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涂装安全工程及其标准化

作者:沈立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5月04日

2.职业危害、中毒事故控制方面

  涂装作业急性中毒人次,比80年代中期下降了48.1%;死亡人数,也比80年代中期下降了16.%。涂装作业场所毒物检测合格率57.1%,比80年代中期增加了约10个百分点;涂装作业尘、毒危害分级,列入极度、高度危害的工种占总工种数的2.8%;涂装苯中毒患病率,在接触苯的涂装、粘合、印刷、化工等四个主要行业中,已从80年代排序第一位下降为90年代的第二位。

  涂装职业危害仍维持在高水平。危害仍然严重。90年代中期报道的苯致再障、白血病人数,比80年代中期分别增加了275%、17%,苯危害仍维持在高水平。苯中毒在一些企业仍然比较严重,90年代初期乡镇企业涂装苯中毒检出率0.85%,比80年代初期全国涂装苯中毒检出率0.398%,还高出1.1倍。由于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受检率低,实际上的涂装作业职业危害要比公开报道的严重得多。

 四、涂装作业安全标准化 

  由于涂装作业在工艺上大量使用挥发份溶剂、助剂、漆料,作业过程中的燃、爆危险性普遍存在,还容易造成从业人员的急、慢性苯中毒和粉尘侵害,职业卫生问题也比较突出。伤亡事故、中毒事故、火警事故发生比较频繁。20年来,由于政府逐渐重视,业主努力进取,涂装作业安全状况的改进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随着市场机制的催化作用,经济发展使生产负荷继续增大,如果安全技术和管理跟不上,根据历史经验,容易进入事故高峰期。涂装作业安全生产管理颇具难度,它包含于各个产业之中,大多数情况下作为不同制造业的工艺配角,难以得到行业重视。所以,我们应该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提高对涂装作业安全的认识,尽可能推进安全作业标准化来杜绝燃、爆事故隐患,解决涂装行业的其它职业安全卫生问题。

  在技术层面上,涂装作业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已经有了一个相对系统的国家涂装作业安全标准体系。80年代以来,我国启动了涂装安全标准化工作。现己颁布的标准有:GB/T14441“术语”、GB7691“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管理”,  GB7692“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GB6514“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GBl2367“静电喷漆工艺安全”,  GBl5607“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  GBl7750“浸涂工艺安全”,  GBl4444“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l4443“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  GBl4773“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 GB1294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等11项国家标准。其中绝大多数是强制性标准。应该说,国家涂装作业安全标准体系比较科学地针对工艺设计、设备制造、生产作业,明确地提出了必须达到的安全技术要求。

涂装作业安全标准体系的基本控制要点如下:
    1.限制、淘汰有严重危害性的涂料产品和涂装工艺。
  (1)积极推广有利于人类安全健康的涂料和涂装工艺;
  (2)禁止使用含苯的涂料、稀释剂和溶剂;
  (3)禁止使用,甚至严禁使用含铅白的涂料;
  (4)限制使用含红丹的涂料;
  (5)禁止使用含苯、汞、砷、铅、镉、锑和铬酸盐的车间底漆;
    (6)严禁在前处理工艺中使用苯;
    (7)禁止使用火焰法除旧漆;
    (8)禁止在大面积除油和除旧漆中使用甲苯、二甲苯和汽油;
    (9)严格限制,甚至禁止使用干喷砂除锈;
    (10)限制使用含二氯乙烷的清洗液;
    (11)限制使用含铬酸盐的清洗液。

    2.涂料、溶剂、功能辅料实施危险化学品管理
   (1)根据《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对涂装作业使用的化学品,实施国际劳工组织《170号国际公约》管理,2002年3月15日起开始施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44号);
   (2)涂料及有关化学品生产单位应注册登记,并评价确定化学品危害性,2002年11月15日开始施行《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令35号);
   (3)根据《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涂料及有关化学品,必须提供符合规定的标签、包装和安全技术说明书;
   (4)所有的(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的生产经营部门都要遵守有关规定,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
   (5)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进口的涂料及有关化学品必须提供中文安全技术说明书,加贴中文标签。

    3.工程设计必须符合安全、卫生、消防、环保要求
   (1)设计选用涂料与涂装工艺,要求有利于职业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
   (2)按使用涂料的闪点进行火灾危险分类,并符合相关的耐火等级和厂房防爆、安全疏散的要求进行工程设计;
   (3)涂装作业场所(包括涂装流水生产线)宜布置在多层车间顶层或工厂、车间边跨;
  (4)建筑结构、构件及材料选用,应达到防火、防爆等要求;
  (5)车间布置要注意不危害环境和其他生产作业;
   (6)正确分区布置工艺路线,从有利安全、卫生、消防、节能、环保等设计要素出发,采取必要的隔断、隔离设施,并注意防火间距和防火分割;
   (7)除非符合特定条件,喷漆室不能交替用于喷漆、烘干。
  (8)流平区、滴漆区必须考虑局部排风和收集滴漆的装置设计。

    4.合理划分并分别控制火灾、爆炸危险区域
  (1)火灾危险区域分类按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闪点分为甲、乙、丙类;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分为1区、2区、非爆炸危险区域;相对应的爆炸性粉尘环境区域分为11区、22区、非爆炸危险区域。
   (2)存在危险量的易燃和可燃蒸汽、漆雾、粉尘和积聚可燃残存物的涂漆区或前处理区,应划为高度危险区域(1区、11区),一般不布置电气设备,如确需布置应严格控制电气防爆。可能出现(包括仅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蒸汽、漆雾、粉尘等混合物的防爆区域,应严格控制电气火花,宜划为高度危险区域进行验收、管理。
   (3)容易产生燃烧、爆炸的2区、22区。亦为火灾、爆炸危险区域,应划为中等危险区域,严格控制易燃物存量和可能产生明火的危险源。
   (4)轻度危险区域。有产生燃烧可能的、为涂装作业专门设置的厂房或划定的空间,应划为轻度危险区域,但是必须禁止一切明火,阻止外来火种进入。

     5.重点控制电气安全
   (1)准确评价电气防爆的级别,合理划分相应控制区域范围。
   (2)电气系统的设计及相关器材的选型、安装,必须符合划定的级别范围的规范,并经严格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3)电气系统严格验收,必须包括设备、线路及其连接、紧固、支架、灯架等相关的一切设施,防止疏漏,以保证电气整体安全。
   (4)根据不同要求,正确实施安全接地、接零和防静电接地设计,并严格实施。
  (5)注意高大厂房防直击雷和精密电气设备、控制系统防感应雷的设计,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6.必须采取通风防护技术措施
   (1)要以局部通风为主,辅以全面通风。
   (2)对于人员操作区域,必须选用合理的(风速式,使通风系统达到保护人员健康的目的。不允气流组织、排风方法、抑制等技术)方
   (3)对于通风的封闭空间,必须选用合理的(浓度计算、温度控制、泄压、防止漆垢沉淀等技术)方式,确保通风系统达到保证安全的目的。
   (4)合理选用与布置风机、管路及其连接、固定,采取必须的浓度检测、温度控制、电气接地等措施,使通风系统处于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状态;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