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测温工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评论: 更新日期:2024年08月22日

1.岗位职责:

1.1服从运行工段长、加热组长领导,业务上听从热工工段调火组长指导,完成其交给的工作任务。

1.2认真执行本岗位规程和安全规程。

1.3负责直行、蓄热室顶部及炉顶空间温度的测量。负责高低温号的处理,维护好加热制度,根据温度变化及时调整煤气流量及吸、压力。

1.4负责K均,K安系数的计算。

1.5负责下一班推焦计划的编排,并协助交换机工、中控工的工作。

1.6负责蓄热室测温走台,两叉部进风门挡板、盖板、预热器前后阀门管道,放散水封等设备擦试及保养好高温计。负责本岗位的清洁文明。

2.技术要求:

2.1规定第7、22火道为标准温度的代表火道。

2.2代表火道温度根据不同的结焦时间而定。

2.3直行温度测量时间为4小时一次。

2.4燃烧室任何一点温度、最高不超过1450℃,最低不低于1100℃。

2.5蓄热室温度,最高不超过1320℃,最低不低于1100℃。

2.6直行温度与标准温度相差不大于±7℃。

2.7各燃烧室直行与该侧直行昼夜平均温度差不得超过±20℃。(边炉±30℃)。

2.8变动结焦时间时,直行昼夜平均温度变动不得超过±60℃,接近极限温度时上限不超过20℃。

2.9炉顶空间温度不大于850℃。

2.10停止加热时停止出炉。下大雨时不测温,下雪、下小雨是时测温要有人打伞。

2.11用K均系数来评定直行温度的均匀性。

K均=

M—一座焦炉的燃烧室数

A机、A焦:机焦侧直行温度超过该侧平均温度±20℃(边炉±30℃)的个数(计算时缓冲炉、修理炉除外)。

2.12用K安系数来评定直行温度的稳定性

K安=

N—一昼夜直行温度的测量次数。

A'机、A'焦焦侧直行平均温度与该侧标准温度相差±7℃以上的次数。

2.13直行温度测量点,设在代表火道的底部,与灯头砖的三角地带。下降时测量。

3.操作细则:

3.1直行温度测量:

3.1.1按规定时间,交换后5分钟开始,从交换机端焦侧至机侧另一端返回交换机端。两个交换测完。

3.1.2测温时每分钟测7—8个火道,每次测量时间6.5—7分钟。

3.1.3测量完后,按每侧测量的不同时间,分段加上冷却温度值,计算出机、焦侧平均温度。两次测的同一火道温度差±30℃或与标准温度相差±7℃以上时,要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3.1.4测温计算结果用仿宋体抄在记录本上。

3.1.5测温中遇到出焦不能测时,出完焦后要补测,并按测温时间换算为20秒温度。

3.1.6测温时,遇到火道内冒烟或温度低不能测时,要在测温记录上用规定的符号标明,并及时处理。

符号规定:低温用“↓”表示,串漏用“→”表示,燃烧不完全用“O”表示。

3.1.7中班计算日K均,K安系数,每班要把加热制度工艺指标填写在生产日报上,并计算全日平均值。

3.2蓄热室顶部温度测量:

3.2.1每月1日、15日测量两次蓄热室顶部温度,需增减时听从车间安排。

3.2.2交换后立即开始测量上升气流蓄热室。从交换机一端开始,依次测量,每个交换只测一侧。

3.2.3所测结果有超过极限温度时,查找原因及时处理,测得结果填写在记录表上,并计算平均值。

3.3炉顶空间温度的测量:

3.3.1每月测量两次(结焦时间不变的情况下),测量炭化室数为一座焦炉两个炭化室(总炭化室的5%)。

3.3.2在结焦时间达2/3时进行测量。

3.3.3事先将1#除尘口的炉盖换成带孔的专用炉盖,炉盖上开的孔与炭化室中心吻合,提前20分钟插入热电偶(深度1200—1300mm),不能接触焦饼。将炉盖和热电偶处封严,测量时,同时将水银温度计放在热电偶端头(有补偿导线时,水银温度计应放在毫伏计接头处,待温度稳定后同时读数)。

炉顶空间温度=热电偶温度+冷端温度

装煤后测煤线,出焦前测焦线

3.4光学高温计及红外线测温仪的使用与维护:

