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浅谈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评论: 更新日期:2018年05月15日

1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世界各国,建筑业历来都是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行业之一。据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ILO)估计,2003年全球的重大职业安全事故总数为355 000起,其中建筑业的安全事故约60 000起,占16.9%,也就是说该行业每10分钟就会发生一起致命事故。统计表明,建筑安全事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在英国可达到建设项目总成本的3%}-6%,美国工程建设中安全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已占到其总成本的7.9,而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这一比例已高达8.5%。安全问题不仅阻碍了建筑业的发展,还对人类的经济文化生活和社会的长治久安都有巨大的影响,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焦点话题。

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基础建设投资规模也迅速增大。为了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2008年11月中央做出到2010年底增加投资约四万亿元的决定,这其中超过80%的投资用于基础工程建设和汉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巨额的资金投入为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机遇。然而,建筑业向来就是一个安全事故频发的行业。由世界各国的行业死亡事故案例资料可以证明建筑业是属于死亡事故高发行业,仅次于矿山事故。所以,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生产工作就成为确保建筑工程稳定发展的重中之重。

近年,由于建设工程中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问题的高度重视,将建筑施工安全问题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议题之一。与此同时,建设部也加强了对建设工程安全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设,每年各级政府都要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这使得施工作业环境安全、卫生和文明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由于建筑业生产规模逐年增加,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一直高居不下,建筑施工安全情况逐渐成为人民群众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工程建设中,如何发现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如何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对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科学的识别、预测,怎样对一个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安全评价。这一系列问题就成为安全生产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1.2 建筑业与其他行业的安全状况对比分析

根据1998年度全国伤亡事故统计,安全生产问题突出的行业主要是煤矿、非煤矿山和非矿山等生产性企业,其中煤矿的死亡人数占工矿企业事故总死亡人数的51%,非煤矿山企业死亡人数占12%,其余为非矿山企业。其中非矿山企业又以石油、化工、天然气、交通、兵器、核工业、建筑等安全生产状况比较突出。尤其这些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们的安全生产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表2.1统计了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建筑业及其他安全隐患较严重行业中平均每年安全事故的发生情况。

表1-1 建筑业及其他安全隐患较严重行业中平均每年事故统计

项目

石油、天然气

化工

铁路

建筑也

平均每年发生事故数(起)

241

430

2394

1500

平均每年伤亡人数(人)

242

501

2500

1200-1500

目前,建筑领域有从业人员约3400万人,年产值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15%左右。九十年代以来,平均每年发生事故1500余起,平均每年死亡人数在1200-1500人左右,每年由于伤亡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9800余万元,间接经济损失达2亿元。由此可见,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己经关系到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概述

安全包括有形的实体安全,例如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人身安全等;也包括虚拟形态的安全,例如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等。其基本含义包含预知危险和消除危险两方面。

2.1建筑工程安全生产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是指以国家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施工企业的标准及制度为依据,采取各种管理手段,对建筑产品生产的安全状况,实施有效控制的一切活动,包括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建章立制,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其目的是保护工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财产的安全。

2.1.1安全的概念

从广义上讲,安全就是预知人类活动各个领域里存在的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还包括为消除这些危险所采取的各种方法、手段和行为的总称;从狭义上讲,安全是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和科学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及其所产生的人身伤害和损失问题。

2.1.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安全理论在建设工程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它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主要是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机构以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从组织、执行、监察等方面对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进行管理。微观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主要是指建筑企业、业主或业主委托的监理机构、中介机构等相关参建单位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计划、实施、控制、协调和监管。

2.1.3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特点

由于建筑业生产模式的特殊性(单件性、离散性、流动性、劳动密集型、露天作业等),再加上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存在着地理、气候、人文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企业也存在不同的差异,面对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外部社会环境。因此,建筑安全管理具有自身的特点:

(1)复杂性。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建筑企业数量众多,其规模、资金实力、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情况的复杂使得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也变得复杂起来。另外,工程建设有多个参与方,管理层次比较多,管理关系复杂。

(2)流动性。建筑产品是依附土地而存在,在同一个地方只能修建一个建筑物,建筑企业需要不断地从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进行建筑产品生产。建筑安全管理的对象是建筑企业和工程项目,也必然要不断地随企业的转移而转移,不断地跟踪建筑企业和工程项目的生产过程。

