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居民用户的安全用气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06月07日

       燃气主管部门和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教育等有关行政部门,以及燃气企业,应当加强燃气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用户安全意识,积极防范各种燃气事故的发生。
        1. 安全使用燃气的注意事项
        管道燃气用户需要扩大用气范围、改变燃气用途或者安装、改装、拆除固定的燃气设施和燃气器具的,应当与燃气经营企业协商,并由燃气经营企业指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相关操作。
        燃气用户应当安全用气,不得有下列行为:盗用燃气、损坏燃气设施;用燃气管道作为负重支架或者接引电器地线;擅自拆卸、安装、改装燃气计量装置和其他燃气设施;实施危害室内燃气设施安全的装饰、装修活动;使用存在事故隐患或者明令淘汰的燃气器具;在不具备安全使用条件的场所使用瓶装燃气;使用未经检验、检验不合格或者报废的钢瓶;加热、撞击燃气钢瓶或者倒卧使用燃气钢瓶;倾倒燃气钢瓶残液;擅自改换燃气钢瓶检验标志和漆色;无故阻挠燃气经营企业的人员对燃气设施的检验、抢修和维护更新;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1) 厨房内不能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2) 使用燃气时,一定要有人照看,人离关火,一旦人离开,燃气就有被风吹灭或锅烧干、汤溢出的后果,致使火焰熄灭,燃气继续排出,造成人身中毒或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3) 装有燃气管道及设备的房间不能睡人,以防漏气,造成煤气中毒或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4) 教育小孩不要玩弄燃气灶的开关,防止发生危险。
        (5) 检查燃具连接处是否漏气可用携带式可燃气检测仪或采用刷肥皂水的方法,如发现有漏气显示报警或冒泡的部位应及时紧固、维修。严禁用明火试漏。
        2. 发生燃气泄漏时的安全措施
    
    (1) 首先关闭厨房内的燃气进气阀门。
        (2) 立即打开门窗,进行通风。
        (3) 不能开关电灯、排风扇及其他电气设备,以防电火花引起爆炸。
        (4) 严禁把各种火种带入室内。
        (5) 进入煤气味大的房问不能穿带有钉子的鞋。
        (6) 通知燃气公司来人检查。但严禁在本室使用电话,以免有电火花产生引起燃爆。
        3. 发生由燃气引发的火灾的安全措施
        一旦发生由燃气引发的火灾,要沉着冷静,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1) 迅速切断燃气源。如果是液化石油气罐引起火灾,应立即关闭角阀,移至室外(远离火区)的安全地带,以防爆炸。
        (2) 起火处可用湿毛巾或湿棉被盖住,将火熄灭。无法接近火源时,应用沙土覆盖,利用灭火器控制火势,利用水降温,以防爆燃。
        (3) 如火势很大,个人不能扑灭,要迅速报火警(火警电话“119”)。
        1) 火警电话打通后,应讲清着火单位、所在地区、街道的详细地址。
        2) 要讲清什么东西着火,火势如何。
        3) 要讲清是平房还是楼房。
        4. 燃气灶的安全使用
        (1) 厨房安装燃气灶的要求
        1) 厨房的面积不应小于2m2,高度不低于2.2m,这是由于燃气一旦漏气,尚有一定的缓冲余地。同时,燃气燃烧时会产生一些废气,如果厨房空间小,废气不易排除,易发生人身中毒事故。
        2) 厨房与卧室要隔离,防止燃气相互串通。
        3) 厨房内不应放置易燃物。
        4) 煤气管道与灶具用软管连接时,软管接头处要用管箍紧固,软管容易老化变质,应及时更换。不能使用过长的胶管连接。
        5) 厨房内应保持通风良好。
        6) 不带架的燃气灶具,应水平放在不可燃材料制成的灶台上,灶台不能太高,一般以600~700mm为宜。同时,灶具应放在避风的地方,以免风吹火焰,降低灶具的热效率,还可能把火焰吹熄引起事故。
        7) 燃气灶从售出当日起,判废年限为8年。
        (2) 燃气灶正确操作要点
        1) 非自动打火灶具应先点火后开气,即“火等气”。如果先开气后划火柴,燃气向周围泄漏,再遇火易发生危险。
        2) 要调节好风门。根据火焰状况调节风门大小,防止脱火、回火或黄焰。
