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因素与防治对策分析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05月23日

摘要:在我国,贵州、山西等省的主要经济支柱就是煤矿,其产量几乎占了我国煤矿总产量的一多半,相应的,也是煤矿安全事故多发的省份。而在煤矿的五大灾害中,最常见的就是顶板事故。以贵州省为例,2006年,贵州省共发生煤矿事故453起,其中256起为顶板事故,约占56%;因各种事故死亡的人数共计698人,因为顶板事故死亡人数为296人,约占死亡人数的42%;2007年,贵州省共发生煤矿事故407起,其中200起为顶板事故,比上年降低约7%;因各种事故死亡的人数共计544人,因为顶板事故死亡人数为210人,比上年降低5%。尽管顶板事故逐年减少,但是显而易见的,顶板事故还是占有着较大的比重,因此,防治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时煤矿开采过程中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关键字:顶板事故、发生因素、防治对策
        煤矿开采是一项特殊的、危险性较高的行业,其由于处于井下开采并且管理的问题,不安全因素较多,事故发生的概率也较高,其中顶板事故是煤矿五大灾害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基于此,煤矿的安全管理中,顶板管理是重中之重。本文就顶板事故的发生因素与防治做了简单分析概况。
        一、 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因素
        (一) 地质构造因素
        煤矿所处的区域一般的地质构造的较为复杂,在漫长的形成煤矿的过程中,地壳、地层等发生褶皱、断层、挤压等多重岩层变化,最后形成独特的地理构造。
        当煤矿开采遇到断层、褶皱、陷落柱等特殊地质构造时,其造成的地层破坏较大,稍有忽视,顶板破碎就很容易导致冒顶和漏顶。进行煤矿开采时,尤其进行回采时老顶进行初次来压或者周期来压时,顶板的下沉速度、下沉量迅速变化,顶板的支架承受的压力短时间内变化较大,如果顶板破碎,就很容易导致顶板冒顶。
        (二) 支护因素
        1、 支护不及时:煤矿开采过程中,采掘工作面的支护工作跟进不及时,或者空顶作业,尤其是进行过破碎带、贯通等施工工作时,安全措施不到位;支柱被碰倒或者放炮被崩倒,没有积极的采取补救措施,很容易发生冒顶的危险。
        2、 支护质量差:这方面的因素很多,例如锚杆插入深度不够,锚固力没有达到标准,锚喷巷道厚度不足,顶板有顶煤遗留现象,支柱架设在浮煤(矸)上等等。当顶板来压时,穿顶插底或者支柱摧倒,支撑作用有限,容易发生冒顶。如果巷道修理时所用的材料不合规格,支设强度较低,操作程序不对,也很容易发生冒顶危险。
        (三) 采煤方法不合理
        由于有限的经济实力,我国除几个大型的煤矿之外,有很多私人的中小型煤矿,其技术力量不足,对煤矿的地质情况、支设情况等都了解不足,往往是边采边探,破坏了巷道四周的围岩应力,支护及巷道的压力增加,工作面露顶面积过大,支护不及时造成空顶或者空帮现象。顶板来压时,岩层松散。并且,有时候开采顺序不当,留设的煤柱达不到标准,煤层的稳定性也遭到破坏,极易发生冒顶危险。
        (四) 不遵循正规循环作业
        受瓦斯及地质条件影响,工作面常常不能保证正规循环作业方式,导致推进的速度较缓,自然顶板垮落步距及规律被打乱,顶板的压力作用时间长,支护支撑不力,即发生冒顶。
        (五) 放炮因素
        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不能或缺的就是打炮眼放炮,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一味的追求煤矿产量或者进度,或者布置炮眼时不符合规定,炮眼打得较深,装火药量较多,将支架崩倒,最后就容易导致发生冒顶事故。
        (六) 开采管理不规范
        进行煤矿开采时,必须编制作业规程或者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如果只是生搬硬套,只是编制一般的、通用的、格式化的规程或者技术措施,针对性不足,对事故的发生和工程顺序不能够进行有效的防治和控制。
        (七) 安全意识不足,管理跟不上
        多起顶板事故的后期调查证明,很多时候都是对“安全第一”的第一原则认识不足,对安全管理抓的不力,麻痹大意,违章作业,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