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7)》调查中显示,有60.7%的公众将“食品安全”列为“日常卫生安全最不放心”的选项,食品安全问题依然是广大公众最不放心的问题之一。没有环境的有效治理,餐桌安全也难以独善其身。由于环境污染而造成的食品重金属含量超标,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其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本文试论在重金属污染下,人们如何对食品安全做出预防对策。
一、 重金属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在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指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元素,也包括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锌、铜、钴、镍、锡等。重金属以汞毒性最大,镉次之,铅、铬、砷也有相当毒害,有人称之为“五毒”。 重金属对环境污染有两个方面值得特别重视。重金属容易通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在生物体内积累,且毒性随形态而异。重金属不能被生物降解而消除。
(一) 食品中铅的污染
非职业性接触人群体内铅主要来源于食物。进入消化道的铅,由于受到膳食中蛋白质、钙、植酸等因素的影响,仅有5%~10%的铅被吸收,吸收的铅有90%以上沉积于骨骼中。肝、肾、脑组织等也有一定的分布并产生毒作用。中毒主要是慢性损害作用,在临床上表现为贫血、神经衰弱、神经炎和消化系统症状,如面色苍白、头昏、头痛、乏力、食欲不振、失眠、烦躁、肌肉关节疼痛、肌无力、口腔金属味、腹痛腹泻或便秘等。严重者可致铅中毒脑病。儿童较成人敏感,过量铅可影响生长发育,导致智力低下。铅还干扰免疫系统功能。
(二)食品中汞的污染
除职业接触外,进入人体的汞主要来源于受污染的食物,其中以鱼贝类食品的甲基汞污染对人体危害最大。除水产品外,也可通过含汞农药的使用和废水灌溉污染农作物和饲料,造成谷类、蔬菜水果和动物性食品的污染。甲基汞主要侵犯神经系统,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以肝、肾、脑组织含量最多。甲基汞具有亲脂性和与体内巯基的亲和力强,干扰蛋白质和酶的生化功能。慢性汞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而且致永久性的损伤。
(二) 食品中镉的污染
在一般食品中均能检出镉,其含量范围在0。004~5mg/kg之间,也可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达到很高的浓度。一般来说,海产品、动物性食品镉含量高于植物性食品,而植物性食品中又以谷类、洋葱、豆类、萝卜等蔬菜含镉较高。镉主要通过食物进入人体,进入人体的镉大部分与低分子硫蛋白结合,形成金属硫蛋白,主要蓄积于肾脏,其次是肝脏。镉对体内巯基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主要损害肾、骨骼和消化系统三个部分,特别是肾小管的损害,使再吸收发生障碍,可出现蛋白尿、氨基酸尿和糖尿。另外,镉可使骨钙析出,从尿排出,导致出现负钙平衡,引起骨质疏松。也有研究表明,镉及其化合物对动物和人有一定的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作用。
二、 预防重金属危害的对策
(一)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膳食纤维可以减缓重金属吸收的速度,特别是富含果胶的膳食对鉛有很大的亲和力,在肠道内与铅结合形成不溶解的、不被吸收的复合物,而随粪便排出。果胶通常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尤其是柑橘和苹果中含量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