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是指医院在实施医疗保健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医疗安全工作的核心和着眼点,是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就医院而言,医疗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1 医疗安全的重要性
1.1 医疗安全能产生高质量的医疗效果 医疗保健活动可能产生正反两方面截然不同的结果,它可能使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化,亦可能朝着不好的方向转化。无论何种结果均是多种因素作用于医疗活动的效果。而医疗不安全因素可使治疗效果向反方向发展,也可终止正方向的发展。医疗安全和医疗效果是并存于医疗活动中的因果关系,没有完善的医疗安全措施,要取得良好的医疗效果是不可能的。
1.2 医疗安全直接影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由于医疗不安全会带来延长病程和治疗方法复杂化等后果,不仅增加医疗成本和经济负担,有时还发生医疗事故引发医疗纠纷,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影响医院的社会信誉和形象。
1.3 完善的医疗安全管理直接影响医院内部保健管理 医疗安全除保障病人的人身安全外,还包括医院从事医疗护理及医学工程技术等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医疗场所的各种污染、放射性危害、物理化学有毒制剂等也会对院内工作人员和社会群体构成危害。只有健全完善的医疗安全管理,才能保证工作人员健康,更有效发挥医院的功能。
2 影响医疗安全的主要因素
2.1 医源性因素 主要是指医务人员的言行不当给病人造成的不安全感和不安全结果。医务人员因责任心不强而发生差错事故,不仅直接构成不安全,其后果也显而易见,危害较大。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思想作风对医疗安全与否起着很大的作用,有时起着决定性作用。
2.2 医疗技术因素 是指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低、经验不足或协作不好而对病人安全构成的威胁。由于技术原因而造成误诊、误治的范例不少。技术水平是一个很大的潜在不安全因素,当开展一项新的技术时,这个因素所起的作用将会更加显著。
2.3 药源性因素 用药不当、药物配伍不当或无效用药都可能给病人带来危害,形成药源性疾病,造成病人不安全后果,有的还可能对下一代产生不良影响。
2.4 院内因素 院内感染,特别是医院外源性感染、环境污染、食物污染、射线损伤等均属于直接影响医疗安全的因素。
2.5 设备器材因素 医疗设备器材品种不全、性能不良、规格不符不配套,供应数量不足够不及时、质量不好,均会降低技术能力,影响医疗技术效果,有的直接危害病人机体,形成医疗不安全因素。
2.6 组织管理因素 医院内部纪律松散,管理约束机制不健全,要求不严格,工作责任心不强,思想觉悟低,规章制度不落实,业务技术素质不高,设备物资管理不善,院内感染控制措施不到位等,都可以成为影响医疗安全的组织管理因素。
3 防范对策
3.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改进服务态度 学习与运用心理学、社会学和伦理学是避免医患矛盾、防范医疗事故和纠纷、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医务人员应重视医学模式的转变,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懂得病人心理、经济条件、家庭关系、风俗习惯、文化程度、人格个性等社会因素对病人和疾病的影响。要体贴关心病人,使病人感到亲切温暖,有信任感和安全感。养成良好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不仅有利于病人的康复,也是医疗安全防范的重要方面。
3.2 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 通过医学再教育、理论知识更新、技术传帮带、业务考核、抓人才队伍建设,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只有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才能有效地防范技术性事故的发生。
3.3 加强规章制度的管理,不断提高医疗安全防范能力 医院的惯性运行靠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各级医务人员职责、各项医疗工作制度、各种技术操作常规、各类技术标准的执行,应作为院、科两级管理的重点,保证医院各项工作按制度化、常规化、标准化、规范化运行。医院领导、职能部门和科室要不断加强教育、检查监督、出台措施和办法,严格奖惩制度,对医疗事故纠纷易发科室、易发环节、易发因素、易发人员等要做好重点防范工作。
3.4 加强法制教育,不断提高维权意识 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法制观念普遍淡薄,有的医务人员推诿、拒收病人而被追究责任;有的不履行知情同意手续;有的随意更改病历、遗失资料等。一旦出现问题,将有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要加强医务人员的维权意识,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利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医疗活动中一切以法律为准则,不搞违规违法的医疗活动。在处理医疗纠纷中应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为重要依据,依法按程序处理,不违背原则,不感情用事,真正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