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垃圾处理作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方面,直接关系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当前,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不仅影响农民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还通过饮水、食品和大气污染等间接地影响城市生产生活。解决好垃圾处理问题已成为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紧迫任务。
关键词:农村;垃圾处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5-120-02
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加之长期以来农村环境管理与整治工作相当滞后,农村环保特别是垃圾处理问题已成为农村最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通过对长沙农村垃圾处理现状的实证考察,试图在分析现有制度弊端的基础上,探索健全适应农村特点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为农村垃圾处理和环保保护提供保障。
1农村垃圾处理的基本现状
1.1农村垃圾污染的主要特征
1.1.1垃圾污染面逐步扩散
由于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加快,通村公路的修建及机动车的增长,村民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农村垃圾污染呈现出点多、面广、来源复杂的特点,污染危害更为直接。有的垃圾污染起源分散,地理边界和发生位置难以识别和确定,成因复杂、潜伏周期长,防治十分困难。
1.1.2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随着城市工业逐渐向农村转移,一些污染严重的化工、金属制品、食品加工企业呈向郊区和农村转移的趋势。新兴的农村第三产业吸引了大量城市居民到农村消费,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产生和增加了大量生活垃圾,破坏了地貌和植被,影响了土质和地下水,危害了农村居民的生命健康。
1.1.3次生污染不容忽视
由于农村垃圾处理能力滞后,大部分污染物只能进行简单的焚烧、填埋和转移处理,达不到无害化处理的要求,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生物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形成物化特征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造成次生污染。
1.2农村垃圾污染带来的严重影响
1.2.1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恶化
农村地下水和地表水质下降,饮用水源严重破坏,农业生产用水受到威胁。有的乡镇因土壤受重金属和农药污染影响,导致农田减产、抛荒或改变用途。农村被“白色污染”包围,“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状况突出,严重影响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
1.2.2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严重
由于农村的生活、生产垃圾得不到及时、无害化处理,致使有的地区农产品农药残留及重金属、抗生素超标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比如,2009年浏阳市湘和化工厂因非法生产,产生的废渣、废水、粉尘、地表径流、原料产品运输与堆存等造成严重污染,导致500米范围内土壤镉超标,500米到1200米范围内局部超标,农民种养的部分粮食、畜禽产品重金属超标,全部由政府收购销毁。①
1.2.3群众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有些病死畜禽水产品、医疗垃圾含大量病毒、病菌,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极易引发公共卫生事件。人民群众饮用受污染的水、食用污染食品、呼吸污染空气,有毒物质转移至人体内,使人或哺乳动物致癌、致畸,严重影响人体的身体健康。
1.3农村垃圾处理取得初步成效
1.3.1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2008年起连续三年,长沙投入近100亿元建设水、气、声、固体废弃物、生态等五大环保重点领域重点项目369个,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和提升。长沙县果园镇、望城县桥驿镇、浏阳市三口镇、宁乡县灰汤镇的垃圾池(筒)建设已覆盖全部村、组的80%以上。
1.3.2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010年,长沙四县(市)县城污水处理覆盖率达到100%,县(市)城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100%,乡镇垃圾收集处置率达到50%;农村进行畜禽污染防治每年减少化学需氧量排放2万吨。
1.3.3农民环保意识明显增强
村民普遍理解、支持、参与环保,全市600多个村成为农村环保自治村,85%以上的养殖户主动投资投劳治理污染,村民自治成为长沙农村环保的一大标志性亮点。长沙县果园镇于2009年6月成立了全国第一所农村环保合作社,采取“户建池分类、村回购减量、少量镇中转、合作社运营”的模式对农村垃圾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