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

  
评论: 更新日期:2018年03月21日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此话道出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新时期的食品安全有两重内涵,一是食品供给保障安全,即“粮食安全”,为宏观性食品安全概念;二是以保障人民个体健康安全为内涵的食品安全,即“食品质的安全”,为微观性食品安全概念。近几年来,象“三鹿奶粉”、苏丹红事件”、“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数见不鲜,这些事件的发生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着严重问题。也大大提高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度,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目前公共健康面临的重大社会焦点问题。
    一.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
    1.食品质量安全性总体上有所提高
        我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和关心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健全和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积极改善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2009年6 月1 日,我国开始实施《食品安全法》,随着本法正式实施,进一步完善了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为食品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性总体上有所提高。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问题是首要问题。
        近年来卫生部每年接到重大食物中毒、事故报告数百起,中毒人数几千人,上百人死亡,据调查除意外事故外,大部分是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据卫生部统计,2008 年,我国食物中毒事件报告431 起,中毒13095 人,死亡154 人。其中由微生物污染造成食物中毒共172 起,占总数的39.91%,中毒7595 人,死亡5 人。统计表明由微生物污染引起食物中毒仍然是食物中毒的最主要原因。     (2) 农药、兽药残留引起的食品质量安全性问题。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农业生产技术较为落后,过量地使用化肥、农药、兽药等农用化学品,造成农产品中有害物质残留严重超标。由此而引发的食物中毒时有发生,不但损害了人民健康,而且影响我国经济发展。     (3) 种植业和养殖业源头污染及加工、运输、贮藏过程中的污染问题。
    工业污染造成的环境恶化对食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工业污染、环境的恶化是影响食品安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水源污染造成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海域污染直接影响海产品的卫生质量,土壤污染造成农作物成为有害物质的富集体。“二恶英”污染的问题,是由于焚烧垃圾而造成,“二恶英”是环境检测中很重要的一级致癌物质。
        我国种植业中普遍存在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生长激素的问题,养殖业中大量使用“瘦肉精”、“抗生素”、“性激素”造成我国食品生产的原材料有害物质残留严重超标,进而导致食品安全性问题。同时,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有些企业未能按照工艺要求操作,微生物杀灭不完全造成食品残留致病微生物,继而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此外,在运输和贮藏过程中,有些企业未能按照食品冷藏链的要求进行低温保存和运输,使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最终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4) 容器和包装材料不合格
    食品的包装是防止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方法。各种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直接或间接接触食品,可能在食品生产加工、贮藏、运输和经营过程中造成食品污染。新的食品包装材料也给食品安全带来了疑问
    (5)违法生产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
        在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中由于存在处罚力度过轻现象,违法生产的处罚程度要远小于获益。因此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一些食品生产企业、不法商贩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制造食品的过程中使用不合格原料及应用新原料、新工艺,添加有毒物质,如假冒伪劣烟酒、苏丹红事件、三聚氰胺事件等,“吊白块”等。甚至有些不法企业、商贩在黑加工点进行食品不法加工,用松香脱毛的方法加工家禽现在在我国一些农贸市场依然存在。
        (6)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
        目前在我国食品安全的保障体系中,流通领域是个薄弱环节,一方面“市场准入”机制尚不健全,导致一些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另一方面许多原本出厂合格的产品因为在流通环节出现问题而变成不合格,部分经营者为了最大追求利润,私自过量添加食品保鲜甚至添加明令禁止使用的食品防腐剂,这种现象在各大农贸市场屡有发生,严重危害了居民健康。三是在农村地区和城乡结合处,由于农民的知识水平低,守法意识弱,再加上受利益驱动,无厂名厂址、无出厂合格证、无保质期的“三无”食品在农村地区各大菜场、地摊上销售频繁,给广大农村消费者生命健康带来了潜在的危害。     (7)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标准近3000 个,从数量上看已经不少,但存在检测标准不统一,指标设置过繁,费用过高等问题,如单类有机磷的限量测定标准多达数十个,对有机磷限量的规定各不相同,造成在安全标准认定上的意见不一[2]。而与流通有关的标准仅有100 余个,相比于生产和加工标准数量差距甚大,流通过程保障食品安全的标准严重不足,即使食品生产质量合格,也难保不在流通环节出现质量安全问题。
    (8)转基因食品潜在的危险
    生物技术和重组DNA技术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解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的关键性技术,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长足发展。目前,全球已有十多个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主要是大豆、玉米、棉花、油菜、马铃薯。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已成为国内外专家研究的焦点[6]。研究认为,基因可能通过食物链在不同物种之间转移,基因工程食品有时不可避免地给公众健康带来危害已成为事实。转基因生物在遗传及技术学上的不稳定性带来的潜在危害不可忽视,转基因食品给食品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保障食品安全的对策
