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镇江支线互通主线上跨桥位于谷阳镇莱村,中心里程K3+884.336,起讫里程K3+718.231~K4+050.441,全长332.21m。本桥第二联(即第五、六、七跨)为现浇连续箱梁
,设计为等高箱梁,单箱6室,梁高1.8m,宽度为变宽度,第一跨宽度2474.8cm,第二跨宽度变为2543.8 cm,第三跨宽度变为2924.9 cm,立柱高度在4m-6m之间。第二联在平面上位于R=7000m的右偏圆曲线上,设计横坡2%,纵坡为-2%。
二、施工方案
2.1、现浇箱梁施工工艺流程:
地基处理→搭设满堂门式支架→支架预压→铺设底模和侧模→绑扎底板和腹板钢筋→支设箱梁底腹板内模→浇筑第一次混凝土→拆除底腹板内模及支设箱梁顶板内模→绑扎顶板钢筋→浇筑第二次混凝土→支架拆除→桥面系及护栏等施工。
2.2、支架地基处理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支架搭设前,先清除表层软土及淤泥等,然后采用机械整平,局部采用灰土进行处理,然后压实,其上浇筑15cm厚C15混凝土垫层作为支架基础,在混凝土垫层上搭设满堂支架。地基两侧开挖两条30cm宽、30cm深的排水沟并保持畅通,以利于排水,防止地基受水侵害。纵向排水沟设0.5~1%的纵坡,在纵坡的最低点设置集水槽,集水槽的水及时排放到施工场地外,并准备水泵,以备雨水较大、集水较集中时应急排水。
2.3、支架搭设
2.3.1、支架构造
满堂支架采用规格1000mm×1900mmTSA重型式门式脚手架,附件有交叉拉杆、上下可调顶托及底托、调节杆和φ48mm×3mm及扣件组成的平、纵联杆。支架顶部设调节杆和60cm高度可调的托撑,以满足桥跨的纵坡和横坡变化以及落架之用,顶托上横向铺设10#工字钢大横梁,大横梁上纵向铺设10×10cm方木小横梁,方木小横梁上铺设15mm高强覆膜竹胶板。
TSA重型门式脚手架型号一览表
名 称
|
型 号
|
规 格
|
备 注
|
重型门架
|
TSA001B
|
1000×1900
|
8销
|
交叉拉杆
|
TSA021C
|
900×1200
|
镀锌
|
可调托座
|
TSA032C
|
T35×600
|
|
可调底座
|
TSA031C
|
T35×600
|
|
调节杆
|
TSA011
|
¢48×1850
|
|
大销子
|
TSA016
|
¢16×100
|
镀锌
|
2.3.2、支架搭设
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及现场的地面高程,本工程现浇箱梁满堂式支架的搭设高度在4.0m~6.0m范围,整体支架的搭设宽度为2474.8cm~2924.9 cm。
支架搭设顺序为:放样—安装底座—拼装门架和交叉拉杆—安装水平加固钢管—逐层向上搭设—安装剪刀撑加固钢管—安装顶托。搭设时,加固件和剪刀撑必须与支架同步搭设,严禁搭设完毕后补做。
支架纵桥向每3道门式脚手架布设一道剪刀支撑,横桥向每间隔6道门式脚手架布设一道剪刀撑。顶托上横向铺设10#工字钢大横梁,大横梁上纵向铺设10×10cm方木小横梁,小横梁上铺设15mm高强覆膜竹胶板,工字钢、方木形成方格以承托整个连续梁的重量。支架搭设需严格按计算确定的步距、斜撑、剪刀撑布设方式搭设,以保证支架的承载力、整体稳定性要求。
在搭设支架前,计算好搭设的支架高度和搭设的支架层数和调节杆,根据设计确定的横、纵向步距,在混凝土垫层上用墨斗线弹出支架位置,人工将支架的底托放好,底托上插入门式支架,横桥向门式支架间采用门式支架专用拉杆联接,并将底层门式支架利用可调底托调平,并采用φ48mm×3mm钢管及扣件作底层支架的纵横向扫地杆,使底层支架形成一个整体。其次,在底层支架的基础上,依次向上搭设各层支架和联接相应的纵横联接杆,并设好的支架斜撑、剪刀撑。支架搭设当不能满足一个支架高度和顶托高度时,安装调节杆及顶托。施工时注意顶托上的工字钢接头必须在U型托撑处,槽钢、方木接头必须错开布置。
2.4、支架搭设注意事项:
(1)支架施工前,先用全站仪定出支架边线,中线,然后按线施工。确保支架立杆在同一轴线上。同时保证立杆的垂直度,立杆垂直度偏差应小于0.5%,顶部绝对偏差小于5cm。
(2)可调底座的调节螺杆伸出长度不应大于20cm。
(3)剪刀撑与支架立杆、水平杆相交处,扣件与杆件相互连接必须紧密。支架纵横向均要设置剪刀撑,剪刀撑应贯通排架高度,确保支撑作用的连续性。斜杆与地面夹角45°~60°。横向剪力撑在箱体较低一面必须“着地”布置。
(4)脚手架拼装到3~5层高时,应用经纬仪检查横杆的水平度和立杆的垂直度。并在无荷载情况下逐个检查立杆底座有否松动或空浮情况,并及时旋紧可调座和薄木板调整垫实。
(5)支架搭设过程中要组织专人对支架随时进行检查,对不到位的地方及时整改。
2.5、支架的拆除
2.5.1、 技术要求
满堂式支架拆除时严格按设计要求分阶段拆除:当翼板的混凝土强度达到90%后拆除悬臂板对应部分支架,当箱梁达到设计要求强度,拆除各跨跨中支架;支架的拆除严格按相应的规定拆除顺序拆除。
2.5.2、 拆除程序及方法
(1)、由跨中向墩侧方向对称逐段松开顶托支撑;
(2)、拆除纵、横木并逐块拆除模板;
(3)、拆除顶托;
(4)、自上而下拆除每根构件;
(5)、拆除方法:人工配合吊车先拆侧模及内模,后拆底模及排架。用人工将侧模拆除,吊车吊到地面码放整齐备用。待箱梁混凝土张拉灌浆完毕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排架。先用人工将排架上顶托下调10cm,人工配合吊车先将底模拆除,然后将方木及型钢拆除用汽车运走备用。人工拆除门式支架,拆除应遵循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的原则;支搭、拆除时严格按《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中有关规定执行,要有安全、技术交底。
2.5.3、 拆除的施工要求
1、现浇箱梁脱模及卸落支架应按设计规定进行。
2、多跨连梁整联浇筑时,落架脱模宜各跨同时均匀分次卸落,如必须逐跨落架时,宜由两边跨向中跨对称拆除。
3、拆除时严禁上下同时作业,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对支架材料及模板的保护。拆除脚手架时,应设置警戒区和警戒标志,并由专职人员负责警戒。
4、脚手架的拆除应从一端走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地进行;
5、同一层的构配件和加固件应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最后拆除连墙件;
6、在拆除过程中,脚手架的自由悬臂高度不得超过两步,当必须超过两步时,应加设临时拉结;
7、工人必须站在临时设置的脚手板上进行拆卸作业,并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8、拆除工作中,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拆下的连接棒应放入袋内,锁臂应先传递至地面并放室内堆存;
9、拆卸连接部件时,应先将锁座上的锁板与卡钩上的锁片旋转至开启位置,然后开始拆除,不得硬拉,严禁敲击;
10、拆下的门架、钢管与配件,应成捆用机械吊运或由井架传送至地面,防止碰撞,严禁抛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