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防短信诈骗

作者:关黎明.  来源:安全教育每周一课 
评论: 更新日期:2009年09月12日
 
中学生安全常识之防短信诈骗篇
授课时间:2008年11月18日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一系列的虚假短信诈骗案例的学习,让学生们树立安全意识,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
2、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学会一些防骗方法,让学生在遇到时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
3、 让学生了解金融、活动、意外事件中必备的安全知识,并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达给周围的人们, 做安全教育的小小宣传员活动目的。
二、活动准备:收集近几年的虚假短信诈骗的案例;
安全使用信用卡常识 ;
以及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同学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机越来越多,大家是否知道手机短信也会危及自己的财产安全。不注意容易发生危险,给自己造成损失。下面就听听虚假短信诈骗的案例 ,然后谈谈使用手机要注意什么:
 
2 、创设情景:听各种典型诈骗案例:
案例a:疑手机短信。
目前,部分发卡行提供的短信服务中均包括发生交易的银行卡卡号的后四位数字,像涉及汽车购置税等重大政策改变,国家有关部门不会通过短信方式进行发布。因此凡是通过短信方式要求告知个人信息、要求进行转账或通知退还税费等的,均为可疑短信。
案例b:以“您在商场刷卡消费”为借口,试图获得持卡人资料,然后实施诈骗。
  秦先生收到自称农业银行发送的短信:“您在沃尔玛消费,咨询电话027-51515006。”秦先生拨通电话号码,声明自己从未在沃尔玛消费。电话里妇女要求他提供查询姓名,后又让他马上向公安部门报警,并提供了“金融缉查科”电话号码027-51518510。秦先生转而拨打此电话,电话里一男子得知他有其他银行卡,卡上还有现金,连忙要他拨打“银联管理中心”电话027-51518533。接电话的人要秦先生“马上带卡到附近自助取款机再和我们联系”。秦先生经查询得知,公安部门根本没有金融缉查科,意识到遇到了诈骗分子。
案例c:福州市民被“新年祝福”的虚假短信欺骗了,回复手机短信小心掉入陷阱。
除夕 , 李小姐收到拜年短信,内容是祝福她狗年“旺旺”之类的话,短信最后没有落款,自己手机上也没有储存对方的号码,但还是回了一条短信过去。初五上午,她突然收到短信,通知她“已成功加入‘××交友网’,包月费10元。”
李小姐很是纳闷:明明没订这个服务,怎么回事?于是她来到营业厅打话费单 。只见单子上清楚地显示她在1月28日开通了这项服务,已经被扣除了两个月的服务费。
案例d:诈骗短信花样频频翻新
而近期调查发现,新的手法已将原来假称“消费转账”变成了谎称“退还汽车购置税”、“涉嫌套现、洗黑钱,请速与×××联系,否则将承担全部法律责任”等形式。
3、说一说:看到这种场景,你想说什么?你在哪里还看到过这样场面?有什么感受?
4、 果出了意外我们应该怎样应付?
5、用哪些手段可以尽量减少自己受到的伤害?
(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再选一名代表在班级中交流。)
6、教师总结,揭示:
a、遇到这种事,要不慌乱,冷静思考 ,与犯罪分子斗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防骗安全知识,有了它既可以保护了自己,又让家长放心。
    b、央行的提示公告指出,像涉及汽车购置税等重大政策改变,国家相关部门是不会通过短信方式进行发布的。                            
c 、警惕短信诈骗新花样。
  前期,窗体底端
银行卡短信诈骗的主要手法是利用手机短信或电话方式,假称持卡人的银行卡在某处消费或卡的信息资料被泄露,诱使持卡人拨打短信中指定的电话号码后,诈骗分子诱骗持卡人在自动取款机(ATM)上进行相关操作,从而将卡内资金转入不法分子提供的账户内。
d、进一步增强安全用卡意识
春节期间,广大持卡人消费较为频繁,犯罪分子可能利用这一时期进行作案。因此,广大持卡人在使用银行卡时,要认真阅读发卡银行提供的有关银行卡使用说明和安全防范要求,掌握基本的用卡常识,并保管好自己的银行卡及密码,不要对外泄露银行卡信息。
防御:手机用户若收到上述欺诈性短信,一定不要泄露姓名、身份证号码及其他账户信息;如有任何疑问,可以到银行柜台办理。
其一,千万别告诉任何人密码。使用银行卡一要有卡,二要有密码,两者缺一不可,所以,密码是最关键的因素。事实上,密码是唯一的,连发卡的银行也不知道,银行的业务流程不允许询问客户的密码,如果你忘了密码,银行只能让你重置密码,而无法告诉你密码。所以,只要坚决不说出密码,骗子拿你没辙。
      其二,有问题打银行电话,不要打陌生电话。如果你看到类似短信,有点不放心,那么,请打你这张银行卡的服务电话,道理很简单,你用的这家银行的信用卡,当然找这家银行询问,干吗要找别人。
e 、认真核实,及时举报
持卡人收到可疑短信后,应主动通过发卡银行或中国银联客服电话进行查证核实。未经查证核实前,请不要与短信提供的电话联系。对查实的诈骗短信,应及时通过发卡银行、中国银联或拨打“110”举报。
七嘴八舌话安全:
日常生活中,出除了以上遇到的问题,还有哪些诈骗的案例.?我们又怎样避免这些危险的出现?
    学生发言,师生共同交流。
自评互判:
1、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2、  你觉得自己这节课表现的怎么样?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