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企业开展HSE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的现状与对策——企业开展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的现状(二)

  
评论: 更新日期:2008年05月06日

本网据“安全、健康和环境”报道:巴陵分公司从2002年3月份开始,在咨询公司专家的指导下,开展了危害识别工作,15个基层单位的600多个班组通过50多天的识别,共上交了2366份危害识别表,收集了与HSE体系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法律法规772条,识别出适合公司的法律法规总清单219条,按要求制定了《巴陵分公司重大危害管理方案》,形成了风险评估报告。

总结公司危害识别工作,发现危害识别过程及结果与HSE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及HSE理念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除企业接触时间短等客观原因外,工作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培训上的问题

一是识别人员培训不够。危害识别工作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识别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知识培训,在掌握方法和技巧的基础上才能开展好识别工作。企业在推行HSE管理体系之初,员工接受培训时间较少,对于JHA、SCL等简单的方法尚能使用,但对于HAZOP、PHA、FTA等较复杂方法则不能在短时间内掌握。

二是企业组织的培训效果不理想。企业由于刚刚接触HSE管理体系,对危害识别的理念、方法、技巧缺乏系统了解,更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自己组织的培训取得的成效不理想。

三是资料不全。目前企业只有体系标准、内审员教材、咨询公司的讲义,这些资料偏重于对标准的诠释,缺少指导企业HSE具体工作的资料,如企业怎样系统地组织开展危害识别,特别是危害识别的主要完成者——基层班组如何具体开展危害识别工作,等等。

2、对体系标准及程序文件不熟悉

由于没有认真学习标准及程序文件,造成识别结果与标准及程序文件存在较大偏差,主要表现在:

一是识别范围不全。如有的单位只识别了作业活动,有的单位只识别了工作场所,有的单位只识别了环境因素,轻视对法规的识别,与文件中“识别生产经营活动、产品运输及售后服务”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二是识别方法不全。大部分运用的是SCL或JHA,这些方法当然能暴露日常工作的一般问题,但对于装置设计、关键装置、要害部位等工艺、设备方面深层次的问题必须借助HAZOP等识别方法才能找出来,而对于重大事故则必须借助FTA等方法才能全面分析好事故原因,这些方法目前尚未充分掌握和运用。

三是在风险度计算上取分不客观。对可能性和严重性取分值度把握不准,造成少数重大风险没暴露,个别非重大风险侵占计划、资金。

四是对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的全过程不了解。危害识别包括4个步骤:危害确定、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实施和保持控制措施。有的基层单位开展了一些识别工作,并将识别表格装订成册,放在资料盒中,便认为完成了任务,实际上只完成了前2个或3个步骤。危害识别的目的是为了识别风险,通过制定风险消减措施,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所以风险控制和保持控制措施是与危害确定和风险评估密不可分的两个重要步骤。

3、认识上的问题

企业实施HSE管理体系,引入了许多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实施HSE管理是对传统安全管理的一次重大变革,它的根本宗旨是控制风险,核心工作是开展危害识别,通过过程控制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危害识别作为一项最基础工作,识别的范围广、涉及到的单位多,工作量比以往增加较多,并且十分繁琐。体系建立初期,由于部分单位或职工对危害识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再加上危害识别的益处尚未在工作中充分体现出来,部分职工容易产生畏难、抵触情况。

4、没有将危害识别工作融入日常安全环保与健康管理工作中

企业尽管在危害识别工作中开展了大量工作,并且形成了单位重大危害清单,制定了管理方案和控制措施,但很少将识别结果融入日常安全环保与健康管理工作中,企业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方针、目标、隐患治理等工作中没有充分考虑危害识别的结果,容易形成HSE管理体系与日常安全环保工作“两张皮”的现象。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