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应急、自救和救护

作者:杨晓盼  来源:安全教育每周一课 
评论: 更新日期:2009年08月26日
 
应急、自救和救护
 
授课时间: 5月7日
授课班级:06(5)商务班
教学目的加强中小学生的应急、自救和救护意识
教学方法分析,归纳
教学过程让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些常见的应急、自救和救护措施。
(一)紧急呼救方法有哪几种让大家懂得?
  (1)大声呼喊。在遇到火灾、爆炸、河堤缺口、山崩塌方、歹徒行凶等险情时、大声呼喊,往往可以使附近人员及时发现遇险者。
  (2)在江河、湖泊、大海及山涧溪流,可用一种染色剂联络。此种染色剂粉撒在水中呈蓝翠绿色,在阳光下发荧光,飞机可以在7公里以外看见。
  (二)骨折后如何进行现场急救?
  骨折就是骨的连续性或完整性受到部分或完全的断裂。大多数是由于强力的冲击所致。
  发生骨折后、骨折部分有疼痛感、压痛感,并伴有肿胀、瘀斑和畸形。患处发生功能障碍、活动受限,不能负重。如果骨折使神经、肌腱、重要血管和脏器受损,还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很容易诱发休克、出血、感染、内脏损伤等。
  骨折现场急救的目的在于抢救患者生命,使其减少痛苦、防止再损伤或再污染,并为安全运转创造条件。
  上述工作完毕后立即送医院急救处理。
(三)头部受伤后怎样救护?
  头部受伤后,头皮为头颅的最外层,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挫伤、头皮血肿、裂伤及撕脱伤等情况。如果头部受伤后表皮无破裂,只有皮下出血、水肿、周围软组织肿胀,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头部外伤后血肿,早期(受伤后24小时之内)宜用冰袋冷敷以减轻疼痛和肿胀。晚期(受伤24小时之后),改用热敷,以助血肿吸收消散。 
  头皮擦伤或挫伤仅需作局部消毒包扎,并注意观察有无并发头颅脑损伤。头部皮撕裂伤应及早进行消毒包扎止血、防止伤口再度感染。头皮血液丰富,伤后出血多。可用绷带压迫包扎止血或用并排指尖压于创伤缘外,或用消毒纱布、干净手绢、衣服盖于伤口上用手按压即可暂时止血。用创可贴将创缘拉扰后最为简便。
  头部受伤有呕吐、头晕、头痛等症状时,可能发生脑震荡,应使病人安静平卧,头放平,头部冷敷,2~3小时内不给饮食并及时送医院。如有昏迷、发生严重骨折时,头部应进行简单无菌包扎,不要用外用消炎药。
(四)流血不止怎样处理? 
  有些中学生在玩耍时碰伤了身体,往往会流血不止,特别是鼻子最容易出血,出现上述情况时,应采取如下措施:四肢或手指出血,应马上用一场干净的纱布或较宽的干净布将伤口紧紧地包扎住,若家里有云南白药首先洒一些药粉后再包扎。如果是鼻子出血,正确的做法是头应低下,用手指紧压住出血一侧的鼻子后根部,一直到不出血为止;如果有干净的棉球,就将棉球塞进鼻孔里压迫止血,不能塞得太浅,否则起不到止血的作用,也不能将头仰起,以免把血咽进肚里或呛进气管里。另外也可以用冷水浇在后脑勺上,这样就会引起血管收缩达到止血的目的。
(五)烧烫伤后怎样处理?
  浇烫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皮肤损伤,多因沸水、热油、热汤、热蒸气、火焰等所等所致。烫伤轻度的可用苏打水(一平匙苏打加杯水)浸过的干净布冷敷局部、涂些獾油、清凉油等。烫伤部位已经起泡的不要弄破,以免感染,可在水泡周围酒精涂擦,然后用于干净布包扎或干燥外露,为了不给转送的医院增加诊断困难,不应上消炎粉、黄酱等物。烫伤后,衣裤鞋袜不要强撕脱,先用剪刀剪开,然后慢慢揭脱,以免加剧创面损伤。如果伤面大且重时用湿的清洁被单包裹,外覆毯子送医院治疗。烫伤后如果表皮仅仅发红、无水泡或表皮脱落时,应用清洁冷水冲洗创面或浸于冷水内,可止痛并减轻水肿,以防止热力对组织的进一步损害,这样既可减轻烫伤深度,也有得清洁创面及减轻痛苦,可以抹点干净的动、植物油、清凉油或市售烫伤膏,伤面可不包扎。
  在保护烫伤创面时,用清洁被单、衣服等物简单包裹,避免污染和再损伤,切勿涂用的色药物及油类,以免影响对创面的观察。
严重的头面部烫伤,应立即送医院治疗。口鼻呼吸道烫伤后在运送到医院途中,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严重烧烫伤多在2~3小时后发生休克。运送途中要让病人保持平卧,不要直立,可以喝些淡盐糖开水(含盐1%,含糖5%)疼痛明显的可服止痛药。
(六)怎样进行人工呼吸?
  呼吸是生命存在的象征之一。人体所需氧气都要通过呼吸来获得,呼吸一旦停止,人体组织所需的氧气就会立即中断,生命也就垂危。因此,遇有呼吸停止的情况发生必须立即用人工呼吸进行抢救。
  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则,用外力使病人脑廊扩大和缩小,引起肺被动舒张和收缩,以帮助恢复呼吸。
  最为常用而有效的人工呼吸方法是对口吹气法,具体做法是:
  (1)先将伤病员口、鼻内的痰、鼻涕清除干净,取出假牙,解开衣领、乳罩、腰带等,以保持呼吸道通畅,胸廓运动无阻力,然后使伤病员仰卧,头部尽量向后仰,将下颚抬起。
  (2)救护者深吸一口气,对准伤病员的口吹入。为防漏气,可用一手捏住伤病员的鼻孔。吹气停止后,救护者的嘴应离开并立即放松捏鼻的手,如此反复进行、吹气数应与平时呼吸频率一样,每分钟15次~20次。
  (3)吹气后要注意观察伤病员的反应。吹气后,伤病员胸廓略有隆起为成功。如果无反应,则要检查呼吸道是否不能畅或吹气方法不当、力量不足。
(七)如何用心脏挤压法进行急救处理?
  心脏停止跳动,血液循环随即中断,意味着生命活动即将停止。此时,应立即采取心脏挤压法,即用人为的外部力量挤压心脏,使心脏重新进行工作,恢复血流循环。
  最为常用而简单的效的心脏挤压法是胸外心脏挤压法,即胸外心脏按摩。其具体操作方法是:
  病人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救护者在其左侧,以手掌根部放在胸骨处,有节凑且带冲击性地挤压胸骨,合其下陷3cm~4cm然后放松,如此反复以每分钟60次~80次的速度进行。要注意观察和触摸伤病员颈动脉,颈动脉如有博动,证明有效。
一般情况下,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多同时进行,常常是吹一口气挤压心脏4~5 次,如此反复进行
课堂小结: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到应急、自救和救护的重要性,以及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要注意的那些问题。
作业布置:多看看此类的书籍,和同学交流下!下节课测试。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