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农产品安全问题研究述评

作者:殷梦华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11月04日

摘 要: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突显,成为公众与政府均十分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而农产品安全问题,是食品安全问题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政府如何采取有效策略,防止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保障公众饮食安全,成为学术界的关注重点。学术界对此问题的关注,集中于农产品安全的界定、农产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农产品的质量监控以及对策等多个层面。
关键词:农产品安全;生产安全问题;存在原因;解决对策
  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不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并对党的执政能力与和谐社会构建产生影响。当前,必须整合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健全全方位食品安全监控机制,加强对民众的食品安全教育,培育食品安全监管的社会力量。此外,还应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实证探索和多视角、多学科的综合研究[1] 。其中,农产品安全生产是农产品安全的源头和保障,也是食品安全的根本。近年来,全方位加强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已成为大势所趋。然而,加强农产品安全生产和制度建设很可能在短期内削弱农户的基本经济利益,如果照顾农户
的利益,又不利于制度建设。因此,如何协调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户增收之间的关系,成为农产品安全生产的一个关键问题[2] 。
  一、农产品安全的基本内涵研究要研究
        
农产品安全问题,首先应深入研究中国特色农产品安全的基本内涵。中国特色农产品安全涉及三个层次,包括九大安全:第一层次为粮食安全、数量安全、主权安全;第二层次为来源安全、质量安全、结构安全;第三层次为分配安全、价格安全、时空安全[3] 。这是对中国农产品安全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食品安全不仅是一个科学概念,它更是一个社会概念、政治概念和法律概念。有关国际组织在不同文献中对此有不同的表述,国内专家、学者对此也有不同的认识。1996 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食品安全界定为“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食品安全既包括生产安全,也包括经营安全;既包括结果安全,也包括过程安全;既包括现实安全,也包括未来安全[4] 。
有学者指出,农产品安全,是指作为直接食用的农产品或者以食用农产品作为原料生产出来的加工制成品,要保证其在适宜的环境下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减少其在食物链的各个阶段所受的污染,以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简单来讲,就是“从农田到餐桌”的所有环节都应当是安全的[5] 。王云霞、曹建民[6] 等同样有类似观点。
通常来说,农产品生产安全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指食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即我们通常所讲的安全生产,主要是指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生产过程等是否安全;二是指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是否符合安全食用的要求,是否能够保障人类进食后不会产生任何不良的反应和不利影响,保障对人体健康有益而无害等[7] 。
  二、农产品安全问题的类型研究
农产品从种植、养殖到食用,要经过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诸多环节,在如此长的产业链中,每一个环节都有被污染的可能性,并且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污染问题,都必然导致农产品安全问题的产生[8] 。
(一)农产品生产问题的研究
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郑风田、赵阳[9] 提及的化肥农药残留污染严重、化学添加剂乱用等问题[10] ;Prof.Dr.Zhang Li Jian[11] 也曾在
学术期刊上就农产品安全问题中的药物残留、农残超标、不安全新兽药及其转换品等予以关注;胡定金[12] 、钱永忠等[13] 也提出了相似的农产品安全问题。
农民为了追求产量,往往在种植类农产品上投入过多的农药、化肥等,对于养殖类农产品,则过多地使用避孕药等抗生素以求增肥增重。同时又顾忌生产的农资成本,农民往往是选取价格低、药效强、见效快的农药,而对农药等的毒性残留严重与否关注不够[14] 。这些行为对人民的身体健康以及生产
主体的长远利益都有非常不利的影响。(二)农产品运输和销售问题的研究
由于一系列农产品安全设施的缺乏或落后、操作过程不规范等原因,农产品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影响农产品的新鲜度和质量安全[5] 。Katriona MacNeil[15] 在学术刊物上提到这一
问题;谢敏、于永达[16] 也就农产品运输销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我国现阶段,农产品运输环节往往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学术界对这一环节的研究也不多见。
(三)农产品加工问题的研究
