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基于安全管理浅谈煤矿“五制”安全管理法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01月13日

        搞好安全管理对于防范事故、促进企业管理的改善、技术的进步、经济效益的提高、社会的和谐稳定都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随着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的发展,遵循传统旧的安全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煤炭企业的发展,探索创新安全管理模式,运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对促进企业可持续安全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五制”安全管理法是在长期的安全生产管理实践过程中,总结、提炼出的一种有效地安全管理方法,在应用实施过程中有着显著作用,促进了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安全隐患2小时内下达到隐患单位和安全处罚24小时上交财务的“时限”制。安检员、安全管理人员及各种安全检查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在安全信息站登记时必须将时间一同登记,安全信息员进行筛选、分级、归类,明确整改单位、整改责任、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填录在安全隐患单上,并且在两小时内下发到隐患单位,隐患单位签字确认时,也必须明确送达时间,精确到分,促使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在最短的时间内下发到隐患单位,从而保证了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有效整改,确立了安全隐患整改的及时性,只有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和危害因素,才能保障安全生产;“三违”罚款和各类安全罚款,在开据安全罚款单时必须明确开单时间,精确到分,被处罚人,必须以现金形式在24小时内上缴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在出具收据时,必须明确填写缴纳时间,对超过时间缴纳和拖延不交者,安全部门则予以责任追究,加倍处罚。此法充分体现了安全处罚的时效性,从而使被处罚人从心灵深处受到震撼和触动,促使被处罚者认识的提高,起到教育作用,有效降低违章违规行为的发生频率。
        二、隐患下达分别由分管领导、分管科室、隐患单位签字确认的“三级联签”制。以往的安全隐患是安全信息站将隐患直接下发到隐患单位,而分管领导和业务科室毫不知情,不能及时了解本业务口的安全状况,造成业务分管领导、分管科室不知道、责任落不实的现象。安全隐患“三级联签”制,是安全信息站对登记的安全隐患进行筛选、归类,填录完后,按照隐患分类的归口业务,送达业务分管领导签字确认,再送到分管科室负责人签字确认,最后下达到隐患单位签字确认。一是相关领导和科室能够及时了解分管业务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安排和督促隐患整改工作。二是更加明确了隐患整改责任,促使了“谁签字、谁负责”隐患整改责任落到实处。三是增强了安全隐患签字人员的责任心和隐患整改的执行力度。安全隐患“三级联签”制和隐患下发“时限制”相辅相成,互为推手,则有效提高了隐患整改治理效率。
        三、谁主张谁负责的 “安全责任”制。就是谁安排的工作,由谁全程负责这项工作的安全管理,无论哪个部门、哪一级领导安排工作时必须首先强调和安排相应的安全管理工作,同时进行全程的安全监督检查,对安排的工作负有主要安全责任,形成每一项工作都有人负责安全的安全责任机制,确保每一项工作任务都能够安全顺利完成,杜绝只安排不管事和瞎指挥现象,达到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有机统一。
        四、凡涉及安全问题,必须邀请安全部门参加的“安全邀请”制。在企业内部各个单位在召开工作会议时,涉及到的安全问题,必须邀请安全部门参加,共同分析、研究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落实措施制度,也使安全部门能够全面了解其单位的安全状况,提高安全信息的运转速度,做到安全信息共享,为公司安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安全部门能够进行监督、督促安全问题的有效解决,有助于安全部门充分发挥纵向和横向立体式的安全监督职能,有力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五、凡公司确定的安全事项,安全部门负责全面督促检查的“督查”制。
        企业内部和上级部门确定的安全事项,安全部门根据确定事项的具体要求、完成时间节点进行全程的督促检查,对未按照要求和时间完成的工作任务,必须查根究底,分析原因,提出可行性方案,无原因或理由不充分的、无根据的,则对承担事项的单位提出处罚方案,确保安全事项落实到位。“督查制”不仅确立了安全管理与安全监管相对分离模式,还明确了安全部门职责权限及安全督查的权威性,促使安全部门以刚性的执行力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发挥了安全事项督查有力,落实到位的作用。“督查制”确保了重大安全事项的有效落实,提升了职能部门安全责任感和自觉性,增强了工作执行力。
        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现安全为目的而进行有关安全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系统工程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而人的安全责任心,在安全生产活动中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具有较强的安全责任心,就能够积极主动去搞好安全工作,从事任何一件工作都能够落实“安全第一”原则和安全法律法规、规程、制度的要求,从而安全地完成工作任务。“五制”安全管理法简单易行,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增强了安全执行力,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安全管理模式,总结、提炼实用的安全管理方法,才能为煤矿安全生产,长治久安保驾护航,才能助推企业可持续、安全、健康、和谐发展步伐。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