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从事故特性谈降低事故的措施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04月18日

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有效地控制和消除事故,保障人的身心安全与健康。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对事故及事故的统计、分析、预防、控制等方法进行研究。事故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出乎人们意料的意外事件,它具有因果性,随机性,潜伏性和可预防性等重要的特性。从了解掌握事故这些特性入手,认识事故、预防事故和预测事故,对搞好企业的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果性:是指事故是由系统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总体上事故原因分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刺激作用。从逻辑上又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等,这此原因在系统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突变,即酿成事故。通过事故调查分析,探求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搞清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对于预防事故,防止重复事故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对事故处理的原则是“四不放过”(原因不清不放过,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不放过,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在实际事故分析过程中,大多数只是查找事故的表面直接原因,造成80%以上的事故是由操作者违章造成的分析结论。笔者认为:这结论缺乏代表性、科学性和公平性。因为,事故是人、机、环等因素违背人的意志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突变,并非操作者独自违章就可造成的。在分析查找原因时,即使是违章,又有谁深究过他们为什么要违章、不愿意遵守这些规定呢?是规定不合理还是遵守时有什么困难,人、机是否匹配等原因呢;这样简单分析得出的结论,将导致忽略了倡导企业要实现“本质安全”在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现代安全科学管理强调人性、和谐,保护弱势(人与机比较),有效控制异常能量的释放,实现作业现场的本质安全化。因此,分析事故原因要从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安全教育三方面入手全面、系统地分析,否则很难达到“四不放过”原则的目的。

  随机性:是指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形式、规模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都是不确定的,何时、何地发生何种事故,其后果如何,都很难预测,从而给事故的预防带来一定困难。但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事故的随机性遵循数理统计规律,即在大量事故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可以找出事故发生的规律,预测事故发生概率的大小。因此,事故统计分析对制定正确的事故预防措施具有重要作用。

  据事故的随机性特性,以大量的工伤事故、“三违”行为和现场隐患等资料为基础,应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对工伤事故、“三违”行为和现场隐患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了解和掌握企业某一时期的工伤事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趋势,探求工伤事故发生原因和有关影响因素,从而为有效的采取预防事故措施提供依据,为宏观事故预测及安全决策提供依据,为来年的安全工作的方针、决策、重点、措施、方法和手段进行科学的决策和安排提供依据。目前大多数单位和部门在这方面工作有欠缺,比较重视工伤事故、“三违”行为、现场隐患的扣奖、罚款和处理,忽视对工伤事故、“三违”行为和现场隐患等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综合技术分析工作。例如:经整理分析前段时间的安全工作资料发现,起重伤害事故频率较高,“三违”行为绝大数是被动违章,现场隐患是电器隐患多等,这些问题和现象发现,将为下阶段安全工作重点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否则安全工作失去方向,出现头痛医头,脚痛治脚,使安全工作始终处于被动局面,安全员成为企业的应急小分队或消防员。不充分利用好这些数据,让它们“睡”在文件夹里,将使企业这些宝贵的“资源”浪费、安全员的劳动成果得不到有效转化,伤者流的血警醒作用甚微。企业安全工作跑现场、查隐患、建规章等安全管理固然重要,但对检查和收集来的资料、规章的执行力的分析等安全技术工作不能忽视,安全技术同样是第一生产力。

  在事故管理中,特别要对事故隐瞒不报、延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现象,要从重从严处理,因为上述不良现象将使统计的数据失真,造成技术分析结果片面性,甚至张冠李戴,会误导安全工作偏离正常轨道,没有指导性。发生事故隐瞒不报等不良现象,是一种违法违规行为,不刹歪风斜气,将会使单位领导、安全员的安全工作重心转移,想方设法怎样隐瞒事故,不去按“四不放过”原则办;使伤者应享受的保障没法享受,员工与领导易产生不和谐声音;更危险是隐患不排除,会酿成更大的事故发生。事故隐瞒不报等违法行为应引起企业领导、安全员的高度重视。

  潜伏性: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变性,发生之前存在一个量变过程,所以事故具有潜伏性。一个系统或企业,可能长时间没有发生事故,但这并非就意昧着该系统或企业是安全的。因为它可能潜伏事故隐患、具有危险性,如果这时有一触即发因素出现,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所以事故的潜伏性往往会引起人们的麻痹大意,特别是企业的领导,就会忽视事故的潜伏性,从而酿成恶性事故。事故的潜伏性告诉人们,工伤事故是潜伏在员工劳动过程中的,任何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都不行,安全工作要警钟长鸣,即要有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又要有预防为主的具体行动,决不能有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要经常开展安全意识教育,消除员工思想隐患和侥幸心理。

  可预防性:尽管事故的发生是必然的,但我们可以通过采取控制措施来预防事故发生或延续事故发生的时间间隔。充分认识事故的这一特性,对防止事故的发生有促进作用,改变人们“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错误的想法,教育员工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通过事故调查,探求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采取预防事故的措施,是可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

  由上可知,事故基本特性告诫我们,企业要减少或控制工伤事故发生,事故管理必须做到:

  1、查找事故原因要从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安全教育三方面入手,不能片面、简单地完成任务型的分析,要较全面、细致科学的分析,不仅找事故直接原因,更要找间接的、深层次的管理,技术和教育等方面原因,隐性隐患不排除,“四不放过”原则的作用甚微。因为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工作的一只“鼎”,偏向哪一方“鼎”都不稳,事故管理也同样。

  2、对隐瞒不报、延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行为要从严管理从严考核,决不姑息。

  3、从收集、整理事故档案入手(包括“三违”行为和现场隐患资料),抓好事故管理的基础工作。定期进行技术统计分析,找出事故的规律,制定针对性预防事故的措施。

  4、定期编辑典型事故案例,组织员工学习,吸取教训,杜绝重复事故发生。

  总之,通过了解掌握事故的基本特性,指导员工认识事故,了解事故,探求事故发生的原因,揭示事故发生的规律,制定控制事故的措施,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