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网建设改造在全国范围逐步完成,农电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县级供电企业不再是农村安全用电的行政管理者,而转变为直接责任人,并按产权归属与管理权限承担相应的安全管理责任。因此,安全管理成为关系县级农电企业形象和生存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县供电企业对体制转换不适应,思想不到位
农电企业安全生产的机构设置、人员分工基本维持原状,主要精力仍放在变电运行与高低压线路的管理、维护上,放在10千伏及以下电网建设改造上,未将乡(镇)以下的农村用电安全纳入安全管理体系。由于部分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应付心理和畏惧情绪,存在重高压输变电、轻农村低压用电的现象,没有真正对农村用电安全工作负起责任,使农村用电安全出现真空地带。
2. 农村供电设施严重不符合标准,改造不到位
就临洮而言:一是农村电网低压线路健康水平低;二是低压线路质量低劣;三是部分变台不符合规范要求;四是低压线路亟待改造。目前,全县已改建低压线路近三分之一,还有近1500千米质量差的线路未得到改造。
3. 农村供电企业安全措施不力,落实不到位
改制前农村安全用电由乡(镇)村电管站负责,安全管理工作缺乏力度,更缺乏常抓不懈的思想。改制后,职工在观念上仍把抄表收费放在首位,安全措施不力、落实不到位的现象依然存在。
4. 按产权归属界定管理的认识淡薄,责任不到位
上级明文规定农村电网改造后,废旧线路上交供电企业统一处理。由于农户认识淡薄,以废旧线路属于农村电力集体资产为由拒绝上交,使线路改造受到阻碍,因而留下许多安全隐患。所以,必须让农户明白农改及安全用电的意义。同时,农电企业要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完成线路改造,保证农村安全用电。
5. 农户安全用电意识不强,宣传不到位
由于供电企业对安全用电的宣传深度、广度不够,力度不大,部分农户对安全用电的实际意义和安全知识知之甚少。有的用户认为漏电保护器是"保命器",安上它,就可以随意进行用电操作了;部分农村医生缺乏触电抢救常识,不掌握心肺复苏法,有时甚至给触电人员打强心针。
6. 农村供电企业不安全因素突出,管理不到位
一是工作环境和管理人员缺乏安全保障,特别对窃电、违章用电得不到依法查处,管理人员常遭围攻漫骂,甚至殴打。二是设施缺乏安全保护,分级负责管理跟不上,配电设备被盗现象比较严重,难以追究责任,处理非常困难。三是农电企业缺乏法律保护,当发生电力安全事故特别是人身伤亡事故时,当事人都把责任推到电力部门,而且提出无理的经济赔偿要求。
二、改制后农电安全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1. 加大适应体制转换力度,建立农村安全用电管理体系
农电体制改革完成后,乡(镇)电管站成为县供电企业的派出机构--供电所,负责农村电网的维护与运营,应依法承担农村安全用电责任。临洮县农电体制于1998年进行了改革,从撤消合并、人员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资产管理五个方面进行新的运作尝试。我们认为,供电企业要及时适应体制变化,对供电所职能进行科学分析,防止安全用电管理出现真空。改制后的农电安全是个薄弱环节,供电企业要把安全用电管理当作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基础,抓细抓实,抓出成效。要抽调精兵强将成立安全用电管理机构,建立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安全专责直接抓的安全用电组织体系与保证体系,直接参与农村安全用电管理的全过程,既要从宏观上抓安全,更要从微观上抓落实,确保机构高效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