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的:为消防抢救工作能充分发挥组织功能,一旦发生火灾时将灾害减到最低程度,以免延误抢救的实效,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2. 范围:公司消防安全委员会成员。
3. 消防人员规划及职能:
3.1. 按楼层地域编组划分。
3.2. 指挥及组长应由身体健壮的管理干部担任,成员亦需身体强壮。
3.3. 公司消防安全委员会分为总指挥、副总指挥、警戒组、灭火组、拆卸组、救护组、疏散组。
3.4. 总指挥:负责指挥全盘消防救灾事宜及策划防火管理。
3.5. 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招集所属救灾人员从事救灾工作迅速顺利进行。
3.6. 警戒组:
3.6.1. 有保安员担当。
3.6.2. 报警。
3.6.3. 引导消防车及消防人员。
3.6.4. 迅速打开各通道及疏散口。
3.6.5. 维持秩序,严防趁火打劫者。
3.7. 灭火组:
3.7.1. 掌握灭火器(配10人左右)和消防栓(配8人左右)及后备人员。
3.7.2. 各种消防设备及器材的检查维护与使用。
3.7.3. 当遇到火警时,全体人员火速赶到现场,接受指挥参加灭火行动。
3.7.4. 抢救贵重或危险物资。
3.8. 拆卸组:
3.8.1. 电源的截断。
3.8.2. 火源的疏导及抢救时拆除所有障碍物。
3.8.3. 防火体的设立。
3.9. 救护组:
3.9.1. 应接受特定紧急护理训练。
3.9.2. 负责伤患的抢救及紧急医护,送医院急救等任务。
3.10. 疏散组:
3.10.1. 人数由各部门自定。
3.10.2. 紧急通知全厂员工疏散及应急措施。
3.10.3. 疏散闲杂人员、厂外围观人员。
4. 各组成员应注意事项:
4.1. 灭火组:
4.1.1.应了解公司建筑内外格局及修改间隔后的状况。
4.1.2.了解电及瓦斯所铺设的路线。
4.1.3.了解公司内部所有装修材料的性质。
4.1.4.所有消防设施的放置地点。
4.1.5.了解消防设备的保养维护与操作方法。
4.1.6.了解火的走势。
4.1.7.了解所有逃生的路线。
4.2. 拆卸组:
4.2.1. 负责抢救时拆除所有障碍物的人员:
A. 了解公司建筑内外格局及修改间隔后的状况。
B. 了解室内的通风设施及空调管道。
C. 了解公司内部所有装修材料的性质。
D. 了解火的走势。
E. 了解所有的逃生路线。
4.2.2. 负责水源疏导的人员:
A. 了解水源及抽水马达开关所在。
B. 了解水压状况。
C. 平时对蓄水池定期检查,是否出水口有堵塞的现象。
D. 了解所有逃生路线。
4.2.3. 负责电源及瓦斯截断的人员:
A. 了解电及瓦斯总开关及各分开关所在。
B. 了解电及瓦斯管道的路线。
C. 了解所有逃生路线。
4.3. 警戒组:
4.3.1. 对公司建筑内外格局深入了解。
4.3.2. 了解所有的逃生路线,以便疏导他人逃生。
4.3.3. 在出入口皆应有人员负责阻止离去的人员再次进入火场拿物品或钱财。
4.3.4. 阻止歹徒趁火打劫。
4.4. 救护组:
4.4.1. 应接受紧急救护的工作。
4.4.2. 应配备急救箱。
4.4.3. 应了解一般的药物的使用。
4.4.4. 了解所有的逃生路线。
4.5. 疏散组:
4.5.1. 了解公司警铃设备及广播所在地。
4.5.2. 了解公司所有通讯设备的所在地及使用方法。
4.5.3. 了解公司建筑内外格局。
4.5.4. 了解公司内所有装饰材料的性质。
4.5.5. 了解火的走势。
4.5.6. 了解所有的逃生路线。
4.6. 以上各组人员均应配备防毒面具和防烟袋。
5. 火警通报顺序:
5.1. 白天发现火警时,应立即按警铃并通知总机,由总机呼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及消防抢救人员视火势或依总指挥指示,联络消防部门。
5.2. 夜间或假日发生火警时,厂内人员立即通知值班保安,值班保安立即电话呼叫有关人员到现场,并通知有关部门主管。
6. 全体人员应注意事项:
6.1. 消防委员会成员每年均得参加消防演习。
6.2. 当某部门现场发生火灾时,全体人员应保持镇定,按警铃、报警器,并迅速担负起抢救工作,不可袖手等待消防人员前来抢救而延误时机。
6.3. 迅速切断配电箱总电源。
6.4. 消防人员抵达现场后,除参与抢救工作外,其他人员应从速远离现场,以免影响或妨碍抢救工作的进行。
6.5. 现场有危险、易燃易爆物品应迅速搬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