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建筑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05月11日

摘要:建筑企业施工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是导致建筑施工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因此加强建筑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变得迫在眉睫。基于此现状,文章从建筑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为出发点,以安全意识为研究重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安全意识
        目录
        1 引言 4
        2 建筑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现状的分析 4
            2.1 作业人员安全素质不高,安全观念落后 4
            2.2 安全教育内容陈旧,形式单一 5
            2.3 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不规范 5
            2.4 安全资金的投入不足 6
            2.5 市场恶性竞争的影响 6
        3 加强建筑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的措施 6
        3.1以人为本,抓好安全素质教育 6
        3.2加强安全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7
        3.3强化过程控制,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8
        3.4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 9
        3.5加强安全检查与验收 9
        3.6确保安全资金投入 9
        4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0
        1 引言
             安全意识贯穿了建筑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管理,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因素,即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能有效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影响建筑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安全事故发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强弱,因此,通过对建筑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加强建筑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的措施,提高相关人员安全意识水平的办法,达到安全管理目标,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
        2建筑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现状的分析
        2.1 作业人员安全素质不高,安全观念落后
        (1)安全意识差
        部分作业人员,特别是分包队、临时工的安全意识淡薄[1]。有的人认为,安全工作是安全员的事,与己无关,只要不出事故就行了,因而在施工中不主动关心、参与安全管理和安全活动。在企业以效益为中心的管理过程中,人们更重视效益、进度和质量问题,而对安全常常有抵触情绪。
        (2)文化水平低,安全知识缺乏
        作业人员文化水平低,在施工企业是一个普遍现象[2]。前几年,火电建设项目少,工作量不足,没有招收更多的毕业学生,致使现场施工技术人员青黄不接。为满足目前施工任务的需要,现在又大量招收合同工和临时工。可以说,年轻而文化素质是目前一线施工队伍的普遍特点。较低的文化水平,较窄的知识面,决定了他们对安全科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不够,对新安全技术和方法的接受、理解较差,甚至拒绝接受。落后的安全观念,贫乏的安全知识,导致他们对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很难正确理解,对科学技术的应用不能主动学习、接受,安全技能也不全面、不过硬。
        (3)安全责任心不强
        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一般的工作标准是工程进度、施工质量(因质量不合格,不能结算),最终的追求目标是经济效益。在实际施工中,他们缺乏对国家财产、对自己和他人生命负责的态度,往往图省事、怕麻烦,不讲安全,有意违章、明知故犯,违章操作。
        2.2 安全教育内容陈旧,形式单一
        多年来,企业一直把抓好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都能坚持“三级”安全教育,按计划组织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取证、复审培训,适时举办现场安全人员和班组长以上人员培训班,定期开展安全素质教育[。但总的来说,活动多,收效小[3]。主要原因是:
        (1)安全教育师资力量太弱,教学水平低。
        有的老师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因而教育质量保证不了,更不用说推广、普及现代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技术。
        (2)安全教育走过场的多,务实的少。
        安全教育必须求真务实,循序渐进。但在施工企业却常常是:任务忙了忘一阵,出了事故抓一阵,检查来了讲一阵。工作一忙,什么板报、标语、“安全日”、“班前会”活动要么先搁一搁,要么就干脆取消。“安全月”、“安全周”每年定期开展,乐此不疲,但往往是上面轰轰烈烈,大会、大宣传,下面平平静静,我行我素,管理人员参与活动的多,作业人员参与活动的少,分包单位就更不用说了,最终是违章依旧[4]。
        (3)安全教育形式单一,结合现场实际少。
        一直以来,企业抓安全教育的形式不外乎贴标语、看录像、安全问卷、办培训班上大课等。虽然这些传统的教育方法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但由于在方式、方法上没有创新,使之成为千篇一律的说教、灌输;另外,在教育内容上照搬照抄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条文多,安全科学知识、施工现场安全技术、危险预知判断及紧急施救的知识少。时间长了,总是处于被动受教育的职工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教育效果。
        2.3 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不规范
        一个项目的安全管理不够规范化 ,可以直接反映出这个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发展的程度状况[5]。很多工地的安全管理做得不错 ,但是并不是完全是现场的管理人员做得好 ,其中一个原因是企业的管理比较规范化 ,相反如果一个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或者安全生产制度无法落实 ,那么施工管理就会混乱。有一些工地甚至连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都没有 ,安全管理工作即是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又是安全管理人员担任 ,常常是一兼多职。因此事故隐患的消除就存在随意性、不彻底性 ,甚至存在重大危险源和不安全状态 ,安全生产没有切实的保障。
        2.4 安全资金的投入不足
        在建筑施工的现场过程中 ,劳保用品是作业人员必须配备的装备之一 ,是作业人员生命的最起码的保障[6]。因此 ,对安全劳保用品、安全设施、防护用品甚至是安全培训、安全教育、安全技术资料、安全意外伤害保险等等的投入都需要一定的资金 ,但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此部分的费用经常是投入少或投入不足 ,,甚至有些地方安全生产费用是没按规定纳入工程概算成本中 ,同时有些建设单位不按时拨付工程进度款 ,造成施工单位安全费用无法按时投入 ,或者安全费用到为后施工单位挪为它用等等现象 ,所有这些都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
        2.5 市场恶性竞争的影响
        随着建筑施工企业的不断增加 ,建筑行业的竞争就更加的剧烈 ,因此在项目的承揽过程中 ,出现许多压价的现象 ,甚至许多企业为了承接业务不择手段恶性竞争 ,再加上部分企业越级或无资质承包 ,违法分包等行为 ,给工程管理带了了巨大的风险。很多时候 ,企业为了追求低成本提高利润 ,往往就忽视劳动者的生产条件、安全保护和环境改善,这也是给安全管理带来隐患的因素。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