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地方各级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极为重视,各行业管理部门、各基层单位也下了很大力气、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全国来看,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接二连三的发生,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我在这里简单举几个事故案例: 1987年大兴安岭森林大火烧掉国家数亿元的资产,动用兵力20余万人,就因为一颗小小的烟头;2000年河南洛阳市的一场惊天大火,吞噬掉309条鲜活的生命,事故的直接原因竟是电焊工违章上岗、违章操作;2003年我市中百商厦一场大火54条生命终结,原因一名搬运工在库房抽烟;2008年山西省临汾市重大溃坝事故,遇难265人,原因是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安全隐患没有及时整改。仅2008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413752起,死亡91172人,还不包括自然灾害造成的。
为什么做了如此大量工作,而安全生产形仍如此严峻呢?究其原因,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不完善、不规范,安全规章制度不落实,安全教育不到位,致使一些人安全意识淡薄,无视法律。管理者不落实安全生产制度,隐患不能及时整改,生产者无证上岗、违章操作。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从根本上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完善和规范安全基础工作建设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完善和规范安全基础工作建设?我觉得: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此起彼伏的安全事故令人触目惊心,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些管理者对安全生产工作认识不高、责任意识不强,摆不正利益和安全的关系。重生产、轻安全,致使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不科学,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活动流于形式、走过场,对一些重大事故隐患视而不见是主要原因。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对安全生产工作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到位、责任不落实的问题。
二、完善安全基础工作建设,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完善安全基础工作建设是对生产活动中人、设备、环境等生产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建立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和保障 。
1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完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规章制度,要做到有章可循,使“章”达到科学、准确、合理,同时建立相应配套的管理制度,通过科学分解基础工作,结合不同工作特点,确定每个岗位的安全职责,制定相应工作程序、标准,落实各种防范措施、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如果制度不健全,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安全管理就会陷于无章可循、生产就会出现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等不安全行为。只有不断规范和完善制度体系建设,用科学的手段管理安全生产工作,才能保证生产安全、有序、平稳、健康。
2是保证劳动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夯实安全生产的物资基础,是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树立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理念,加强安全生产投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为员工提供符合标准的作业环境与工作场所,保证最基本的安全生产条件。
3是开展扎实有效的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生产知识,提高职工安全生产自觉性,是保证干部职工安全地完成生产任务的前提。发生生产事故的根本原因是一些单位不重视对员工进行系统正规的安全生产教育,使有些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缺乏安全知识和基本安全生产技能,安全意识淡薄。导致了生产中出现违规指挥、违章操作等违反安全生产规定行为。因此,做好长期的、超前的职工安全教育,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培训是增强职工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安全生产中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各单位务必要把安全培训教育纳入安全管理的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学习,使经营管理者掌握有关安全方针政策和国家相应法律法规,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使职工掌握安全生产技能,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是开展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安全活动,营造安全生产氛围。保证生产安全,不但要有制度约束,还要有良好的安全氛围。好的氛围,不仅能够改变人的不良行为,更能产生维护良好氛围自觉行动。经常开展一些安全活动,如 “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演讲赛等安全主题活动,定期在生产(工作)场所出些板报、张贴些标语等宣传活动,、组织职工定期观看安全教育图片、录像等教育活动,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安全氛围。
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不仅涉及到本单位经济利益,更事关职工的生命安全,乃至家庭社会的稳定,安全工作切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轻心,要常抓不懈、警钟常鸣,要全方位、全过程地抓好,没有终结之时、没有休闲之日,倘若每个单位都能在基础工作上实实在在下工夫,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才会根基牢固,安全生产形式就会好转,安全生产工作必会出现新局面。
安全管理要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实现程序上安全一环扣一环,环环有痕迹、事事有记录;本质上安全处处有制度、人人有责任、事事有规程、时时有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