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硫酸二甲酯中毒症状及预防措施

  
评论: 更新日期:2016年02月21日

1、中文名称:硫酸二甲酯,硫酸甲酯;二甲基单硫酸酯

2、性状:常温下无色或浅黄色油状液体,略有葱头气味。

溶解度:几乎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

3、危险性:

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与氢氧化铵或叠氮化钠等反应剧烈。若遇高热可发生剧烈分解,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事故。

4、毒性原理

属高毒类,其作用与芥子气相似,毒性比氯气大15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用作军用毒剂。吸入高浓度硫酸二甲酯蒸气可发生急性中毒。液态硫酸二甲酯沾染大面积皮肤时,不但对皮肤引起化学灼伤,且通过皮肤吸收可致急性中毒。偶见口服中毒。

4.1急性毒性:它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对眼、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可引起结膜充血、角膜水肿,并出现点状上皮脱落,支气管上皮细胞部分坏死。肺泡充满炎性渗出液,最后导致中毒性肺水肿。

皮肤接触液态硫酸二甲酯后,能引起深度坏死和愈合缓慢的溃疡,其特征为数小时疼痛最剧,12小时后水泡明显增多。

人吸入10min本品蒸气浓度500mg/m3时即可致死;成人的口服致死量约为1~5g。

4.2慢性毒性:长期低浓度接触本品可引起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

4.3诱变性:本品对烟草病毒及其RNA有诱变倾向。并可使DNA单链断裂,染色体畸变。

4.4致癌性:据报导本品有致癌作用,可致上支气管雀麦细胞癌。

4.5致畸性:未见报导。

4.6体内转归:有关本品的体内转归报导甚少。有用豚鼠实验资料表明:当其吸入浓度为390mg/m3硫酸二甲酯的空气18分钟,发现豚鼠尿中甲醇最高浓度达1.87mg%,而体内的碱储备量约下降22%;此外,在死亡病例的血液及内脏均测得有甲醇。

4.7中毒机制:硫酸二甲酯遇水可缓慢水解成甲醇、硫酸及硫酸氢甲酯。硫酸对局部粘膜产生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可引起呼吸道炎症、肺水肿;对皮肤和眼可致化学性灼伤或角膜溃疡、混浊等;高浓度可致反射性窒息,甚至死亡。本品吸收进入体内可影响氧化还原酶系统中甲基化反应,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肌损害等全身中毒表现。本品具有变态反应性损害作用,故可导致对机体的迟发性作用,包括眼、口腔、呼吸道炎症及全身性迟发性病变等。

5、中毒临床特点

5.1 急性中毒

接触硫酸二甲酯引起急性中毒常经过6~8h的潜伏期后迅速发病,潜伏期越短症状越重。极高浓度可在几分钟内引起窒息,其主要症状表现在对眼、呼吸道、皮肤损害为主,常伴有头晕、头痛、烦躁、体温稍有升高等。

5.1.1临床表现

⑴眼部症状:轻症者仅有眼结膜刺激症状。重者经潜伏期后出现眼病、羞明、流泪、眼内异物感,并有眼睑水肿和痉挛,视物不清,结膜充血。经萤光染色可见角膜上皮有弥散性点状浸润,甚至角膜大片脱落,引起视觉减退或色觉障碍等。

⑵呼吸系统:轻症者以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为主。有流涕、咽部烧灼感及声音嘶哑等,检查可见咽喉、会厌溃裂及声带充血肿胀等。重症者经潜伏后出现呼吸困难、脑部紧束感,喉头水肿和中毒性肺水肿,气管可有大片粘膜坏死、脱落,引起窒息,可继发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肺气肿或偶见因支气管瘘而引起皮下气肿。极重者可发生休克,并发肝、肾及心肌损害等。

⑶皮肤损害:皮肤接触硫酸二甲酯引起化学性灼伤,红肿、点状出血。12h后可发生大水疱,24h内仍有进展,严重时发生坏死。结缔组织松软部位如阴囊处可因接触能造成损害,痊愈较慢。。

⑷口服中毒:吞服硫酸二甲酯后,咽喉立即引起烧灼性疼痛和胃肠道症状,随后出现呼吸困难,喉水肿、肺水肿及肝、肾损害。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