    我国食品安全的发展对策要具备:创新性,符合与时俱进的要求;科学性,要用科学的手段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针对性,主要解决目前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完整性,充分考虑食品安全监管中各部门之间合作的重要性。
    1.提高对食品安全的全民认识
    大力提高全社会对食品安全重要性和食品安全问题给人民造成严重危害的认识,对食品行业的企业管理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同时重视全民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使消费者成为食品安全问题解决的主要参与者。把食品安全问题作为保障人民健康、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证社会稳定的大事来做。食品经营者强化自律意识[8]。
    2.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法规、条例和标准 参考国外的食品安全法规,进一步修订、补充和完善涉及食品安全的国家和地方法规、条例,2009年6月1日起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宣贯力度。参考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食品标准,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确实有效的法律法规。同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严格执法,加大实施力度。 3.加快推行并完善QS认证管理体系
    2002年8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食品企业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对生产的食品实施强制检验制度,检验合格的食品在出厂前要加印(贴)质量安全标志,即QS标志。目前,食品行业的28类食品已经全部实行市场准入制度[9]。QS认证是我国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一项重要的举措,QS认证制度的有效性必须以强制执行和全面推行完善管理为前提。只有完善系统的管理理念和加强综合治理措施,才能从食品的生产源头和市场通路上严把质量关,保证消费者吃上安全放心食品[10]。
    4.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食品安全管理控制体系
    积极吸纳国际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经验,将监督管理的重点从最终产品的检测过渡到生产经营的全程控制。种植与养殖阶段应推动实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生产加工阶段实施良好卫生操作规范(GMP);流通阶段要进一步严格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和加强食品市场的监督管理,加强食品追踪监测和对食源性疾病的控制;消费阶段应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和全社会参与意识[11]。 5.制定较完备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法规
    针对转基因食品,我国应加强其安全、风险评估研究[12]。科学家及科学研究机构应真实的公布转基因食品的事实真相。提高转基因技术的透明度,给消费者更大的选择自主权。
    6.提高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
    在全面提高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科技水平的同时,加强对涉及食品安全的共性和普遍性问题的研究;加强与国际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合作研究,提高快速、准确鉴定食品中危害因子的技术和能力;另外,发挥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优势,培养大量的掌握先进食品安全技术人才,使他们不但拥有深厚的理论造诣,而且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从而全面提高我国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实力。 7.加快推进以HACCP原理未为核心的ISO 22000国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
    积极吸纳国际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实际,采取分类指导、逐步推广的原则,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中大力推广以HACCP为核心的ISO 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推广工作[13],以科学为基础,通过系统研究,确定具体的危害及其控制措施,从而高效的保证我国的食品安全。 8.建立国家食品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
    主要包括食品安全关键技术与过程控制技术的评价与选择、食品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的研究与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分析与设计、食品安全管理系统的实施与评估、进行食品质量安全的全方位综合分析与研究等内容。通过监测与预警系统进行实证分析,完善系统的实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转变管理模式,使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过程中污染量达到最小化[14]。
    9.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和食品安全事件通报处理制度。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和食品安全事件通报处理制度[15],使食品安全信息及时快速地传递到全国范围内,从而能够增加全民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他们参与食品安全管理的可能性。同时食品安全事件处理通报制度,可以有效震慑食品生产企业的不法行为,促进他们合法生产经营食品企业。 
    三.结论
    食品安全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食品安全状况成为人民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重视食品安全, 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人民的生活水平, 社会稳定, 法律建设的重要方面。应该清楚地意识到由于我国还存在缺乏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以及协调有效的监管体系等问题, 所以这些缺失都会阻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 加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 不仅有利于我国自身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而且更有利于增加我国食品的科技含量, 增强我国食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提高我国食品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进一步促进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