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煤矿安全监管:攥紧“抓手”好用力

作者:钱平凡 周健奇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03月27日

  我国是世界煤炭产量最大也是煤矿事故伤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每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约占世界煤矿事故死亡总人数的80%左右。不过,新世纪以来,我国煤炭产量逐年大幅增加,而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却大幅度下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得益于我国煤矿安全生产责任链的各层面都采取了若干有效措施,并积累了相应的经验。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我国煤炭产量自1984年超过美国以来稳居世界第一,并且占到世界煤炭总产量的40%以上。2010年,我国原煤总产量为32.4亿吨;全国原煤产量过亿吨的省区有8个,其产量之和占全国原煤总产量的81.51%。

  2010年我国年原煤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煤矿企业有50户,其产量之和占全国原煤总产量的58%。目前,全国共有煤矿1.5万处,平均单井规模20万吨;年产12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矿661处,合计产量达到18.8亿吨。大型煤矿数量只占全国煤矿总数的4.4%,但产量已达全国煤炭总产量的71.21%。

  新世纪以来,我国煤炭产量逐年大幅增加,而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却大幅下降。虽然我国煤矿事故时有发生,但我国也有安全生产记录长达万天的煤矿,而安全生产超过1000天的煤矿有近千家。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统计,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国实现安全生产(无死亡事故)1000天以上、生产能力在9万吨/年及以上的煤矿(井工)共有787处。

  在这787处煤矿中,前9处的安全生产超7300天,相当于20年无事故。这些安全生产超20年的煤矿均非国有重点煤矿。

  总体而言,我国目前还是世界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安全生产形势仍然很严峻。但要肯定的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水平进步很快,特别是一些地方和企业的好做法值得总结和推广。

  解读煤矿安全生产地方经验

  在全国主要产煤省区中,山东省的煤矿均为井工开采,煤炭赋存条件较差,受水、火、瓦斯、煤尘、冲击地压等自然灾害威胁严重,实现安全生产难度很大。但是,山东省煤矿安全生产多年来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并率先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山东省的主要经验可概括为两点:一是安全生产监管到位,安全责任落实有力;二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在整个煤矿安监体系中,山东省煤矿安全监察局严格监察执法、抓住重点专业、强化安全培训、严肃事故处理、深化安全评估以及完善应急保障等方面开展工作;山东省煤炭工业局把煤炭安全生产放在各项工作之首,从基础和基层工作做起,坚持科技兴安、问责强安,加强行业监管,全力打造本质安全型矿区;山东省的煤炭企业责任主体落实到位,扎实煤矿安全生产的微观基础。

  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石与基层的责任主体是煤矿。在前述787处矿井中,山东新汶矿业集团的鄂庄煤矿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经验尤为突出,被国家安监总局命名为“全国安全生产标兵单位”。

  鄂庄矿人牢固树立“安全为天、生命为先”的理念,并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完善,建立了“事事有人管、管理靠闭环、闭环保安全”的鄂庄“安全闭环管理模式”,即对每一项矿井安全工作实施全过程的控制,建立起“制定→落实→完成→反馈”的闭合程序,任何事情都有目标、有管理、有标准、有考核、有结果、有反馈,真正做到目标同向、管理同步、头尾相接、闭合循环。鄂庄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经验是坚守“以人为本”,实现煤矿“本质安全”,认真处理好安全生产的每个细节,重在落实,贵在执行,且责任到人。

  煤矿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是煤炭企业。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持续提高得益于众多煤炭企业的不懈努力与探索。淮南矿业集团公司是安徽省境内最大的煤炭企业,其安全生产好坏直接影响安徽省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淮南矿区是我国煤矿地质条件最复杂、瓦斯治理最困难的矿区之一,曾是全国煤矿瓦斯事故重灾区。新世纪以来,淮南矿业集团公司痛下治理瓦斯的决心,经过9年的努力,杜绝了瓦斯爆炸事故,百万吨死亡率从2002年以前平均4.01人下降到目前的0.2人左右,成为行业瓦斯治理的典范。

  与此同时,淮南矿业集团公司获得了快速发展。2009年淮南矿业集团公司原煤产量达到6715万吨,是8年前的4倍;全员效率提高了5倍以上,在同等开采条件和同类矿井中,矿区井型、单产和效率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销售收入356亿元,是8年前的11倍;在岗职工人均收入6.8万元,是8年前的7倍。

  淮南矿业集团公司的基本经验:一是安全生产的高度自律;二是探索出瓦斯综合治理的有效方式。

  在具体措施方面:一是高投入,从2002至2009年间累计安全投入109亿元,其中有70亿元用于瓦斯治理。二是高素质,引进高校毕业生3500多人,强化在职培训,基本上不用农民工。三是强技术,采煤和掘进机械化程度从50%分别提高到93%和90%,建立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并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瓦斯治理创新成果。四是严管理,推行规范管理、精细管理、自主管理、质量标淮化管理。五是重问责,严格按标准和制度进行问责。六是重利用,把瓦斯当作资源,“以用促抽,以抽保用,以抽保安全”。

  抓牢煤矿安全生产的9大“抓手”

  从国内煤矿安全生产的实践与探索中,可总结出以下经验:

  一是煤矿的安全生产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并且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与煤矿的规模、体制和开采条件等客观因素没有必然的联系。

  二是煤矿的安全与生产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反而有着内在的统一,安全能够促进生产,生产又能带动安全的提高。

  三是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持续提高需要安全生产责任链上的多方相关利益者的共同努力,任何一个环节的责任不到位都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水平的下降。

  四是“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煤矿安全责任体系是合理的,但各责任者必须尽责,政府要监察执法有力、监管有方,企业要高度自律,还要建立政企互动的安全发展机制,才能真正生效。

  五是煤矿安全生产需要各责任相关方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清廉正气,所有参与者必须不折不扣地遵守安全法规,尽心尽责尽力,用心加细心,并且不断探索适合本职岗位的有效方式。

  六是煤炭企业必须积极承担煤矿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必须全面加强基层的安全基础管理,需要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开展本质安全型煤矿的创建工作,切实加强煤矿班组安全管理等。

  七是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需要加大安全投入,提高煤矿技术装备水平,提高矿工素质,实施煤矿的精细化管理,严于问责。

  八是对煤矿的重大安全隐患如瓦斯与水害等需要综合治理,即从理念、技术、管理与组织等多方面进行整治,才能治根。

  九是政府提高安全标准,整顿与关闭不达标的中小煤矿,可以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和强化员工安全培训可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整体能力。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