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班级:07工民建(3)班
台风和飓风都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只是发生地点不同,叫法不同,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范围内发生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飓风,也就是说在美国一带称飓风,在菲律宾、中国、日本、东亚一带叫台风;在南半球称旋风。
台风经过时常伴随着大风和暴雨天气。风向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等压线和等温线近似为一组同心圆。中心气压最低而气温最高。
一、台风的形成
台风的成因,是热带海面受太阳直射而使海水温度升高,海水蒸发成水汽升空,而周围的较冷空气流入补充,然后再上升,如此循环,终必使整个气流不断扩大而形成「风」。从台风结构看到,如此巨大的庞然大物,其产生必须具备特有的条件。
(一)要有广阔的高温、高湿的大气。热带洋面上的底层大气的温度和湿度主要决定于海面水温,台风只能形成于海温高于26℃-27℃的暖洋面上,而且在60米深度内的海水水温都要高于26℃-27℃;
(二)要有低层大气向中心辐合、高层向外扩散的初始扰动。而且高层辐散必须超过低层辐合,才能维持足够的上升气流,低层扰动才能不断加强;
(三)垂直方向风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层空气相对运动很小,才能使初始扰动中水汽凝结所释放的潜热能集中保存在台风眼区的空气柱中,形成并加强台风暖中心结构;
(四)要有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转作用有利于气旋性涡旋的生成。地转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于零,向南北两极增大,台风基本发生在大约离赤道5个纬度以上的洋面上。
二、台风的分级
超强台风: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51.0米/秒,也即16级或以上。
强台风: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41.5-50.9米/秒,也即14-15级。
台风: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32.7-41.4米/秒,也即12-13级。
强热带风暴: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24.5-32.6米/秒,也即风力10-11级。
热带风暴: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7.2-24.4米/秒,也即风力8-9级。
热带低压(TD):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0.8-17.1米/秒,也即风力为6-7级。
三、台风的利弊
台风除了给登陆地区带来暴风雨等严重灾害外,也有一定的好处。
据统计,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约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1/4以上,因此如果没有台风这些国家的农业困境不堪想象;此外台风对于调剂地球热量、维持热平衡更是功不可没,众所周知热带地区由于接收的太阳辐射热量最多,因此气候也最为炎热,而寒带地区正好相反。由于台风的活动,热带地区的热量被驱散到高纬度地区,从而使寒带地区的热量得到补偿,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气候越来越炎热,而寒带地区越来越寒冷,自然地球上温带也就不复存在了,众多的植物和动物也会因难以适应而将出现灭绝,那将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情景。
四、如何判断台风远离
台风侵袭期间风狂雨骤时,突然风歇雨止,这是否表示台风已经远离了?
当狂风暴雨突然停止的时候,应该是台风眼经过的现象,一般而言二、三十分钟之后,狂风暴雨会再来临,所以千万不可认为台风已经远离,应停止一切户外活动,因为台风离开时, 通常风雨是渐渐减小的,不会突然停止。
当风雨骤然停止时,有可能是进入台风眼的现象,并非台风已经远离, 短时间后狂风暴雨将会突然再来袭。 此后,风雨渐次减小,并变成间歇性降雨,慢慢地风变小,云升高,雨渐停,这才是台风离开了。如果台风眼并未经过当地,但风向逐渐从偏北风变成偏南风,且风雨渐小,气压逐渐上升, 云也逐渐消散,天气转好,这也表示台风正远离中。
五、如何预防台风的破坏
1. 气象台发出台风警报后,不要到台风经过的地区旅游或到海滩游泳,更不要驾船出海;外出的人应尽快回家。
2. 住在大厦里的居民,应关好窗户,收掉阳台上的东西(花盆、晒衣架等);加固室外易被吹动的物体。
3. 市民应留意媒体播放、刊载的台风消息,并采取预防措施。
4. 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畅通。
5. 船只应及时驶入避风港。
6. 台风袭来时,切勿靠近窗户.以免被强风吹破的窗玻璃片弄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