在农产品加工环节,有些商人为了使成本最低、利润最大,要么注重产量忽略质量,要么忽视废弃物造成的污染,要么制造一些假冒伪劣产品,人为掺毒造假[17] 。一切从自身利益出发的后果就是造成加工环节农产品安全存在很大的隐患,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我国农业生产目前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存在小农经济模式,农业设备极其落后,生产工艺非常粗糙。许多农民只利用现有设备加工、生产出他们认为没有问题的农产品,忽视了质量安全,甚至根本没有质量安全的概念,造成了农产品在加工方面的安全问题频现。
(四)农产品质量监督问题的研究
农产品安全监督不仅关系到公众的身体健康,还与国计民生有着直接的关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在2007 年7 月17 日曾强调:“食品安全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并非一个国家所独有,各国政府都需要加强相关的监管制度和措施以确保食品安全。”作为食品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农产品质量监督问题同样重要[18] 。
  三、农产品安全问题原因的研究
对农产品安全问题的研究,学术界从农产品生产的自然环境、农资市场以及农民生产行为和政府管理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发现,尽管我国针对农产品安全采取了许多措施,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还是无法得到保证。
(一)产地环境污染和农业资料使用不当
乔娟等的研究指出,造成我国食品原料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污染、违禁化肥农药的使用和饲料添加剂的不安全使用等所导致的有害物质残留等[10]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快速增长,农产品的生产环境不断恶化,灌溉用水的不安全以及土壤污染严重等因素,也直接导致了农产品的质量下降[19] 。
(二)生产主体缺乏必要的培训和激励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生产主体的最终目的是获取利润,而农户获取利润的直接方法是降低生产成本或者是提升农产品价格[6] 。农产品安全生产和质量控制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如果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去弥补这部分成本,农产品生产主体就没有动力去生产安全的农产品[20] 。
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制约,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的成本比较高,而这些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和净收益却不理想[21] 。
(三)政府监管机制和运营机制存在缺陷
政府的监管机制和运营机制存在的缺陷严重影响着农产品的安全。林镝等对中美食品安全管理体
制进行比较研究后认为,中国食品安全体系在法律标准和技术保障等方面存在差距[22] 。周婷等认为我国的食品从生产到餐桌的全程监管未能形成紧密的链条[23] 。陈蕾蕾等和许俊丽等的研究也持有类似观点。
(四)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也是一大主因
学术界认为,地方利益的驱动,追求地方利益最大化,由此形成的地方保护主义,也是农产品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素。Sanoussi Bilal[24] 指出,农产品高额利润的存在和地方利益的驱动,导致了农产品的地方保护主义泛滥。有的学者[25] 也指出,近年来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阻碍了农产品生产主体的信息交流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农产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
对于如何解决农产品安全问题,纵览近几年的 学术期刊论文,大多数学者指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即从农产品安全生产环节来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主要从农产品生产的自然地理环境、农产品生产主体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生产环境的更新、政府法律制度建设以及新闻媒体和消费者的监督作用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农产品安全问题的
对策。
( 一)改善农产品生产环境,保障原料的质量
有学者指出,要从源头上解决农产品安全问题,就需要改善土壤的肥力、保障灌溉水源供给、及时检测农产品的环境质量[26] 。根据土壤、水源来确定种植、养殖结构[27] ,形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科学组织各地区优势农产品的发展,并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支持。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指导农业生产者科学种植和养殖,建立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28] 。进一步加强对化肥、农药、兽药等的监管,做到不该用的药不用,不得不用的药要规范使用[29] ,将农产品的药物残留降到最低。
(二)对农产品生产主体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激励
有学者认为[30] ,农民的生产技能和文化知识,是影响农产品质量的主观因素。作为农产品生产主体,大多数农户技术能力不足,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市场判断能力弱,跟风现象严重。所以,基层政府要对农产品生产主体进行相应的技术指导和知识培训,引导农民改变小农经济意识,加入农产品合作社,统一配备农资原料;以村为单位配备农业技术人员,对农产品生产主体进行各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也可以先进行农业示范,然后逐渐推广;另外还可以与企业加工单位订立相关合同,使得农产品运营渠道畅通。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