        3) 要调节好火焰大小。在做饭的过程中,炒菜时用大火,焖饭时用小火。调节旋塞阀时宜缓慢转动,切忌猛开猛关,火焰不出锅底为度。
        (3) 燃气灶连接软管使用的注意事项
        1) 要使用经燃气公司技术认定的耐油胶管。
        2) 要将胶管固定,以免晃动影响使用。
        3) 要经常检查胶管的接头处有无松动。
        4) 要经常检查胶管有否老化或裂纹等情况,如发现上述情况应及时更换,以免漏气。
        5) 灶前软管使用已超过两年建议更新。
        6) 不能擅自在燃气管道上连接长的胶管,更不能连接燃具移入室内。
        (4) 燃气灶小故障的排除
        家用燃气灶常见故障有漏气、回火、离焰、脱火、黄焰、连焰、点火率不高、阀门旋转不灵活等。一般情况下可自行排除,故障原因不清时,请及时向燃气公司报修。
        灶具出现的一般故障及排除方法:
        1) 排除漏气现象。漏气的原因较多,如输气管接头松动,阀芯与阀体之间的配合不好,采用的橡胶管年久老化,产生龟裂等。针对上述情况分别采取以下措施:管路接头不严或松动时,应拆开接头,重新缠聚四氟乙烯条,并紧固严密;阀门漏气应更换阀门,或拆开阀门,擦净旋塞,重新加上密封脂;橡胶管老化,应更换新管,并用管箍固紧。
        2) 燃烧器回火故障的排除。燃烧器回火的原因有:燃烧器火盖与燃烧器的头部配合不好;风门开度过大;放置的加热容器过低;室内风速过大等。属于第一种原因时,应调整或互换或向厂家更换火盖;属于第二种原因时,应将风门关小些;属于第三种原因时,应调整炊事容器底部与火焰的距离;若因室内风速大时,应关上室内的门窗。
        3) 离焰或脱火现象的排除。燃烧器离焰或脱火的原因有:风门开度过大;部分火孔堵塞;环境风速过大;供气压力过高等。因风门开度过大时,应关小风门开度;因部分火孔堵塞时,应疏通火孔;若因管网供气压力过高时,应将燃气节门关小。
        4) 黄焰现象的排除。燃气在燃烧过程中产生黄焰的原因及排除方法:风门的开度太小或二次空气不足,此时应将风门开度调大或清除燃烧器周围的杂物;喷嘴与燃烧器的引射器不对中,此时应调整燃烧器,使引射器的轴线与喷嘴的轴线对中;喷嘴的孔径过大,此时应将喷嘴孔径铆小或更换喷嘴;有时因室内炸食品或清扫地面而产生黄焰,应打开门窗或排气扇,或停止清扫工作,黄焰即可消失;加热容器过低时,也会产生黄焰,这时应诃整架锅的高度。
        5) 火焰连焰现象的排除。燃气燃烧时连焰的原因有:燃烧器的加工质量差或火盖变形。出现实种现象时,应转动火盖,调到一个适当的位置。若确实不能调整,应向销售部门或厂家要求更换新火盖。
        6) 阀门故障的排除。阀门旋转不灵活的原因有:长期使用导致密封脂干燥;阀芯的锁母过紧;旋塞与阀体粘在一起。此时应拆开阀门检查,针对不同原因进行修理。
        7) 新灶具的火力不足的解决方法。新灶具或刚刚修理的灶具火力不足的原因有:旋塞加密封脂过多,密封脂堵塞了旋塞孔。排除这种现象的方法是:拆开阀门,清理掉旋塞孔内的密封脂;也可以关上燃气总节门,将灶具的燃气入口管拆下,打开灶具节门,把打气筒的胶管接在灶具的燃气入口处,通过打气冲走旋塞孔中的密封脂。
        8) 点火故障的排除。自动点火机构打不着火的原因较多,而且调整或修理需要有一定技术,所以应请燃气公司专业人员检修。
        5. 燃气热水器的安全使用
        (1) 燃气热水器应装在厨房,用户不得自行拆、改、迁、装。
        (2) 安装热水器的房间应有与室外有通风的条件。
        (3) 使用热水器必须使烟气排向室外,厨房须开窗或启用排风换气装置,以保证室内空气新鲜。
        (4) 热水器附近不准放置易燃、易爆物品,不能将任何物品放在热水器的排烟口处和进风口处。
        (5) 在使用热水器过程中,如果出现热水阀关闭而主燃烧器不能熄灭时,应立即关闭燃气阀,并通知燃气管理部门或厂家的维修中心检修,切不可继续使用。
        (6) 在淋浴时,不要同时使用热水洗衣或做他用,以免影响水温和使水量发生变化。
        (7) 身体虚弱的人员洗澡时,家中应有人照顾,连续使用时间不应过长。
        (8) 发现热水器有燃气泄漏现象,应立即关闭燃气阀门,打开外窗,禁止在现场点火或吸烟。随后应报告燃气管理单位或厂家的维修中心检修热水器,严禁自己拆卸或“带病”使用。
        (9) 燃气热水器从售出当日起,人工煤气热水器判废年限为6年,液化气和天然气热水器判废年限为8年。
        6. 燃气壁挂炉的安全使用
        (1) 关于水压
