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防控知识
作者:陈湘花
来源:安全教育每周一课
评论: 更新日期:2009年08月23日
一、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流感知识,懂得怎样去预防流感。
二、 教学重点:怎样预防流感
三、 教学过程:
内容:
1、 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甲(A),乙(B),丙(C)三型流感病毒分别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流感病毒常以流行形式出现,能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它在动物中广泛分布,并也能在动物中引起流感流行和造成大量动物死亡。乙型流感病毒常常引起局部爆发,不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至今尚未找到它存在于人之外其它动物中的确凿证据。丙型流感病毒主要以散在形式出现,主要侵袭婴幼儿,一般不引起流行,猪也是它天然宿主之一。
流感在流行病学上最显著特点为:突然爆发,迅速蔓延,波及面广,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国北方流行一般均发生在冬季,而南方多发生在夏季和冬季)。一般流行3—4周后会自然停止(世界性大流行常有2—3个流行波),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感染率最高的为青少年,高危人群为年迈体弱或带有慢性疾病患者。每次流感流行后在人群中总要造成不同程度的超额死亡。
2、临床表现
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随病毒株,人群年龄,生理状态,既往史不同而异,可表现出不显性感染,显性感染,甚至死亡。
流感潜伏期一般1—3天,起病方式多为快和突然。其临床特点为:畏寒,少有寒战;发烧,体温速升至38—40℃;头痛,全身无力;眼球外肌疼痛,腰背和四肢酸痛;厌食,恶心;打喷嚏,鼻塞和流鼻涕等。少数病人的临床症状以胃肠道为主,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型流感多见于原有慢性胃肠道疾病和小儿患者。
无并发症患者发病后3—4天开始恢复,而且恢复彻底,如有并发症恢复期就延长。死亡的多为老弱、带慢性病和体弱的婴幼儿。
3、 流感的传播途径
主要在人与人之间通过咳嗽及打喷嚏时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接触表面沾有病毒的物件后再接触口鼻而染病。
4、流感的治疗与预防
1)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
2)预防措施尤为重要,主要预防措施包括:
l 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l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l 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l 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
l 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应戴上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l 增强个人抵抗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l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l 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
l 在流感流行季节前可接种流感疫苗。
6、流感多禁忌
如果你身体强健,即使正藉流感高峰期,仍不一定会感染。不过,有很多禁忌,很多人都不为意,如果你样样错误都犯齐,说不定会自招感染危机。这些易被疏忽的禁忌包括:
1、 经常吃煎炸食物:会令喉头充血,增加黏膜表面伤口及感染机会。
2、 关窗闭户保温:关了窗,空气流通受阻,室内空气易趋混浊,微生物含量上升,对呼吸道更不利。
l 不幸中招之後,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
1、 切勿吃药消除病徵就当痊愈:很多人吃药止住鼻水、不再头痛或不再发烧时就就当已痊愈,继续工作,这样做其实很不智,因为感冒实则还未痊愈,不好好休息,等於削减自身的免疫能力。
2、 少吃肥腻食物:猪肉汤、鸡汤等油腻之物,平日食用可能没大问题,但感冒期间饮用,可能会令外感传里,病情加倍严重。
3、 洗澡洗头慎防着凉:热水澡後,血管扩张,体温降低,容易再次着凉。洗头後,应避免吹风或开空调,因为头发湿漉漉的,很容易头部受寒。
小结: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及时的掌握相关的流感知识,用正确的心态去看待这种病,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也要注意做好预防措施,让病毒远离我们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