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对高速公路隧道运行环境安全评价问题的思考

  
评论: 更新日期:2016年04月18日

内容摘要:根据高速公路隧道运行环境特性,提出了隧道路段长度研究范围。依据隧道运行环境风险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选取原则,运用德尔菲法和聚类分析法提取隧道运行环境主因素,从道路环境指标和气候环境指标两个方面建立了三层次、六个子因素集的高速公路隧道运行环境安全评价指标,并对各指标进行了分析和对比,为隧道运行环境的分析和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 键 词:高速公路   运行环境   安全评价
   
    隧道具有改善路线线形、缩短行车里程、提高运行效率及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是高速公路穿越山岭重丘区的比较经济的工程方案。隧道,特别是长大隧道是公路交通的咽喉,因为隧道的行车环境具有封闭性特点,一旦发生事故,对营救和交通组织都极为不利,容易引发重大事故和二次事故。因此,研究隧道运行安全问题,预防隧道交通事故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论文从道路环境及气候环境的隧道综合运行环境出发,运用德尔菲法和聚类分析法提取隧道运行环境主因素,研究隧道运行环境安全指标,为隧道运行安全性评价以及运行安全管理提供基础依据。
    一、隧道运行环境分析
    隧道及隧道群,一般位于大山、河流等特殊地理区段上,具有线形复杂多变、视距不良、洞内能见度低等特点,驾驶员在隧道路段行驶时,对其运行环境的安全感受与普通路段相比有较大差异,造成一定的生理心理压力。因此,对隧道运行环境特性进行分析,是建立合理的隧道运行安全评价指标的基础。
    (一)隧道路段长度
        对隧道运行环境进行描述时,应首先对隧道路段的研究范围进行定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隧道洞口外与之相连接的路段应设置距洞口不小于3s设计速度行程长度且不小于50 m的过渡段,以保持横断面过渡的顺适。郭忠印课题组的有关研究成果表明,隧道路段的过渡段长度应不小于5s设计速度。
    (二)隧道路段安全特性
        统计数据表明,隧道的事故率要比一般路段的事故率低,对于较长隧道尤其如此,原因主要可归为四个方面:(1)隧道空间封闭,不受雾、雨、冰雪、风等恶劣天气条件的影响,且具有连续的照明;(2)驾驶员在隧道中一般心情紧张,注意力高度集中,发生错误驾驶行为的概率较小;(3)隧道进出口作为两种不同行车环境的过渡路段,在线形设计、抗滑性能、照明以及气候环境存在过渡和差异,因此存在较大的运行风险;(4)隧道群的间隙路段也存在较高的运行风险,因为驾驶员在隧道群行驶过程中须经历多次的线形过渡、抗滑性能过渡、照明过渡和气候环境变换等。
    (三)隧道路段运行环境特性
        1、隧道线形特性。通常,隧道线形设计要点主要包括:满足路线衔接的需要;避开不良路段;减少偏压及其他地质灾害的影响。以往我国公路隧道多设计成直线隧道,因直线隧道在排水、衬砌结构及隧道的路面处理上都比较简单。同时,直线隧道对隧道的通风也相对有利;北欧国家的公路隧道绝大多数都做成曲线形,这有利于光线的过渡,而且能有效地调节司机的心理,不至于受出口“白洞”影响加速出洞,同时通过曲线隧道避开不良路段。
        2、路面抗滑过渡特性。隧道进出口的路面抗滑性能存在突变,造成这种突变的原因主要有:洞内外路面结构的不同;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烟尘积聚造成洞口处抗滑性能差异;纵坡路段货车刹车产生的水滞留在隧道进出口,不易风干,导致抗滑性能下滑;洞外雾、雨、雪等气候环境造成洞口附近抗滑性能的差异。
        3、照明过渡特性。隧道照明过渡,是为消除或减轻驾驶员进出洞口时的“黑洞效应”和“白洞效应”,在隧道照明设计方面,大多采用分段照明设计法,考虑隧道洞口环境亮度、设计速度、交通量三要素,将隧道按照明设计分为入口段、过渡段、中间段和出口段。
    (四)隧道路段运行环境评价指标
        隧道的运行安全受静态安全影响因素即道路条件、交通工程设施条件、环境条件,以及动态安全影响因素即交通条件、气候条件、事故条件及人文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分析各类影响因素对隧道运行安全的影响,应先对隧道运行环境进行描述。本文根据实地交通调查数据及参考资料,将运行环境主要评价指标分为两类,即:道路环境和气候环境。
       
    二、隧道运行环境评价指标的构建
    (一)指标构建方法
        对于隧道这样一个复杂的运行环境,通过分析道路设施和自然环境因素与运行安全的关系,确定隧道运行风险的基本因素及其不同组合形式,并进行聚类分析,辨识隧道运行安全显著性影响因素,合理选取运行风险评价指标,为隧道运行安全的科学评价提供基础。
        隧道运行风险因素及组合众多,为使运行环境描述更加合理,论文引入多级综合评价指标:当因素集U的元素比较多时,每个因素的重要程度系数也就相应较小,这时系统中因素之间难以分开,从而得不出有意义的评价结果。对于这种情形,可以把因素级U中的元素按照某些属性分成几类,先对每一类做综合评价,然后对评价结果进行“类”元素的高层次综合评价。按照聚类分析法,建立三层次的隧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第一层为目标层,即隧道运行环境安全性评价;第二层为对象层,包括六个要素,分别为道路线形安全性、路面状况安全性、洞内环境风险性、交通设施认知性、安全设施有效性、气候环境风险性,其因素集为:U = {U1,U2,U3,U4,U5,U6}。其中,Ui为第一层的第i个子因素集;第三层为指标层,包括n个元素,即:Ui = {Ui1,Ui2,Ui3,Ui4,Ui5,Ui6},i =1,2,3,4,5,6。
        第一因素集U1:隧道路段线形安全性,包括平曲线半径、曲线长度、纵坡坡度及车道宽度等。
        第二因素集U2:路面状况安全性,隧道洞口的抗滑性能的突变是影响隧道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包括路面状况指数、路面抗滑过渡安全性、路面排水性能。
        第三因素集U3:洞内环境风险性,主要包括CO浓度、烟雾浓度、亮度过渡安全性和等效连续声级。
        第四因素集U4:交通设施认知性,一是静态诱导设施,如标志标线、紧急电话标志、消防设备指示标志、行人横洞指示标志、行车横洞指示标志、紧急停车带标志、疏散指示标志等;二是动态诱导设施,包括可变(限速)信息板和交通广播等。
        第五因素集U5:安全设施有效性,包括交通监控设施有效性、通风监控设施有效性、照明监控设施有效性、火灾监控设施有效性、噪声监控设施有效性、横向通道设施有效性和洞口景观安全有效性。
        第六因素集U6:气候环境风险性,包括能见度、水膜厚度、积雪厚度、结冰面积率和风速等。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