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火力发电厂焊工管理模式的探讨

  
评论: 更新日期:2008年05月08日
火力发电企业的生产环节中,涉及到许多专业和工种。其中,焊接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工种,原因在于焊接工作几乎全部为手工作业,焊接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焊工技术水平的高低,因此对焊工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随着发电机组单机容量的不断增加,参数不断提高,检修焊接工作量越来越大,对焊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应用,因而焊接工作人员更需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

焊工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关系到发电企业的安全生产,因此,有必要探讨焊工管理的最佳模式,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更好地开展检修工作。

1 目前采用的管理模式

从宁夏电力系统各火电厂的现状来看,焊工管理大致有以下3种模式。

(1) 集中管理。将生产系统的所有焊工集中在一起,组建焊接车间或焊接分场,对焊接人员、焊接设备进行统一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可以方便地安排检修工作,有利于工作的协调和互补,能够根据人员情况合理分配工作量。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焊接设备的利用率,有效避免焊接设备的重复配置和闲置。在统一的管理下,可有效地开展技术练习、技术培训以及技术竞赛工作。对于生产系统焊工超过40人的单位,可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探讨采用这种管理模式的可行性。

(2) 半集中管理。在检修焊接工作量较大的一线生产分场设焊工班,负责本分场及其它分场与本分场相关的检修焊接工作,同时在焊接检修工作量不大的二线生产分场相关班组配置少量焊工。这种管理模式的运作结果是焊工技术能力“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由于各生产分场检修焊接工作性质不同,工作量不一,致使一线分场的焊工具备了相当的技术实力,而其它分场焊工的技术水平总体上说是停滞不前。另外,在检修工作中经常了现一线分场工作量太大,向外围分场借调焊工,或是外围分场因某些工作无法完成而向一线分场借调焊工的情况,给检修工作带来许多麻烦和不便。

(3) 分散管理。将焊工分散到经常进行焊接工作的班组,由各班组自行管理,技术上接受生产技术部门的指导。这种管理模式便于检修班组自主安排焊接工作,但不利于检修工作的整体协调,专业管理和技术管理相对薄弱,不利于焊工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从长远考虑,对焊工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2集中管理模式的构想

由于各单位的情况不同,焊工集中管理模式无法彼此套用,在此,对集中管理模式的框架作出一个构想,以谋求最佳工作效率和最大经济效益。

(1) 组建焊接分场,配置4~5名分场管理人员,其中主任1名,负责总体工作;技术工程师1名,负责技术、工艺及人员培训等工作;安全员1名,负责安全检查、安全教育等工作;设备及材料管理人员1名,负责所有焊接材料的计划、领用以及焊接设备的调度。

(2) 分场下设焊工班,每班15人左右,并划定工作范围。工作部门需要焊工时,直接与相应的班组联系,班组根据工作需要安排适当人员进行焊接工作。遇有重大检修项目或紧急情况时,焊工由分场统一调配。

(3) 分场设材料库房,统一管理焊接材料。各班组根据每天的工作量,到库房领取焊接材料,工作结束后将剩余的焊接材料交回。

(4) 分场另配备1~2名电工,负责焊接设备的拆装及简单维护,消除为图方便而经常发生的焊工自己拆装焊机、拉接电源等不安全现象。

(5) 大型火力发电厂的许多部件,在焊接工作结束后需要进行热处理。为提高工作效率,焊接分场应配置热处理设备,由分场技术人员负责完成热处理工作。进行火焰加热方式处理时,由班组焊工配合;进行电加热方式处理时,由分场电工配合。

  随着电力企业改革的深化,电力检修单位面临着开拓外部检修市场的形势。届时,焊工不单作为配合工种从事检修工作,同时还可以焊工为主,对外承揽大型的焊接检修工程,这无疑将拓宽业务范围,增强市场竞争力。(宋军 常学军)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