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发挥疾控机构的作用探讨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11月24日

当前,全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处于“体制没理顺、职能没调整、机构没建立、法规没健全、工作没开展”的状况,形势异常严峻。职业病防治工作关系到数以亿计职工的身心健康,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尽快理顺职业病防治管理体制,建立政府监管、用人单位负责、依靠科技的新机制,使这项工作走上正常轨道已是刻不容缓。

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况

  2003年11月,中央编办发[2003]15号文对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职责分工进行了调整,2005年1月,卫生部和原国家安全监管局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职责分工意见的通知》(卫监督发[2005]31号),对职业卫生的职责分工作了进一步的明确、细化。至此,卫生部门和安监部门已完成了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管职责的交接,职业卫生工作的重心倾向安监部门。但是,到2006年初,安监部门基本没有启动,全面接管尚需时日,全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呈现“无政府主义”状态。《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没有得到贯彻。具体表现在:
  1.职业卫生建档率低
  建档工作的薄弱,使得对全国存在多少有毒有害作业的企业、多少有毒有害作业工人、作业场所劳动条件如何等心中无数、两眼一摸黑。卫生部通报这方面情况时,只能引用局部数据,或统计口径相差很大。2002年,通报全国有毒有害作业厂矿22万5608家,1294万9081名工人从事有毒有害作业;2005年,通报我国有毒有害作业企业超过1600万家,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总人数超过2亿,短短3年时间,前者增加了700多倍,后者相差10多倍,令人难以信服。
  2.各种职业中毒报告率大幅下降
  笔者所在的江苏省宝应县今年发生农药中毒事故77例,接到报告的仅8例,报告率为10.4%,全国情况相差不大。卫生部2项体制改革,将原卫生防疫站一分为二,分为疾控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原来的上报渠道被打乱,也是中毒报告率下降的原因。直到2005年10月,卫生部才发文明确“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职业病报告统计管理工作,并指定同级的职业病防治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具体承办常规职业病报告统计工作。
  3.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率低
  2005年,江苏省宝应县开展评价的有3个项目:一是涉及放射性装置的项目,不进行则领不到放射卫生许可证;二是省级立项的项目,不进行则不能通过验收;三是产品对外出口的项目,应外国商人要求进行。上面3个项目的背后都看不见监管的身影。该县现在在建工业项目108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0个,全年新增工业企业1000多家,职业卫生监管无力全部覆盖到这些项目。
  4.有毒有害作业工人的体检率、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监测率低
由于缺少准确数字,甚至都不能谈“率”,该县有毒有害作业工人的上岗前体检、离岗前体检约为零,职工的定期体检率低于50%,全年测试存在有毒有害作业的单位60家,大约占20%。
  5.各项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落实难尽人意
  《职业病防治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可操作性强,内容充实丰富,处罚条款严格、严厉,吸纳了职业卫生科学技术的精髓。法规的制定仅仅是第一步,其后必须增加2个方面的内容,即法规的实施检查细则和违反法规的处罚细则,否则,再好的法规也只能永远停留在纸面,调节不了职业病防治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自然社会关系。
  《职业病防治法》贯彻不好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站在卫生部门的角度看,对工业企业的检查受到诸多限制。拿笔者所在的扬州市宝应县来说,县政府有文件规定了“25天宁静工作日制度”,即每月的25日前不能到企业进行执法检查;“检查备案制度”,即到工业企业进行检查需要先到当地“优化办”备案登记”;“处罚审批制度”,即对企业实施行政处罚需要得到当地“优化办”的批准,否则不能实施。加之到工业企业的检查内容单一,只能就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和企业“三同时”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这些都会令卫生监督人员丧失职业卫生监督的积极性,转而将精力投入到医疗市场执法、食品卫生执法等上面去。
  各级安监部门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也面临许多困难。《职业病防治法》的执法主体还是卫生行政部门,中编办15号文是规范性文件,其法律效力低于《职业病防治法》,安监部门的职业卫生执法缺少法律的支持。此外,缺少专业人才、经费、设施设备,也严重制约了安监部门工作的开展。职业病防治专业人才都集中在卫生部门,安监部门要专业地开展工作,显然力不从心。

对策

  职业卫生监管具有行政性和专业性的特征,需要专业技术机构的支撑。各级疾控机构是由政府开办的,是国家职业病防治的重要技术力量,是提供基本职业卫生服务的核心,有开展职防工作的职责和愿望,需要向安监部门借力。所以,两者有共同的使命,工作的互补性强,合作前景良好。同心协力,加强两者的合作,是搞好职防工作的必然选择。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应当充分地发挥疾控机构的作用。
  1.参与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调查处理
  发生职业中毒后,除了应当报当地安监部门外,还应当同时报告给当地疾控机构。疾控机构接到报告后,携带采样仪器、调查表格赶赴现场。根据对事故发生单位的档案、工艺流程的分析,迅速识别可疑中毒物质,提出防止进一步中毒的措施;拿出救治病人的指导建议,对中毒病人进行个案调查;采集样品,确定中毒场所及周围场所空气中毒物浓度;撰写事故调查报告,供安监部门给事故下结论时参考。
  2.承担职业卫生检测的任务
疾控机构开展的职业卫生检测有中介性质,但又有别于纯粹的中介机构。它有义务接受安监部门的委托,开展检测工作,并且应当是免费的;有义务将检测结果向安监部门抄送,有义务根据安监部门的总体部署,每年抽检一定比例的企业。
  3.承担职业卫生信息的收集
  疾控机构是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在已经建成的疫情直报网络系统,收集、调查、核实、分析、报告职业卫生信息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负责提供职业卫生空白档案,并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健全。收集企业的职业卫生档案复制本,并每年对档案复核,及时记录企业职业卫生变动情况,监督、监测情况,体检结果等。接受急性职业中毒、农药中毒、职业病的报告,向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机构报告,定期抄送给安监部门。建立当地职业卫生网站,公布法律、法规、职业卫生标准,宣传职业病防治知识。开通职业病防治热线,接受咨询、举报。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