        用户在使用前,首先应检查锅炉的水压表指针是否在规定范围内,说明书中规定的标准水压为0.1~0.12MPa,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暖气系统和锅炉内都存在一些空气,当锅炉运行时,系统中的空气不断从锅炉内的排气阀排出,锅炉的压力就会无规律的下降;在冬季取暖时,暖气系统中的水受热膨胀,系统水压力会上升,待水冷却后压力又下降,此属正常现象。实验表明,壁挂炉内的水压只要保持在0.03~0.12MPa之间就完全不会影响壁挂炉的正常使用。如水压低于0.02MPa时,可能会造成生活热水忽冷忽热或无法正常启动,采暖时如水压高于0.15MPa,在采暖时系统压力会升高,如果超过0.3MPa,锅炉的安全阀就会自动泄水,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正常情况下一个月左右补一次水即可。
        系统补水后一定要关闭锅炉的补水开关,长期出差的业主应将供水总阀关闭。建议在锅炉的安全阀上加装一根排水管,以避免锅炉水压过高时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2) 关于锅炉亮红灯
        锅炉在启动时,如果检测不到火焰,就会自动进入保护状态,锅炉的红色故障指示灯就会点亮报警。造成此事实的原因是对之相连的燃气曾经出现过中断。此时应检查燃气系统查找可能存在的故障:
        1) 天然气是否畅通,有无停气。
        2) 气表电池无电。
        3) 气表中的余额不足。
        4) 燃气阀门未开。
        5) 燃气表故障等(以上几种现象可以通过做饭的燃气灶来验证,找到原因并解决)
        6) 检查供水供电系统并排除故障;此时如想启动锅炉,必须将锅炉进行手动复位至红色指示灯熄灭后方可。
        注意:天然气属特种行业,如需拆改管道或燃气系统问题请找专业人员上门服务。
        (3) 燃气壁挂炉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1) 必须要保证锅炉烟管的吸、排气通畅。壁挂炉烟管的构造为直径60mm/1OOmm的双芯管,锅炉工作时由外管吸入新鲜空气,内管排出燃烧废气。锅炉燃烧时需要吸入的空气量大约为40m3/h,所以产生的废气量也较多。因此用户在装修封闭阳台或移机时,必须将烟管的吸、排口伸出窗外,不得将其封在室内或是使用单芯管,否则锅炉在燃烧时容易将排出的废气吸回,造成燃烧时供氧不足,极易导致锅炉发生爆燃、点不着火、或频繁启动等现象,给生命财产安全留下隐患。
        2) 壁挂炉在工作时,底部的暖气、热水出水管、烟管温度较高,严禁触摸,以免烫伤。
        3) 冬季防冻。锅炉可以长期通电,特别是冬季,如果锅炉或暖气内已经充水,必须对锅炉设置防冻、准备充足的电和燃气,以避免暖气片及锅炉的水泵、换热器等部件被冻坏,各种品牌的供暖用壁挂炉都设有防冻功能,具体操作方法请参照说明书。注意:在设置防冻功能后,必须要保证家中的水、电、气充足和畅通。为防止万一,设置防冻后也要定期检查锅炉的水压以及工作情况,确保万无一失。
        (4) 节水方法
        1) 热水龙头不宜一下开到最大。打开热水龙直至有热水流出时,锅炉有大约6s的延时过程,这时锅炉和水龙头间的管线内都为冷水,所以这段时间内即使将水龙头开至最大,流出的也是凉水。如果开到最大,将会有大量的冷水白白浪费掉。所以在使用热水时应该先开小水流,等待锅炉启动至点火延时后再根据您的需要调整水流大小,这样就可以节省很多水,而且水的升温时间短。特别是浴室离锅炉较远的大户型尤为明显。
        2) 将热水流出前流出的冷水用容器储存;如小水流不启动,可能是锅炉内管路脏或热水启动感应部分不灵敏,可找专业的维修人员上门解决。
        3) 在洗澡的过程中尽量减少水龙头的开关次数:因为每开关一次热水龙头,锅炉就要启动一次,就要有6s左右的延时,这段时间内又有大量的冷水白白的浪费掉。而且锅炉在烧热水时,没有达到设定温度前都是以大火燃烧,这样也增加了燃气的使用量。
        (5) 节气方法
        1) 关闭或调低无人居住房间的暖气片阀门:如用户的住房面积较大、房间较多、而且人口又比较少的情况下,那么不住人或者使用频率低的房间的暖气片阀门完全可以关闭或调小,这样相当于减少了供热面积,不仅节能,而且在正常使用的空间供暖温度上升也会加快,减少了燃气消耗。
        2) 白天上班家中无人时不宜关闭壁挂炉,将温度档位调至最低即可:很多上班族习惯在家中无人时,将锅炉关闭,下班后再将锅炉放置高档进行急速加热,这种作法非常不科学。因为这样就等于一切从头开始,由于室温与锅炉设定温度温差较大,锅炉需要时间大火运行,这样不但不节能,反而会更加浪费燃气并且增加了住户挨冻的时间,而且有锅炉或暖气片被冻坏的危险。因此,在您上班出门前,只需锅炉的暖气温度调节旋钮调至“0”档(此时锅炉处于防冻状态,暖气片内的水温保持在35~40%之间,房间内的整体空间温度大约在8~14℃左右),等您下班后,再将锅炉暖气档位调至您所需要的温度即可。
            3) 如果用户长期出差或尚未居住则将锅炉与暖气片内的水放掉:建议您求助专业人员将锅炉和暖气片中的水排放干净,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不使用燃气,更不用担心锅炉或暖气片被冻坏。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