(3)法规性。一般的企业管理可以在有关法律框架内自行管理,管理方法和手段也是不尽一样,且灵活多变的。但是,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则不一样,它所面对的是整个建筑市场,众多的建筑企业,它必须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必须通过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来规范。

2.2加强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必要性

2.2.1安全生产是企业获得效率、效益的基础

(1)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是辨证统一的。

吴邦国同志指出: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从来都是统一的。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经济发展、安全与人民生活的关系至关重要。它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经济的正常运行,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

(2)安全投入是一种投资,是有投资回报的。

安全生产投入也能带来效益,也就是说安全生产投入是具有投资回报的,只是这些效益或回报比投入和损失更隐蔽、更难以认定,以致给人造成安全投入是纯粹消费的假象。Levitt指出,施工企业和项目经理人员往往为了保证工期和质量目标的实现而牺牲安全工作,甚至抱着侥幸的心理盲目降低安全投入。可以看出,大多数承包商并没有意识到安全投入隐含的投资回报。

2.2.2安全生产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

建筑业在世界各国都是重要的国民经济生产部门。一直以来,建筑业一直是各国职业安全事故率最高的工业部门之一。安全生产问题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巨大障碍。朱熔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作为经济和社会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进行表述,表明国家对安全生产形势的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是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的,安全生产形势不好,就没有经济发展的好形势,一旦发生事故,不但蒙受经济损失,也影响社会安定。

2.3.3安全生产是保障人权、稳定社会关系的需要

使所有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得到保障是社会公正、安全、文明、健康发展的基本标志之一,也是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和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3建筑工程各参与方在安全生产中的具体工作

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的格局是努力构建一个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各级部门依法监督、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和全社会广泛支持的良性格局。

一般来说,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建设项目承包方(施工单位)承担着最主要的责任。但是安全生产管理是建筑工程各参与方的共同责任,要保证施工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就要求承包方、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咨询)单位、监理单位、政府监督机构以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相互配合和协调,共同来承担安全生产的责任。通过对施工项目的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监管,最终实现建设项目的安全目标。

3.1施工单位的工作

施工单位是建筑施工的直接实施者,对能否实现施工安全目标承担着主要的责任;所以施工单位能否建立一个具有高水平的现场项目管理机构,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能否顺利的开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我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施工单位在政府的监督指导之下,以“安全第一”为目标方针,以“预防为主”为指导原则,高度重视施工安全,对施工全过程中各种工种的不安全因素和施工安全保证要求,采取相应的排除事故隐患的方法。

施工单位要紧跟建筑市场的变化而发展,其安全管理工作应结合建筑施工的特点,不断强化管理,全面深入开展安全标准化工地建设活动,向科学技术要安全,向安全生产要效益,最终创建以文明工地和实现安全生产要求为目标的施工现场、做到规范化管理,做好“一管、二定、三检查、四不放过”工作。(一管:设专职安全员;二定: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制定安全技术措施;三检查:定期检查安全措施执行情况,检查违章作业,检查冬雨季施工安全生产设施;四不放过:麻痹思想不放过,事故苗头不放过,违章作业不放过,安全漏洞不放过)。另一方面,从微观的具体安全生产操作出发,承包商要明确以增强施工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提高其操作技能为目的的培训教育工作。落实安全生产培训制度,真正做到培训与生产相同步,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

3.2建设单位的.工作

目前,越来越多的建设单位认识到在建筑项目中增加安全投入、改善施工现场的安全现状会带来更多的隐形利益。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场地材料布置合理,安全防护措施到位,工地现场流水作业有序,这些情况都可能为业主客户带来好的印象。目标客户的增多,使建设单位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使得建设单位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

首先,没有建设单位对建筑产品的需求,建设项目就不可能实现。建设单位安全管理应先在招标文件和合同文件中强调安全生产目标;其次,在标前会议中进一步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建设单位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项目安全管理机构积极参与现场安全管理的手段来完成;由于承包商在项目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将承包商的选择范围限于过去安全记录良好的施工企业是合理的。如果一个项目建设单位通过安全状况来筛选承包商,在施工现场就可能实现很大的安全效益,而这种筛选主要是基于过去的安全状况的选择。还可以通过对监理、勘察、设计单位的选择,从宏观源头控制建设项目的安全。

