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某矿副井绞车断绳事故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05月23日

    一.事故经过:
6月5日下午3点35分时,由绞车司机于×开车,副司机贺×监护上提东勾(下层一车矸石,上层乘12人),西勾下放(上下层各1吨矿车沙子),其运行速度7米/秒,当东勾提升到110米处时,司机发现电流突变,由250A摆至500A,绞车有异响声,司机于×立即将主令控制器、制动手把拉至“o” 位,绞车开始减速,同时井口把钩工也发现北侧绳(编号4号) 断绳下落,并有磨擦火花出现,信号工立即发出了“紧停信号”,司机立即按下紧急停车按钮,绞车停止运行(从司机发现电流摆动到停车,绞车运行24.5米,东勾罐笼停止在距井底134.9米处,断绳点距西罐悬挂装置25.5米)。司机于×及时向调度室、工区作了汇报。某矿副井绞车断绳事故。
    二.事故原因
   
1.钢丝绳从外部目测检查锈蚀程度较轻,根据断绳发现内部锈蚀严重,并有点蚀麻坑,达到了Ⅲ级锈蚀标准,超出了《煤矿安全规程》第384条之规定,是断绳的主要原因。
    2.北侧绳(编号4#)是罐笼进车端的首绳,当进车时首先受力,频繁受冲击,由于该罐笼没有安装自动调绳装置,致使钢丝绳的张力不能自动平衡,是断绳的重要原因。
    3.钢丝绳虽经注油但效果不好, 没有渗透到绳内部,绳芯无油导致钢丝绳内部锈蚀严重,也是事故的重要原因。 
    4.查绳工查绳时, 虽然对钢丝绳进行了全面外观检查,但没有对容器停车位置的主要受力段,锈蚀较严重的区段进行详细检查,及时发现钢丝绳锈蚀情况,违犯了公司制定的查绳工操作规程第12条规定,是这起事故的原因之一。
    5.该绳悬挂前,在莱芜职工大学钢丝绳试验站试验2次,均不合格,后又在山东矿院钢丝绳试验站试验合格后挂绳使用,对钢丝绳潜在的质量问题没引起足够的重视,未在使用中制定特殊检查措施,也是事故的原因之一。 
    三.防范措施
    1.加强技术管理,严把作业规程关。掘进作业规程中应对绞车安装、车场断面、曲线半径、信号峒室、车房峒室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并经运输部门会签。
    2.强化运输安全和质量管理。各单位立即组织一次运输专业的大检查。并对掘进运输进行重点检查。检查的重点是巷道的曲线半径,各车场的信号峒室和安全间隙,小绞车安装和完好,操作环境,钢丝绳和信号,斜巷人行台阶,挡车设施和轨道等。对查出问题制定规划、明确责任、限期整改、消除隐患。同时,对职工现场的操作和操作方式等进行检查,防止现场违章行为。
    3.强化运输管理,突出落实各项制度,特别是小绞车安装申请和验收制度,采区运输旬检制度,连接器定期检查制度,人车、机车、连接器试验制度。同时充实专业管理人员,理顺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能作用。 
    4.加强对职工的安全和技术培训,提高自主保安能力,特别是各级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集团公司新下发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规定,并将其贯彻到规程中、制度中和行动中,严格按各项制度和规定办事,创造一个遵章守纪,按章作业的良好气氛。
    5.进一步整顿运输秩序,形成良好的行人乘人秩序,坚决杜绝扒、蹬、跳车,杜绝封闭巷道行人和行车,对违者要严肃处理。
    6.认真接受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开展反事故活动,杜绝机电运输事故发生,促进安全和质量标准化健康发展。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