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国外如何抓安全生产

  
评论: 更新日期:2016年01月23日

国外如何抓安全生产:澳洲篇
    国外如何抓安全生产:澳洲篇
     瓦斯测量表、瓦斯抽取装置、救生设备、逃生巷道……在地下500多米深的煤矿矿井中,伊勒瓦拉煤矿公司的管理人员威廉·瓦托韦茨给记者详细地讲解矿井中的安全设备。他指出,安全设备很齐全,管理制度也很严格,但这些并不是澳大利亚拥有世界上最好煤矿安全记录的根本。
     "煤矿安全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瓦托韦茨这样说,记者采访的其他澳大利亚煤矿业管理人员也都这样说。伊勒瓦拉煤矿公司总裁科林·布卢姆菲尔德把这个文化的内涵浓缩成两点:一是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二是培养员工做出正确的安全决定的能力。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第四大产煤国、最大的煤炭出口国;同时澳大利亚的煤矿安全又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每百万吨死亡率仅为0.014左右。记者采访的新南威尔士州阿平煤矿是澳公认的瓦斯高渗出矿,也曾发生过瓦斯爆炸造成人员死亡事故,但目前该矿已经成为澳解决煤矿瓦斯安全问题的一个代表性矿井。
      十几年来,澳政府和业界一直在为打造矿业安全文化而努力,负责制定有关法律法规的各州政府都有意识地帮助业界形成新的安全文化。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在过去几年中对法律法规进行修改,从传统的规范性法律约束改为强调以风险评估为主导的管理,目的重在预防矿难。政府还十分强调安全监督机制建设和培训管理,这些措施使得业界安全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
    瓦托韦茨一脸严峻地对记者说,矿业业主和经理人员如果不遵守制度,他们的专业执照会被注销,还会坐牢;如果发生了死亡事故,业主可能被处以100万澳元(1澳元约合0.77美元)的罚款。所以,一旦不履行安全责任,管理人员一辈子就甭想再干这一行了。
    业界十分清楚,安全生产从各个角度来说对企业都有利无害,所以采取的措施比政府的规定还要严格得多。行业协会广泛倡导安全文化,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安全文化普查。阿平煤矿所属的必和必拓矿业集团提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一定是工作安全的企业"、"多少钱也抵偿不了一条命"等口号。他们一旦发现工作环境有不安全因素,就坚决停产。阿平煤矿就不时因此停产,有时长达一个星期。如果发现任何管理人员在决策中把盈利放在安全前面,就立即将其逐出管理层。新员工必须接受深入全面的安全文化教育,就连记者在下井前也必须接受半个小时的安全培训,并经现场考试合格后才允许下井。
    在澳大利亚的煤矿安全文化中,员工扮演了重要角色。员工有法律义务在安全环境中工作,如果不按规定对自己采取保护措施,或发现潜在险情不报告,就触犯了法律。员工们大量参与公司的安全监督和管理,任何员工只要发现工作环境有不安全因素,就有权当场停止工作。
    有意思的是,澳煤矿一直对是否发放安全生产奖金存有很大争议,反对方的理由是安全奖金会鼓励员工隐瞒事故隐患,反而会增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目前争论还没有结果,但布卢姆菲尔德说,他的公司要求领导层注意鼓励下属报告事故,发动所有人讨论事故隐患,寻找解决办法。结果,他的公司小事故报告越来越多,2004年度有50多起,远高于2003年的不到10起,然而每个人心里都清楚煤矿变得越来越安全了。
    正如联邦工业、旅游与资源部副秘书长约翰·瑞安所说:"安全文化已经嵌在澳大利亚每个业内人士的脑子里了,安全保障于是也掌握在每个人的手中。
    国外如何抓安全生产:德国篇
    (一)
    作为“世界褐煤老大”的德国,历史上经常发生矿难。但如今,德国矿工的口头禅却是:“矿井下和地面上一样安全。”那么,德国是如何保证矿井安全的?记者来到德国北部的伊本布朗煤矿,了解安全生产情况。这座煤矿拥有欧洲最深的矿井,有员工近3000人。
    “双轨制”监督矿井安全
    德国煤矿行业协会是专门管理和协调煤矿企业的机构。协会负责人克劳斯·泰希纳先生告诉记者,德国除了制定《德国矿山法》、《劳动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外,还实行独特的“双轨”安全监督体制:一个方面是各种层次的监督机构,即政府部门的矿山与能源管理处,各区安全监察部,煤矿行业协会以及企业内部的安全部门。另一个方面是社会和商业监督力量,即工伤事故保险联合会。按照法律规定,所有矿产企业必须为每一名矿工投保。如果一家矿业公司事故为零或极少,第二年该企业缴纳的保险费就降低;否则,保险费就将大幅提高。另外,工伤事故保险联合会的安全专家会不定期巡查矿井,对事故隐患发出警告。矿主必须进行及时整改,否则一旦出现事故,会赔得“倾家荡产”。