其次,建设单位还可以通过参与施工安全工作,减少伤害事故,使自身利益得到保证,还可以帮助承包商建立“零事故”的观念。事实上,建设单位对承包商、勘察设计方、监理方等单位的选择以及在合同中提前对安全生产提出要求,将激励各参建方把同样的信息传达给他们的员工或分包商,从而共同促进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3.3监理单位的工作

工程监理单位在施工阶段应当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如果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应当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情节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停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工程监理单位应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汇报。

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一般来说,监理工程师在施工现场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时,主要的工作有:

(1)督促施工单位的安全保障体系的执行并切实搞好安全生产自控;

(2)严格审查施工重要部位、关键工序的安全技术措施或方案,做好预控工作;

(3)加强季节性生产的安全防范工作;

(4)监督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文明施工措施落实情况;

(5)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对常见事故隐患的发生做好预防;

(6)认真审核施工中出现的设计变更要求;

(7)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各项安全整改措施。

3.4勘察设计单位的工作

勘察单位的工作主要在建筑施工之前的设计阶段。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提供的勘察文件应当真实、准确,满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需要。在对建筑物基础的质量安全验收或其他需要勘察单位参加验收的工程部位的质量安全验收时,勘察单位要积极参加,并配合好相关单位的工作。

设计单位应当树立一种“施工安全设计理念”,即保证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施工安全设计思想对后续的施工安全生产起到良性的促进作用。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防止因设计不合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设计方案的决策会直接影响建筑安全,设计人员设计内容、选择材料、安排设备构件以及对设计变更的处理方式都会直接影响施工人员的工作质量。设计单位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应以安全考察报告作为参考依据,结合自身设计经验来进行设计工作。另外,设计单位还应当考虑施工安全操作和防护的需要,对设计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并对防范安全事故提出指导性意见。设计单位应当在设计中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的措施建议。

所以,勘察设计单位的工作人员应从传统设计观念,即未在勘察设计文件中考虑建筑工人施工安全的旧观念,转变到在施工安全设计观念下,考虑建筑工人的施工安全。

 

4结束语

纵观建筑业的发展历程,其历来都是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行业之一;建设项目的施工生产受现场地质条件、作业特点、自然环境、临时机电设施、相互协作关系等特殊因素的制约,故施工现场更是安全事故的高发段。建筑事故的发生不仅严重威胁了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阻碍了行业的发展,甚至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生产的安全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高,安全管理法规、标准不健全,安全监督体制、安全信息建设体系不完善有关;同时,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水平较低;安全生产重要性认识不足,安全管理投入的人力、物力太少;工人素质较低,安全保护意识差,没有经过专门培训或者培训不到位就上岗作业;施工安全管理不规范、不严格,施工现场“三违”随处可见;而工程建设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施工难度不断加大。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般来说,在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方面,承包商(施工单位)担负着最主要和最直接的责任。但是要保证施工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要保证安全生产工作新格局的实现,就要求凡是与施工安全生产相联系的各方互相配合,明确各自的权、责、利。为此,本文提出了施工项目安全管理需要全员参与的观点。通过对施工项目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全社会的安全管理,形成“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实现施工安全生产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仕廉,董勇,潘承仕.建筑安全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7-28

[2]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组织编写.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2.3-4

[3]华燕,王际芝,汪东.建筑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管理[J].土木工程学报.2003(3):79-83

[4]袁旭等.企业经营机制与安全管理机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4, 4(2)

[5]陈勇,朱宏亮.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管理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中的作与定位.土木工程学报(建设工程与管理分册),2002.2(1):76-78

[6]敬旭东,丁川,刘江.当前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0(11):35-36

 

[7]朱建军.建筑安全工程[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16.

[8]方东平,黄新宇等.建筑业安全事故经济损失研究[J].建筑经济,2003 (3 ):22.

[9]华燕,王际芝等.建筑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管理[J].土木工程学报,2003.3: 79-83 .

[10]丁传波,关柯等.施工企业安全评价研究阴.建筑技术,2004(3): 214-215.

[12]黄世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7: 4.

[13]韩达.企业开展HSE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的现状与对策[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3 (7 ): 22-24.

[14]于凤清.荷兰壳牌公司风险管理理念与实践[J].石油化工安全技术,2003 (6): 8-10.

[15]左东红,贡凯清.安全系统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5-10.

[16]罗东.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方案安全评价体系研究与应用[D].重庆:重庆大学.2006:2-8.

[17]任敏.基于危险源识别与评价的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系统研究[D].陕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28.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