患排查治理、行政强制、应急救援体建设,加大行政处罚等6个方面,其中重点是突出企业主体责任的法律强制。其次是修改内容较多,在原97条中修改了59条,在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安全生产执法主体等重大事项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调整。在安全生产方针上增加了“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综合治理”。新方针突出以人为本理念,明确发展中首先是安全。在安全生产管理机制上新安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机制。”法律把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放在首位,而且用了36个条款专门规定其主体责任内容,这一方面比原安法更加全面,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和操作性。从新安法修改和增加的内容看,多数在过去全国性和地方性行政规章和行业规范中都有明确规定,此次修改将这些规章和规范上升到法律的地位,进一步强化了强制约束作用。
  三、新安法修改新增主要内容的重要作用
  第一,执法主体由单一修改调整为双重,新安法第九条规定:“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对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国务院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其它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一百一十条规定:本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它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决定。
  上述法定一是监管上实行一岗双责,执行综合监管和专项监管相结合制度。二是按照责权对等原则,也分为综合执法和专项执法主体,在保留安监部门执法主体的同时,赋予了其它负有安全监管部门的执法权;三是在双重执法主体之间如何确定各自的执法范围,法定明确“按照职责分工决定”。这个职责分工省政府在2011年4月就印发了《四川省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规定的通知》,该规定对省级34个部门明确了安全生产监管的职责,按此规定这些部门对责任内的企业都具有安全生产法执法权。其主要作用首先是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执法,这是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特殊时期决定的。当前我国经济仍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经济结构复杂,企业类型众多,点多面广,中小企业所占比重很大,各种事故仍然多发。不少中小企业业主和相当多的员工安全意识欠缺,靠过去的单一执法无法满足需要。另一方面按照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的要求,实现权、责对等原则,既然赋予了各部门监管的责任,就必然相应赋予其执法的权力。实践证明,只有依法治安,安全生产才有确切保障。
  第二,全面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企业投资人、主要负责人不仅要享受经济发展成果权利,同时要承担履行社会发展的责任。这与投资人的意愿往往是相反的,投资人都希望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利益,而安全生产的保障是要靠投入来实现的,因此光靠其投资人自觉履行很难,必须依法强制实行。新安法从企业、企业主要负责人、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等几方面全面细化了法定权力和义务,上述行为人凡不依法履行的都是违法行为,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立法的作用是促使企业诚信守法、安全经营,依法自我约束。
  第三,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作为法定强制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主要包括制度建立和制度执法两个方面八个环节,即:排查、登记台帐(建档)、分级(一般隐患、重大隐患)、报告(重大隐患向政府监管部门报告)、告知(从业人员)、管理、治理、验收销号。现实事故中,每一起事故都存在其隐患的潜伏期,所有事故都是以隐患发展而来的,因此只要我们消除了隐患,事故就可以避免。新安法将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设定为法律强制,用途非常明确,就是强制企业把这项制度作为日常安全管理的有力措施,实行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隐患是随生产作业而变化的,旧的隐患消除了,新的隐患又产生了,实行常态排查治理制度后,我们就能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坚决防止隐患发展成事故,真正实现预防为主的目的。
  第四,新安法确立了安全生产规划的刚性约束,要求各级政府要把安全生产规划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进行,与城乡规划衔接并组织实施,这是一项安全生产长效管理,落实安全发展的根本制度。安全生产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现状与形势、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规划实施与评估,从内容上可以明确知道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一个常规的、长期的、连续的系统工程,只有搞好规划,按规划实施,才能实现依法治安目标,立法强制后最大的作用就是纠正我们过去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短期行为,人为治安、领导治安等不科学的管理办法。
  第五,行政处罚范围更广,处罚力度更大,行政强制、经济处罚、综合制裁多措并举,大幅度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新安法第67条、75条和第六章规定条款都有新的内容。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是十多年来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一种不正常现象。新安法设置的约束限制和处罚,就是要为安全生产设置“高压线”,谁敢碰就会付出沉重代价。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打到痛处,让他们痛定思痛,痛改前非,有效防止悲剧重演。”通过严管重罚,促使生产经营者走上依法、诚信生产经营的道路,形成自我约束的良好习惯。
  四、我们如何贯彻落实新安法
  新安法从政府履地社会管理职能入手对政府、政府各部门、有关社会组织各岗位领导、工作人员,企业履行主体责任的投资人、主要负责人、管理机构、管理人员、企业从业人员等方面全面规定了职责、权利、义务,贯彻落实新安法的主要任务是让每一个机关(机构)、人员熟悉了解这些内容,严格遵法守法,为此必须做好三件事:
  第一,各级政府要尽快按照新安法宣传培训方案,首先组建宣讲队伍,培训宣讲骨干,为全面、多层次宣讲新安法提供人才保障。落实专项经费为新安法宣贯提供资金保障。
  第二,层层开展培训教育,运用一切可用的培训教育资源,从领导学法用法入手,制定机关、社会、企业培训教育方案,开展三个月的集中培训教育,严格培训考核,使新安法内容入脑入心。
  第三,严格督查督办,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政府各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均要实行督查督办,对培训教育走过场、走形式的坚决问责。
  第四,从严执法,按照新安法规定对政府及政府部门、领导、政府监管人员及时问责,从严问责,对企业及相关责任人从严查处。
  我认为,新安法虽然非常严厉,但只要我们全体公民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敬畏法律,自觉学法、用法、守法,那么,新安法的立法目的就会得到实现。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