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浅论如何加强城中村消防安全管理——以广州市为例

作者:李勉辉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06月03日

  摘要:如何应对“城中村”火灾给政府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和考验,寻找有效的对策,既是现实所迫,也是形势急需,是政府公共安全管理必须尽快研究解决的课题。本文以广州为例,结合实际提出要充分整合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城中村”、社会公众、社会有关资源形成整体的管理合力,从不断健全监管体制上、完善消防法规和执法机制、夯实社会消防工作基础和提高应对消防安全“非传统”因素的能力等方面切实有效的提高“城中村”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其抗御火灾能力。
  关键词:城中村;消防安全;管理
  导论
  消防安全作为整个国家社会公共安全防控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城中村”火灾是广州市当前火灾的主要类型,频频发生的“城中村”火灾伤亡事故,表明广州市“城中村”消防安全整治刻不容缓,据统计,广州市“城中村”共有138多个,村内居住人口约120万人,建筑密集拥挤,消防设施缺乏,消防隐患严重,抗御火灾整体能力薄弱,2008年广州市发生火灾1211起,其中发生在城中村内各类场所火灾451起,城中村发生的火灾数量占全市已发火灾总量的40%以上。接连不断的“城中村”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给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也严重影响安全和稳定,研究广州市“城中村”消防安全管理对策可以为广东省乃至我国其他地区规范“城中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一个很好的案例,可以为其他地区加强“城中村”消防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本文结合广州市“城中村”消防实际情况,运用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提出要充分整合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城中村”、社会公众、社会有关资源形成整体的管理合力,提出切实有效的提高“城中村”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消防法》规定了消防工作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造成一些群众和单位存在消防工作就是消防部门的事,“与己无关”的错误认识,今年5月份颁布的新《消防法》对此已有修改,“城中村”消防工作靠消防部门一家单打独斗,既做不好,更做不了。
  1、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要明确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消防管理职责,以立法的形式,科学、合理地界定公安消防、安全监管、建设、规划、房地产管理、工商、质检、教育、民政等部门和单位的消防安全监管职责权限,准确定位消防职能,解决消防职能部门管什么和不管什么的问题。
  2、强化责任传递,严格“城中村”消防工作的责任追究。全面推行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推动政府落实消防安全领导责任,推动行业部门落实消防安全监管责任,推动社会单位和公民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通过层层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等形式,建立和落实“城中村”消防安全责任制,形成以街道办事处为主导,以“城中村”各社区居委会为依托,社区单位、行业部门、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城中村”消防工作,努力构建政府、部门、“城中村”“三位一体”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
  二、打牢“城中村”消防工作基础
  要从“城中村”的消防规划、公共消防设施、宣传教育和消防科学技术等入手,构筑“城中村”消防安全防火墙,打牢广州市“城中村”消防工作基础,提高整体抗御火灾能力。
  1、加强消防规划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在推进“城中村”消防规划中,应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规划要有前瞻性和科学性,要高起点、高标准地将公共消防设施纳入“城中村”改造、建设重要内容;要加快城中村消防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推动对城中村消防安全技防、物防改造,畅通消防安全通道和安全出口。
  2、推进“城中村”消防宣传阵地建设,强化民众消防责任主体意识。通过扎实推进消防安全“五进”活动,把消防宣传向农村乡镇、个体民营企业以及广大家庭延伸,丰富内涵,提高民众消防安全意识,增强火灾防控的“软实力”。注重发挥“城中村”社区街道文化站、社区服务活动室以及公告栏、宣传栏、文化橱窗等现有设施的作用,广泛深入宣传消防法律法规,普及防火、灭火和自救逃生知识。
  3、利用科学技术手段防范“城中村”消防隐患。深入实施“科技兴消”战略,推广应用先进消防科学技术,努力实现消防工作从依靠经验向依靠科技转变,从人力密集型向科技集约型转变,依靠消防科学技术来提升“城中村”抗御火灾的能力。
  4、大力推进消防与保险的互动合作。在“城中村”消防安全管理中,可以引入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充分调动保险业防损防灾的职能,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促进消防与保险良性互动,这样,对“城中村”各类场所业主和广大民众而言,可以保障自身的经济利益,防止因灾致贫、因灾返贫;对政府而言,保险行业的介入,无形中增加了一支监管力量,有利于提高了消防安全管理成效,为“城中村”发展建设保驾护航。
 三、完善消防法规和执法机制
  我国新《消防法》是2009年5月颁布实施的,在当前新旧法磨合过程中,在新《消防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制定相应的消防法规、技术规范以及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就显得相当必要了。
  1、制定相应的消防法规和技术标准。按照立法权限,根据修改后的新《消防法》,广东省就可以对《广东省实施<消防法>办法》进行修改,进一步提出“城中村”消防安全的具体要求以及“城中村”场所违反消防法规的具体处罚标准。这样,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对“城中村”的各类场所实施安全监管时,就可以避免“无法可依”或者“有法不能依”的尴尬局面。
  2、建立部门联动的有效机制。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相关部门对“城中村”消防安全的联合执法机制,把好消防安全源头关。规划、土地部门应当成为城中村消防安全管理的前哨站,城中村内凡涉及土地租赁、使用,以及房屋的建设等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完善相关手续,在房屋建设时严格执行“三同时”程序(消防、安监、环保),对于存在违法行为的单位或个人,要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追究当事人的相关责任,加强源头管理。
  3、提升消防执法效能。要有效解决“城中村”消防整治中影响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消防执法能力和执法公信力。一是根据新修订的消防法内容,编写《消防执法指引》,明确具体执法行为、执法动作的基本要求和刚性标准,确保正确、规范、高效执法,减少和杜绝执法随意性,规范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规范行政处罚行为;二是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协调解决矛盾的能力。
  四、提高应对消防安全“非传统”因素的能力
  面临的非传统消防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要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把“城中村”消防安全工作融入广州经济发展的大局之中,提高应对消防安全“非传统”因素的能力。
  1、改变“ 趋利型” 的增长机器政策,建立完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城中村”的发展也应该具备消防安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要从源头上解决“城中村”的消防安全问题,政府必须要改变现有的这种高度趋利型的增长机器政策,而立足于建立一种更为完善和全面的社会发展政策。
  2、妥善处理化解“城中村”改造进程中各种矛盾,提高政府对“城中村”的综合治理防控能力。“城中村”消防安全管理应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来对待,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充分发挥依托各级基层组织,提高政府对“城中村”的综合治理防控能力。同时,强力推广消防安全新技术,通过技防改造改善消防安全条件,提高防控火灾能力。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乡土中国.第2版.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
  [2] 张建明.广州城中村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3] 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文件.关于印发广东省城中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安案的通知.广公消〔2008〕83号.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