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也就是说,危险源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对于危险行业(如石油、化工等)具体的一个企业(如炼油厂)就是一个危险源。而从一个企业系统来说,可能是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一个车间系统中可能某台设备是危险源。因此,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
根据上述对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实际上,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即不安全因素种类繁多、非常复杂,它们在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方面所起的作用很不相同,相应地,控制它们的原则、方法也不相同。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1.第一类危险源分析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事故是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作用于人体的过量的能量或干扰人体与外界能量交换的危险物质是造成人员伤害的直接原因。于是,把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一般地,能量被解释为物体做功的本领。做功的本领是无形的,只有在做功时才显现出来。因此,实际工作中往往把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能量载体看作第一类危险源来处理。例如,带电的导体、奔驰的车辆等。
(1)常见的第一类危险源
可以列举工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第一类危险源,表中列出了可能导致各类伤亡事故的第一类危险源。
①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
产生、供给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能量的装置、设备是典型的能量源。例如变电所、供热锅炉等,它们运转时供给或产生很高的能量。
②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
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相当于能量源。例如起重、提升机械、高度差较大的场所等,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的势能。
③能量载体
拥有能量的人或物。例如运动中的车辆、机械的运动部件、带电的导体等,本身具有较大能量。
④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
伤害事故类型与第一类危险源
事故类型 | 能量源或危险物的产生、贮存 | 能量载体或危险物 |
物体打击 | 产生物体落下、抛出、破裂、飞散的设备、场所、操作 | 落下、抛出、破裂飞散的物体 |
车辆伤害 | 车辆,使车辆移动的牵引设备、坡道 | 运动的车辆 |
机械伤害 | 机械的驱动装置 | 机械的运动部分、人体 |
起重伤害 | 起重、提升机械 | 被吊起的重物 |
触电 | 电源装置 | 带电体、高跨步电压区域 |
灼烫 | 热源设备、加热设备、炉、灶、发热体 | 高温物体、高温物质 |
火灾 | 可燃物 | 火焰、烟气 |
高处坠落 | 高度差大的场所、人员藉以升降的设备、装置 | 人体 |
坍塌 | 土石方工程的边坡、料堆、料仓、建筑物、构筑物 | 边坡土(岩)体、物料、建筑物、构筑物、载荷 |
冒顶片帮 | 矿山采掘空间的围岩体 | 顶板、两帮围岩 |
放炮、火药爆炸 | 炸药 | |
瓦斯爆炸 | 可燃性气体、可燃性粉尘 | |
锅炉爆炸 | 锅炉 | 蒸汽 |
压力容器爆炸 | 压力容器 | 内容物 |
淹溺 | 江、河、湖、海、池塘、洪水、贮水容器 | 水 |
中毒窒息 | 产生、储存、聚积有毒有害物质的装置、容器、场所 | 有毒有害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