3.4.1光学高温计的电池应保持2—3V。

3.4.2不使用时指针应在零位。取出电池,将高温计放在箱内。

3.4.3高温计应定期与标准高温计校正。每6个月在专用的检验设备上进行检验,确定修正值,测量时加以修正。

3.4.4严禁用高温计乱测其它发光物体。

3.4.5高温计存放时,勿受高温和过冷的刺激,最好保持在20℃左右,以免内部磁铁受损。

3.4.6当滑线电阻盘向右旋转到尽头,指针达不到满刻度值时或读数逐渐下降时,说明电池容量不足应及时更换。

3.4.7旋转滑线电阻时,用力要均匀,以免灯丝损坏。

3.4.8红外线测温仪

3.5当班应检查燃烧室各火道的燃烧情况,发现下列问题应及时处理:

3.5.1大部分燃烧室燃烧不完全,应检查煤气压力,流量是否有显著的增加或烟道吸力是否有明显的下降,再检查仪表是否正确。

3.5.2大部分燃烧室的火焰白、亮、短小时,应检查煤气压力和流量是否减少过多或烟道吸力增加过大。

3.5.3个别燃烧室大部分火道吸力大,火焰短时,应检查进风门小挡板是否掉,废气瓣插板开度是否过大,以及交换旋塞开度不正,小支管不畅通等。

3.6处于下列情况可以改变煤气支管压力:

3.6.1因事故停止推焦。

3.6.2煤气发热量和煤气温度改变。

3.6.3结焦时间改变。

3.6.4装煤水分改变。

3.6.5配煤比的改变。

3.6.6其它原因造成炉温波动较大时。

3.7个别炭化室结焦时间延长可进行个别调节。

3.8非特殊情况不准采用关加减旋塞的办法调节炉温。无论任何情况关加减旋塞必须记录关闭的燃烧室号、时间、原因,并将情况交给下一班和调火工。

3.9关加减旋塞1/2的燃烧室号,要适当减少空气量(即减少吸力),开旋塞后恢复吸力。

3.10每次改变空气吸力和煤气压力后,必须检查燃烧情况使之合适。

3.11代表火道出现高低温号时,要及时查找原因处理,不能拖到下一个班。

3.12中班、夜班无调火工时,要检查地下室煤气系统,发现旋塞不严着火时,要及时处理或更换。

3.13交接班检查内容

3.13.1各种记录是否齐全和正确,有无涂改、损坏、漏记。

3.13.2代表火道燃烧情况及平均温度、加热制度保持情况。

3.13.3测温仪是否好用,电量是否足。

3.13.4煤气、废气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3.13.5本岗位的设备卫生区是否清洁,公用器具是否齐全。

4.特殊操作:

4.1发生难推焦时:

4.1.1立即测量该炭化室两侧的燃烧室横排温度,并做好记录。

4.1.2如需延长结焦,相关的燃烧室要两小时测一次温度。

4.1.3经检查不是温度影响而造成难推焦,要协助当班带班长查清情况。

4.1.4因炉温造成难推焦时,要记录原因及采取的措施,汇报带班长。

4.2个别燃烧室温度接近极限温度时,要汇报工段长及时处理。

4.3本班对事故处理不完,经工段长允许后才能交班,但必须将事故原因和处理情况,向下一班交代清楚。

4.4停送煤气操作见交换机岗位操作规程。

5.安全事项:

5.1劳动保护用品要穿戴齐全。

5.2测温时注意除尘车行驶方向。

5.3打开看火孔盖时,要站在上风侧。

5.4不许从炉顶往下扔东西。

5.5不许使用没有横梁的钩子打开看火孔盖。

5.6地下室、烟道走廊、交换机室不允许吸烟,不允许随便动火,需动火时经安全员、领导批准并办理动火证。

5.7经常检查煤气压力乳胶管是否恶化,并及时更换。

6.严格禁止事项:

6.1严格禁止坐卧在煤车轨道上休息。

6.2严格禁止火道内掉入铁器。

6.3严格禁止看火孔上有煤粉不清除,就打开看火孔盖。

6.4严格禁止出现高温号不处理交班。

6.4严格禁止未办动火证在地下室、烟道走廊、交换机室区域动火,

5.          设备概要:加热设备部分见交换机工、调火工岗位规程。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