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 人人有责
作者:岑洁
来源:安全教育每周一课
评论: 更新日期:2009年10月01日
一、 教学内容: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应从养成好习惯开始
二、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能在学生心中种下“平安是福” 的 种子,提高交通意识,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
三、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讲述道理,情理交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四、 教学用具:以幻灯片辅助教学
五、 教学过程:
1、 以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交通状况为数字为例,说明应高度重视交通安全。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708起,造成1013人死亡、315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334.9万元。 这是一组多么令人震惊的数字!
公安部介绍说,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减少954起,下降26.1%;死亡人数减少168人,下降16.6%;受伤人数减少1108人,下降26%;直接财产损失减少42万元,下降11.1%。未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我们不是做统计的,数字是下降了,可死亡的人数和事故发生的起数仍然是惊人的!七天发生交通事故2708起,死亡1013人、3155人受伤,仔细一看,原来一天就会平均发生将近400起交通事故,由此造成的死伤人数每天超过500多人,这一切都令人触目惊心!
2、 为什么交通安全时时提,交通事故还是频频发?主要原因是很多人以其事小而不为。
在这个世界上,生命这东西,既坚强无比又脆弱得不堪一击。用距离来衡量,生与死只有一步之遥;用时间来衡量,生与死只在瞬息之间。有时候甚至一个小小的疏忽和意外都可能辗碎一个鲜活的生命。人都应该珍惜生命,相互关爱,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防止他人不被伤害、不被他人伤害,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对他人的生命负责。
许多人不屑一顾于小事和事情的细节。认为一些小过小错、都是无所谓的违章违纪所致。但是安全事故,源于细节。小事酿大祸,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下面我们从一些小的习惯方面给大家做个提醒:(以幻灯片辅助教学,同时通过师生之间的问答,提高教学效果)
(1) 人车分流各行其道
每当你走马路,就会看到许多行人的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如果行人和车辆爱怎么走就怎么走,那么就会交叉冲突,发生混乱。交通道路上用"交通标线"划出车辆、行人应走的规则:机动车走"机动车道"。我们应自觉遵守这些标志的规定。
(2) 安全走路
我们上学读书、放学回家、节假日外出时,走在人来车往的交通繁忙的道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我们走路要走在人行道上。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应靠道路右边行走。走路时,思想要集中,不要东张西望,不能一边走一边玩耍,不能一边走路一边看书,不能三五成群并排行走,不要乱马路,更不能追赶车辆嬉戏打闹。更不要在马路上踢球、溜冰、放风筝、做游戏。一旦被来往车辆撞倒,后果非常严重。
(3) 文明乘车
文明乘车,确保安全。我们在等乘公共汽车时,应在站台上有秩序地候车。要做到等车停稳后,让车上的人先下来,然后依次上车。上车后要主动买票。遇到老弱病残孕和怀抱婴儿的人应主动让座。车辆行驶时,要坐好或站稳,并抓住扶手,防止紧急刹车时摔倒。不能将身体的任何部分伸出车外,不能在车厢内大声叫嚷,就做个文明的小乘客。下来后,要注意安全,不要从车前车后突然穿出或猛跑过马路,以免发生伤亡事故。
(4) 骑自行车要遵守交通规则
在道路上骑自行车,必须集中思想,双手把住笼头。要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不准驶入机动车道。转弯前,需看清楚来往车辆,伸手示意再转弯,不能突然猛拐。
(5) 隔离设施
交通隔离设施主要有行人护栏和隔离墩或绿化隔离带。行人护栏是用来保护行安全,防止行人横马路走入车行道和防止车辆驶入人行道的。隔离墩或绿化隔离带是设在车行道上用来隔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来往车辆的。希望大家不要跨钻护栏和隔离墩或绿化隔离带,走进车行道,否则有被车辆拦倒的危险。
3、 以一个小故事结束今天的教学:(总结)
从前有一个小和尚出家后,开始学剃头。老和尚先让他在冬瓜上练习,小和尚每次练习完剃头后,将剃刀随手插在东瓜上。后来在给老和尚剃头时,也将剃刀随手插在了老和尚的头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习惯性的坏行为危害很大。因为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们每天在父母的企盼中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所以一定要养成好习惯,提高交通意识,注意交通安全。
4、 作业布置:让同学们回家之后自行检查自己身上存在的交通坏习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