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职业危害控制与管理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5月19日

(二)、高温作业防止中暑
1、什么是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一般指由于工业企业和服务行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气温达到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时,其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气温2℃或2℃以上的作业。
  高温作业几乎遍布于工业生产的所有行业,如炼钢、轧钢、炼铁、炼焦、铸造、锻造、热处理、造纸、塑料生产、水泥生产、窑炉、锅炉房、夏季露天作业(农田劳动、建筑、搬运等)等。
高温作业时,人体在一定限度范围内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如超过适应范围,则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起病变。高温作业的作业场所,不仅气温高,还存在辐射热,所以在高温季节容易发生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高温、烈日曝晒,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
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症状主要为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轻症中暑症状: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头晕、口渴、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
  重症中暑症状:最严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主要表现为上述症状加重,可伴有肌肉阵发痉挛疼痛;心慌、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四肢抽搐、晕厥或昏迷;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2、如何预防中暑
  一.加强作业场所的预防:主要是通风降温,通风可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降温可采用空调,没有条件时,可放置冰块,也可使用喷雾风扇;隔热措施,用水、隔热材料等;露天作业的建筑工人、农民,作业时间应尽可能的避开阳光最强烈的时间,采用早晚作业等。
  二.注重个人保健措施
  1.入暑之前应进行体格检查,凡有心血管病、溃疡病、肺、肝、肾、内分泌等疾患者,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2.加强个人防护,防暑用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头盔、面罩、眼镜、衣裤和鞋袜等,工作服药用耐热、导热系数小而透气性良好的面料,露天作业要佩戴工作帽等。
  3.合理饮用耐热保健饮料,大量补充水份和盐类(如钠、钾、钙、镁等无机盐)以及多种维生素(维生素B1、 B2、C、E等),另外要增加糖、脂肪、蛋白质的摄入量。平时可多喝含盐饮料、茶水、番茄汤、绿豆汤、豆浆、酸梅汤等,饮料的温度以8-12摄氏度为佳。防止暴饮,应少量多次,一次饮水量在150-200ml。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 因为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
  4.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睡眠。
  5.备防暑药: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无极丹等。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就可服用所带药品缓解病情。
  一旦发生中暑,如何采取现场急救?
  1.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2.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3.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5.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三)、尘肺职业病
1、尘肺病种类:
  1)矽肺;(2)煤工业肺;(3)石墨尘肺;(4)碳墨尘肺;(5)石棉肺;(6)滑石尘肺;(7)水泥尘肺;(8)云母尘肺;(9)陶工尘肺;(10)铝尘肺;(11)电焊工尘肺;(12)铸工尘肺;(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
2、尘肺介绍:
  尘肺病主要依次分布在煤炭、有色、机械、建材、轻工等工业行业中。2001年全国职业病发病情况通报中指出,2001年新发尘肺病突破万例,至此我国尘肺累积发病人数为56.9万例,尘肺病现患者43.3万例。尤其严重的是全国现有60万左右例的可疑尘肺病(0+)病人,是构成新发病例的主要因素。尘肺病给国家和个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政治影响,尘肺病不但威胁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还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尘肺病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达80亿元之巨,而且造成十分不良的政治影响。尘肺病的检出率目前还不到实际人数的30%,因此报告病例数低于实际发病情况。专家预测,即使从现在起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由于尘肺病的迟发性特点,今后若干年我国仍面临更加严峻的尘肺病形势。
3、尘肺病因
  尘肺为长期吸入大量游离二氧化硅与其他粉尘所致,这些粉尘绝大部分被排除,但仍有一部分长期滞留在细支气管与肺泡内,不断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这些粉尘及吞尘的巨噬细胞是主要致病因素。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尘肺病变形成后,肺内残留的粉尘还继续与肺泡巨噬细胞起作用,这是尘肺病人虽然脱离粉尘作业但病变仍继续发展的主要原因。
  4、尘肺病的预防
  1、工艺改革、革新生产设备:是消除粉尘危害的主要途径。
  2、湿式作业:采用湿式碾磨石英、耐火材料,矿山湿式凿岩、井下运输喷雾洒水。 3、密闭、抽风、除尘: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用密闭抽风除尘办法,防止粉尘飞扬。
  4、接尘工人健康检查:包括就业前和定期健康检查,脱离粉尘作业时还应做脱尘作业检查。
5、个人防妒:佩戴防尘护具,如防尘安全帽、送风头盔、送风口罩等。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