    异常情况,自动停止采矿
    德国煤矿企业非常重视安全新技术的应用。德国政府部门明文规定,要求煤矿企业引进每一种新出现的重要安全生产技术。在伊本布朗下矿井前,接待员让记者穿上工装、戴上矿灯安全帽、背上氧气袋,腰间还挂了个小小的发射器。该矿的安全管理负责人克莱布斯博士解释,发射器的信号跟地面控制中心相连,以便能够随时了解矿工遇到的各种情况,并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经过井道口安全管理人员的严格安检后,记者下到1000多米深的井下。矿道两侧都装有日光灯,里面的一切都照得亮堂堂的。除了常规灭火器外,矿道顶端挂满了一种塑料容器。克莱布斯博士解释说,这里面装着水,它们在发生瓦斯爆炸时会被击碎,里面的水可以阻止火势蔓延。
    矿道里还设有“瓦斯吸收装置”,瓦斯通过粗大管道通向地表,并被有效利用。同时,整座矿山还装有一种“自动断电系统”。当瓦斯浓度超过1.5%的警戒线、温度超过25摄氏度上下5度及新鲜空气输入量不够时,所有采矿设备用电就会跳闸,自动停止采掘。
    在矿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监视器。记者还不时听到监控中心传来的清晰指令。克莱布斯博士说,监控中心随时都在监控采掘现场,一旦发现情况,可以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后来,在地面监控中心,记者看到,在一面电视屏幕墙上,正显示着每个重要采掘面的情况。
    近来,德国煤矿工业集团发明了“超越现实”高安全性通讯技术、用于检查机器故障的“数字眼镜”、井下“无线局域网”等新技术,据介绍,这些新技术全面使用后,将完全改变井下矿工的工作方式。
    当“安全矿工”不容易
    当然,确保安全离不开矿工的参与。在德国,要成为一名“安全矿工”,要在矿业学校经过至少3年以上的学习;在正式成为矿工前,还必须通过安全生产培训;在工作中,矿工每年仍要进行定期培训。此外,煤矿还经常开展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长期无事故的矿工将获得加薪。这样,安全意识才能从上而下,深深印在矿工的脑海里。
     (二)
    通过对德国的学习考察,感到我国目前的安全管理体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安全意识和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而德国在这些方面的许多做法值得借鉴。 
    1.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安全管理体制
    
    我国从“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安全管理体制,到现在正在努力构建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都界定了各方的安全责任,与德国的管理体制也有类似之处。但关键是要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特点,针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安全管理体制,确保各方的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
    一是完善机构,理顺关系。纵观世界各国的安全管理,都将安全生产作为政府监管重点。尽管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各不相同,但机构健全、人员和设备配备齐全则是一个共同特点,不少国家对监管人员资格都有明确的规定。为此,一方面各级政府都要成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监管人员,明确监管范围和监管职责,形成完善的安全监察网络;另一方面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健全管理机构和监管人员,落实经费,充分发挥各个行业的监管职能,形成监管合力;同时对安全监管人员资格进行审核,强化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逐步建立起一支高素质、专家型的安全监管队伍,并进一步理顺各监管部门的工作关系,明确职责。如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要么形成业务交叉,推诿扯皮,浪费管理资源;要么管理缺位,无人实施。通过理顺关系,使政府的各管理部门充分发挥各自的监管职能,对安全生产形成监管合力。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