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我自然,我美丽》——女生衣着观念心理健康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修饰自己,同时又不把精力过分地用在外表上,以一种自然的平常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学习。
教学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仪表得体与否对自己的影响,从而学会正确修饰自己,用良好的仪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
2、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自然就是美”,同时懂得外在美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要有内在美。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仪表得体、自然就是美。
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得体的仪表,怎样才算是美。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播放录像、展示图片和现场表演等形式。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用具:一面穿衣镜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播放一段录像:广州市某校一女生平时穿着一贯追求时尚和性感,好好的一件衣服,非得在小肚子上挖个洞,露出圆圆的肚脐,天热的话,又不是非要在这个地方进行“散热”,估计其目的,无非就是让别人多看自己两眼。男人看了,助长他的欲望,搅动其生起淫欲,六月的一个晚上,她下晚自习回家的途中,被几个男青年拖到郊外,惨遭轮奸。
2.组织学生分析原因:女生爱美,模仿能力强,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看到一些明星偶像穿着性感,也学着穿得很暴露,就觉得自己很时尚,全然不顾她们是学生的身份,最后轻则遭到社会上那些“咸猪手”的骚扰,重则惨遭奸污,身心都受到极大的伤害。
提问:同学们,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四样东西,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揭晓答案――衣食住行。
在这四样东西当中,“衣”排第一,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穿衣打扮”的问题。
二、讨论
1、你们知道衣服的功能吗?
衣服,冬季保暖,夏日遮羞。衣服,能美化人,表现人的气质与美丽。衣服,能起到对人皮肤的保护作用,让人感觉到安全。人类从原始社会的穿树叶,到现代社会穿各式各样的服装。是一个大的飞跃。是人类的进化,是文明的进步。
2、现在的市场上,各类服装琳琅满目、花样翻新,已成为人们身体上最重要的装饰品。作为一名职校学生,你认为在穿衣打扮应不应该修饰自己。
三、 表演与体验
1、到底合理的修饰应该不应该呢?我们一起欣赏小品《美丽和小邋遢》
美丽和小邋遢到学校上学,刚坐到座位上,同学们便哈哈大笑,原来小邋遢的扣子系错了。上课了,老师走进教室,看到小邋遢衣服脏兮兮的,头发也没梳好,便批评了他,同时表扬了整洁干净的美丽,同学们都向美丽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2、讨论:
(1)美丽和小邋遢,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2)如果你是美丽和小邋遢,在这一天中,心情会怎样?
(3)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因为衣着打扮得体与否给自己情绪带来影响的经历?
总结:看来,得体的装扮不仅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美感,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印象,而且,它还能给自己的情绪带来好的影响,帮助我们更加高效的学习。
3、体验:
(1)今天,我们就在穿衣镜面前真正地了解一下自己,就今天的打扮进行一个自我评价。
(全班学生照镜子)
4、讨论:
通过你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平时的生活经验,你认为什么样的装扮才是得体的?
在学生发言时,教师进行总结并板书――
干净整洁
朴素大方
色彩要搭配
要符合学生身份
(不过份修饰、不标新立异)
总结:通过讨论,我们发现,在同学们的心目中,“美”是有标准的,那就是要美得干净整洁、美得朴素大方、美得符合身份,一句话,要美得自自然然。
四、 升华
1、可是在生活中也有一些人,他们的装扮不符合这些标准,你觉得他们美吗,为什么?
出示图片――
(满脚是泥的农民、满身泥巴的建筑工人、满身灰尘的清洁工)
总结:一个人能给他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决不仅仅取决于他的外表,更重要的是他的言行和内心。王冕笔下的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求清气满乾坤”,美就要美得有价值、有内涵。对医生来说,最美的服装是白大褂,它象征着圣洁;对警察来说,最美的服装是警服,它象征着威严;对学生来说,最美的服装是校服,五彩缤纷的中学时代不需要任何华丽的点缀。诗人李白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最美的,就是最自然的。
让我们一起告诉自己――我自然,我美丽!
五、课后反思:
“爱美是人的天性”,请同学们看看自己身边都有哪些有悖学生身份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