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自身安全评价范围应包括用人单位全部生产经营活动。
一、安全评价的基本步骤
1.划分作业活动。
编制一份作业活动表,其内容包括场所、设备、人员和程序,并收集有关信息;
2.辩识危害。
辩识与各项业务活动有关的主要危害。考虑谁会受到伤害以及是如何受到伤害的;
3.确定风险。
对与各项危害有关的风险做出评价。在评价时,还应考虑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失效所造成的后果;
4.风险分级。
根据风险大小进行分级,为建立最优化的安全预防措施计划提供决策依据;
5.制定安全预防措施计划。
编制计划和措施以处理评价中发现的、需要重视的任何问题。并保持现行控制措施适当和有效;
6.定期或不定期更新评价。
针对已修正的控制措施,定期重新评价风险。当条件变化造成评价结果受到显著影响时(例如工艺改变或增加新设备等),则应对相应作业活动进行重新评价。
二、安全评价工作过程
1.成立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小组
安全评价活动参加人员应为全体员工,不能只限于安全管理人员。只有全体员工都知道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害,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才能落到实处。为做好安全评价工作,企业应成立工作小组,组织本单位、本部门做好此项工作。
(1)公司级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小组
组长:最好由安监部负责危害辨识、风险评价的人员担任。
组员:应包括各主要部门(车间)负责安全、生产、消防保卫等管理或技术人员;另外还应有公司总部内设备、工艺、控制、消防保卫等部门的有关管理或技术人员参加。
(2)部门(车间)级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小组
组长:由各部门(车间)负责安全工作的人员担任。
组员:应包括各部门(车间)负责安全、生产、消防保卫等的有关人员以及熟悉生产工艺的现场操作工。
2.划分作业活动
评价过程中为减少遗漏环节,应对所有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划分,并收集和登记必要的信息。作业活动除了包括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外,还必须包括不常见的、临时性的活动,例如:维修、异常处理等活动。作业活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类:
(1)用人单位厂房内外的各作业地点(场所);
(2)生产过程或所提供服务的各个阶段;
(3)有计划的工作和临时性的工作;
(4)确定的任务(如驾驶)。
一个用人单位通常有多种作业活动,对作业活动划分的总要求是:所划分出的每种作业活动既不能太粗,如包含多达几十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也不能太细,如每个作业步骤都作为单个作业活动。任务类似、设备类似、工艺基本相同,且在同一车间内的作业活动可以统一考虑,例如:机械加工车间不同冲压作业可以统一划分为冲压加工作业、模具调换作业、冲压设备维修作业。
各评价小组人员应在仔细分析研究本部门(车间)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列出本部门(车间)的作业活动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