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红眼病”的预防
作者:周心雨
来源:安全教育每周一课
评论: 更新日期:2009年08月26日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肝炎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了解肝炎的传染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红眼病”的简单防治方法。
[教学重点]:肝炎、红眼病的预防。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时间]:一课时(45分钟)
[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同学们,企业招工时求职者都须体检,若是被检出“大三阳”,求职者就会被拒绝录用。那么,什么是“大三阳”?“大三阳”就是在肝功能检查时有三项指标呈阳性(+)反应,换一句话说是患了肝炎病。因为肝炎病是传染病,这就是企业拒绝录用肝炎病患者的理由。这一节,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肝炎病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危害,以及肝炎病的传染途径和预防措施。
[板书]: 一,肝炎病的预防
[板书]:1,肝炎病及肝炎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A,肝炎病----由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变在人的肝脏。
B,肝炎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肝脏是人的重要器官,肝脏感染病毒,肝脏的功能受到破坏,直接影响人正常功能,严重时发展成肝癌,将危及生命。
[板书]:2,肝炎病毒的传染途径是什么?
A, 肝炎病毒的传染源----肝炎病人和肝炎病毒携带者。
B, 肝炎病毒传染途径----通过消化道传播。
一个健康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接触肝炎病人或肝炎病毒携带污染了的东西,食具、用具等,在进食前未洗手,就有可能把肝炎病毒食进肚子里而受到感染。
[板书]:3,如何预防感染肝炎?
肝炎病人或肝炎病毒携带者,除相当严重者外,一般从表面上很难观察、判断出来。但一个人工作中、生活中不可能没有应酬、不可能不接触他人。那么,应怎样预防?
A, 注重个人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进食前、便后和接触病人后用肥皂或流动水洗手,不与他人共用餐具、毛巾、水杯等生活用具。
B, 如明知对方是肝炎患者,尽量避免与其直接接触,尤其注意不要接触病人的排泄物、餐具、用具、衣物、书籍等。
C, 到医院注射乙肝疫苗,保持体内抗病抗原。
D, 加强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
下面我们讨论另一种夏天多发常见传染病-----“红眼病”:
[板书]: 二,“红眼病”防治
[板书]:1,什么是“红眼病”?“红眼病”有什么症状?
A,“红眼病”-----流行性眼角膜炎。
B,“红眼病”因-----眼睛感染细菌引起。
C,发病季节、场所-----多发于夏秋季节。在集体场所如集体宿舍、学校、单位、公共场所、家庭、游泳池等处流行。
D,“红眼病”发病症状-----一般双眼先后发病,眼结膜充血发红,“眼屎多”,严重的眼痛、畏光、流泪、眼皮肿胀。
[板书]:2,患了“红眼病”,怎么办?
A, 一般情况下,早上用淡盐水洗眼睛,把眼屎洗净,再用抗菌素眼药滴眼,反复多次。
B, 情况较严重的到医院治疗。
[本课小结]:同学们,为了你的健康,为了避免感染传染病,一方面,我们要积极锻炼身体,身体强壮了,自身的抵抗能力增强了,就不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另一方面,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避免交叉传染。通过这节课的讨论,希望引起平时不重视体育锻炼的同学的重视,也希望引起平时有不良卫生习惯的同学的重视,下决心克服陋习、讲究卫生,做一个文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